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教學的幾點建議教育論文

          時間:2021-07-01 20:19:51 論文 我要投稿

          初中歷史教學的幾點建議教育論文

            摘要:歷史是一門基礎學科,是人類不斷積累的寶貴知識和經驗。歷史教學對國民素質的提高和社會的進步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本文從把握高中歷史教材、創(chuàng)新高中歷史教法這兩個方法談了談對高中歷史教學的看法。

          初中歷史教學的幾點建議教育論文

            關鍵詞:高中歷史 教材 教法

            一、合理把握高中歷史教材

            1.理解教材培育重點。教材是教師講課內容的指導,因此教師首先要理解教材的編寫目的,了解通過教材的講述需要讓學生達到什么樣的目標和效果,知道哪些內容是重點掌握、哪些內容是簡單了解。只有分清教材的側重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才能以教材為基礎,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經驗,靈活地將知識傳授于學生。

            2.整合教材學以致用。人教版高中歷史教材采用了模塊化的體系架構,存在一定的跳躍性,如果學生的知識儲備不夠,很容易無法理解。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合理整合與當前講述內容有關的知識,將不同模塊的知識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有意識地將知識貫穿起來。同時,教師也可以引用一些其他的內容或者建議學生看一些補充材料、思想評論,以便更深入地理解。

            二、創(chuàng)新高中歷史教法

            1.興趣教學法

            (1)增加適當?shù)恼n外知識。教師在吃透教材、梳理教材的同時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跟教材內容相關的、不在課本之內的知識,這樣既可以增加學生的知識面,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例如,在講述武則天的時候可以給學生講述武則天的無字碑。

            (2)轉換師生角色。嘗試讓學生來當老師,這樣可以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并且教師在學生講解的過程中能夠及時了解到學生的掌握程度,在學生講解結束后再加以補充。這種教學方法課堂氛圍輕松愉快,學生興趣濃厚、思維活躍、注意力集中,既能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又能加強學生掌握知識的扎實度。

            (3)利用多媒體。視聽效果往往能使學生對知識有更加形象、更加直觀的理解。

            很多事情,通過語言表達,往往很難描述當時的景象和心理,但是通過電影、電視、模型、動畫等教學手段,就可以情景交融,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印象,促進感情的升華。

            2.場景教學法

            即合理借用教材中的環(huán)境,讓學生扮演各種角色,以各種不同角色的.身份來表述自己的看法。例如:用記者招待會的形式讓各個國家的代表各抒己見,或者以談判會的形式理清不同國家的立場等等。場景教學法,首先,可以讓學生充分參與,積極體驗生活,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在場景中來開闊自己的思維;其次,可以讓學生展現(xiàn)自己的風度,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再次,可以讓課堂的氣氛活躍;最后,可以讓教師及時了解到學生對待問題的看法,從而及時糾正錯誤的、表揚正確的,提高教學質量。

            3.交叉串聯(lián)法

            歷史知識主要是由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這幾個基本要素組成的,那么歷史教師也可以從這幾個基本要素著手,通過這幾個基本要素將相關的歷史知識串聯(lián)起來。例如,以時間為線索,可以列出不同年份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以地點為線索,可以按照地區(qū)、國家、同盟等來講述歷史之間的聯(lián)系;以人物為線索,可以講述某個人物所經歷的年代和發(fā)生的重要事件,從人物和時間中去理解歷史背景作用于人的結果;以事件為線索,可以講述事件的起因、經過、高潮、結局,歷史就是由無數(shù)的事件一一組成,從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出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矛盾是貫穿歷史的一個重要線索,我們在研究歷史的時候要理清不同階段的主要矛盾,了解矛盾發(fā)生及解決的過程,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待每一段歷史。歷史知識就像一張網,交叉串結,我們要能從任何一個節(jié)點縱向或者橫向或者交叉地理解歷史。這對歷史教師的基本功要求很高。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教師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要注意知識的積累,用一些索引、剪報、抄錄的方法來交叉串聯(lián)知識;學生在此中也會積累相應的經驗,并能在學習中融會貫通、加深理解。

            4.課堂討論法

            課堂討論法是讓教師針對某一個歷史知識點提出在學生學識范圍內的有一定討論性的問題,然后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并派代表進行表述,最后教師講評。運用課堂討論法可以使學生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能夠將歷史知識很好地串聯(lián)并且加以思考,了解歷史,評說歷史,做學習歷史的主人。

            以上是我在歷史教學中的一些看法和嘗試,作為老師,我們有義務積極將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不斷提升教師本身的知識能力、業(yè)務水平的同時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周金明高一歷史新教材教法探索.中學歷史教學研究,2001年02期。

            2.劉曉平試論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歷史教學研究通訊,1998年12期。

            3.盧明義新課改下的歷史教學淺議.成才之路,2007年12期。

          【初中歷史教學的幾點建議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新課標下初中數(shù)學教學的幾點改革建議教育論文12-15

          初中歷史教學的幾點思考11-30

          教育教學中的幾點感觸論文01-01

          對會計教育改革的幾點建議論文08-21

          給家長教育孩子的幾點建議10-19

          初中歷史教育教學論文怎么寫03-30

          對我國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的幾點建議論文08-23

          高校實現(xiàn)終身體育教育的幾點建議與措施論文08-23

          先秦諸子選讀教學的幾點思考教育論文07-0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最新国产视频自拍2021 | 亚洲中文AⅤ中文字幕 |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精品 | 久久免费视频91 | 日本免费三精品 |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