初中五環節教學模式下的3L型思品課論文
在學習初中思想品德這門課時,學生往往存在兩種傾向:一是單純記憶型,二是臨考突擊型。這兩種傾向都將會淡化設置這門課程的德育初等教育的初衷。新課改提倡要改變中學思品課堂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方法,這就需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使這門課程深入學生,走進學生生活。
只有從生活實際出發,把課堂、教材與生活相聯系,才能挖掘學生的潛能,激活思品課堂,給思品課教學注入生活的血液,使學生在與生活的接觸中體驗、了解鮮活的世界,從而感受生活。基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提倡初中思品課可在五環節教學模式下構建“3L型課堂”。
“3L型課堂”,即Life(生活)—Learning(教學)—Life(生活),既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這不僅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而且體現了思想品德課的課程性質。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要緊緊抓住“生活”這一主題,培養學生在追求美好生活中提升生活的境界,培養個人的良好品德。
一、第一個“Life(生活)”包含的環節
情景導入(1~2分鐘):結合初中思品課的學科特點,使用最“新鮮”的實事話題,創設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密切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引起學生的共鳴;還可以提出學生感興趣而又一下子難以解決的問題,造成一種急待解決的心理,激發學生求知欲望。這樣就能激活他們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初步感悟本節課的內容。情境創設途徑可以是視頻、材料、漫畫、動畫等。
環節一學習目標呈現(1~2分鐘):(1)教師出示目標。教師將三維目標問題化、具體化、過程化,明確需要記憶背誦或需要理解的問題,利用多媒體、展臺、板書、口述等方式呈現給學生。(2)學生感知目標。以個人領會、個人領讀或學生齊讀的方式進行強化感知,明確學習方向。(3)教師解讀目標。對學習目標進行簡單說明,強調學習目標中的重難點及實現目標需要注意的細節。
環節二學生自主預習(10~15分鐘):學生自主預習可依據預習內容和課堂需要設計成集中預習和分散預習兩種形式。具體步驟為:(1)出示預習指導。教師明確提出預習要求,包括:預習內容、預習方法、預習時間、預習后應實現的目標。
(2)學生自主預習。依據預習目標和預習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從書中找出相應的內容。此過程要求學生做到“三真”,即“真閱讀、真思考、真發現”。預習中不能獨立解決的問題,可借助二人小組的力量完成。(3)預習效果檢查。教師采用個別抽查和學生互查等形式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檢查。
二、Learning(教學)包含的環節
環節三巧設活動展示(10~15分鐘):(1)教師在導學案上預設一至兩個能突出重點、難點的問題,學生“爬”黑板進行作答。(2)學生學習中具有普遍性和共性的隨機問題,引導學習小組在組內討論、交流、展示,達成共識后由小組代表在全班進行展示交流,并質疑其他小組的觀點和見解。培養學生的質疑、解疑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使學生敢于質疑、敢于挑戰,并在質疑、挑戰中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有所創造。
此環節主要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提高學生自我認可、自我欣賞的意識和能力,增強學生的效率意識,養成交往中傾聽、接納、欣賞他人的良好行為習慣,從而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競爭、合作意識和能力,學會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實現雙贏和多贏。
環節四主流價值點撥(5~8分鐘):(1)歸納小結。以個人、小組、教師為主體,靈活運用不同方式進行學習小結和學習反思,幫助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學習知識。
(2)整理反思。整理筆記,反思學習過程中不理解、不清楚的問題,鼓勵學生提問并由教師或學生解答。(3)強化記憶。預留時間讓學生進行復習或記憶。可采取二人小組互述知識點的方式,要求具體做到“五真”,即“真提問、真復述、真傾聽、真糾錯、真共識”。
此環節重在培養學生學會對知識的梳理和系統化歸納能力,養成善于總結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從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正反兩方面總結,學會反思并明確課后的學習方向,提高學生的反思意識和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
三、第二個“Life(生活)”包含的環節
【環節五】當堂檢測反饋(3~5分鐘):(1)學生檢測。教師在導學案上根據教材內容,編寫具有針對性的填空題和選擇題,讓學生自主學習之后獨立完成并進行紅筆糾錯、自我評價。檢測題依據學習目標分層設計,設計要精當、應對中考,材料題要具有接受性(學生身邊的.、具體恰當的)、典型性(與中考題類似的)、時代性(當前流行的)、功能性(主流價值觀的引導)。
檢查形式為:學生互相檢測、教師分組檢測或學習小組內檢測。(2)教師檢測。結合本節課所學內容,在教師有序指導下進行主觀題和客觀題的檢測。
檢測結束,教師要對典型問題有指導、有反饋。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練習中邊收獲知識邊收獲學習技巧和技能。(3)對情感態度目標進行回歸性檢測。將生活中的實例引入課堂,學生嘗試剖析實例本質并自主地做出正確判斷,培養學生認識生活中的好與壞、是與非。
此環節通過強化鞏固所學知識點,提高學生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養成互相評價、互相欣賞的行為習慣,進而悅納自己、悅納他人。需要注意的是突出班內的“弱勢群體”,讓他們說、談、演、寫,通過“兵教兵”、“兵練兵”實現“兵強兵”的教學目標。
生活是教育的本源。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生作用并真正成為教育。”所以,我們要從學生現實社會生活經驗出發,將知識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生活走進思品課堂,實現思品課堂的生活化教學,同時順應新課改,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真正提高思品課堂教學質量。
【初中五環節教學模式下的3L型思品課論文】相關文章:
初中思品教學小論文05-03
小學思品課改教學論文04-18
思品課的課堂教學論文07-19
教學模式下初中數學的論文09-26
五下思品教學計劃12-10
五下思品教學計劃03-30
有關小學思品課改教學論文04-18
談小學思品課的活動教學論文07-04
初中思品課說課稿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