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小科技企業融資障礙分析論文

          時間:2021-07-02 08:53:47 論文 我要投稿

          高校中小科技企業融資障礙分析論文

            摘要:目前我國的高校中小科技企業融資渠道不暢,融資方式單一。文章首先介紹了高校中小科技企業常用的融資方式,然后從企業內外兩個方面分析了其所面臨的種種融資障礙。

          高校中小科技企業融資障礙分析論文

            關鍵詞:高校;中小科技企業;融資;信息不對稱

            高校中小科技企業作為我國高校科技產業的主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發展迅猛,部分企業已取得驕人的業績,成為高科技創新領域的生力軍。然而,由于受到各種內外因素的制約,特別是由于資金短缺,更多的高校中小科技企業的發展遭遇難題,并未達到其掌握的創新技術應回饋社會和企業本身應有的效應。高校中小科技企業在進行融資時卻遭遇種種障礙,融資難已成為阻礙其發展的主要因素。

            一、高校中小科技企業常用的融資方式

            (一)自有資金投入

            高校自有資金投入是我國高校中小科技企業最主要的融資方式之一。在我國高校科技企業的發展實踐中,企業的啟動資金大多數來自于高校及高校產業集團的自有資金投入。這種方式有利于高校參與到企業的經營管理中,從而有利于實現高校科技成果產業化,也能為高校創造一定的經濟效益。同時,高校自有資金投入,企業不需要對外支付利息和股息,不會發生融資費用,也不會減少企業的現金流量。除高校母體的自有資金投入以外,隨著企業的發展,高校中小科技企業將自己的權益性資本不斷的注入企業,通過自身積累進行內部融資。

            (二)銀行貸款

            目前高校中小科技企業一般將銀行貸款作為企業外部融資的首選方式。我國絕大多數高校中小科技企業的負債方式是短期的銀行借款和商業信用,一般很少有長期負債。由于高校中小科技企業很難找到其他更好的融資渠道,銀行貸款成為其另一主要的融資方式。

            除了上述兩種常用方式外,高校中小科技企業也在嘗試其他的融資方式,如風險投資、股權融資等,但這些方式在現階段受到種種限制,在實際中應用不多。

            總的來說,我國的高校中小科技企業目前的融資渠道不暢,融資方式單一。絕大多數高校中小科技企業只能選擇內部融資和銀行貸款這兩種方式,資金來源非常少,大大束縛了企業的發展。

            二、高校中小科技企業融資障礙分析

            (一)企業自有資本金嚴重不足

            高校中小科技企業的初始規模多是由系辦、院辦研究所發展起來的,高校對其的資金投入非常有限。數年來,國家對高校用教學經費投資舉辦企業進行了宏觀調控,況且高校是財政撥款的事業單位,本身資金緊缺。而且高校經費是國家非經營性資產,而高校科技產業資金是經營性資產,前者不能隨意劃撥給后者。另外,我國高校科技企業普遍存在著上交學校利潤與繳納國家稅收的雙重任務,使得企業的積累劇減,企業經營資金出現困難,企業內部融資障礙很多。

            (二)信息不對稱引起信用危機和逆向選擇問題

            信息不對稱是金融市場上常見的現象,而高校中小科技企業的信息不對稱和道德風險問題比大企業更加嚴重。因為大企業的公開信息很多,金融機構獲取相關信息的成本比較低。而高校中小科技企業的信息基本上是內部的,具有非透明性,導致高校中小科技企業在尋求貸款和其他外部資本時很難提供相關的信用信息。由于信息不對稱,企業外部投資者處于很被動的局面。一些高校中小科技企業在進行信息披露時,往往“揚長避短”,甚至出現信息欺詐的情況,最后直接損害了高校中小科技企業的群體形象,導致群體信用危機。另外,高校中小科技企業多處于初創階段,由于創新本身的不確定性,技術先進性邊界的模糊,從而無法提供相關信息的精確資料,而且就算這些企業能提供這些相關資料,其真實性和完整性在銀行面前也大打折扣。由于信息不對稱問題的存在,銀行在對企業進行信用評級時,對中小型科技企業的評價一般鑒定于D級客戶。如果是信用貸款,對高校中小科技企業就非常不利。信息不對稱還會導致逆向選擇的產生。銀行為了嚴格控制自身的貸款風險,減少信貸中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必然會減少對高校中小科技企業的貸款。

            (三)銀行貸款非常有限

            高校中小科技企業進行外部融資一般首選銀行貸款,但是銀行為了防范金融風險,1998年以來普遍推行了抵押、擔保制度,貸款條件越來越嚴,固定資產貸款越來越少,流動資金貸款期限越來越短。商業銀行貸款很多是根據企業的資信情況來決定的。而高校中小科技企業大部分規模小、知名度不高、信用等級較低、市場前景不明朗,再加上信息不對稱現象的存在,導致銀行對高校中小科技企業放貸的風險與收益不對稱,即銀行以貸款投入企業,一旦失敗將會損失貸款的`全部本金和利息;而投資成功,則不論投資的收益有多高,銀行也只能收回本金和利息。另外,越是科技含量高的產品和項目,風險越大。銀行為了規避風險,在強調貸款安全性的前提下追求投資收益,如果對企業的發展前景不了解,自然不會輕易放貸。因此,銀行貸款與高校科技企業的運行特點相悖,銀行難以為高校中小科技企業提供可持續的融資。

            (四)企業自身素質存在不足

            高校中小科技企業脫胎于高校,其管理者大部分是高校科研隊伍中的教學人員,這些人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但是市場意識不強,對企業的經營管理顯得有些乏力,管理水平低下。另外,高校中小科技企業還普遍存在設備落后、產業組織不合理、社會分工和專業化程度低、產品不夠成熟等問題。從企業的財務狀況來說,高校中小科技企業負債率高、流動負債比率高、內部積累偏低,其擴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有限,不能吸引外部投資者,也缺乏內部融資的能力。

            (五)政策和社會環境的制約

            1、金融壟斷制度存在。隨著我國經濟制度的改革,民營企業、高技術企業、股份制企業迅速崛起,但是我國的金融市場基本上還是由國有銀行壟斷經營。融資格局與經濟增長格局之間嚴重不對稱,金融資源配置處于一種低效率狀態。金融壟斷形成兩個歧視,所有制歧視,仍以國有企業為服務重點;規模歧視,仍以大、中型企業為服務重點。高校中小科技企業融資服務體系缺位。

            2、資本市場體系不健全。我國缺乏分級發展的資本市場。我國資本市場從誕生的那天起,股票發行額和上市公司選擇就受到規模限制,這些硬性條件是高校中小科技企業達不到的。雖然我國證券市場于2004年6月25日啟動了中小企業板。但目前中小企業板無法真正為中國的中小企業服務,因為中小企業版的上市標準與滬深兩市的上市標準沒有區別。這些使得高校中小科技企業基本不可能到資本市場進行融資。

            3、風險投資

            發展緩慢。我國風險投資業市場化程度不高,風險投資制度不符合國際慣例,風險投資業發展的外部環境不完善,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如信托法)來制約,而且風險投資主要來源于政府撥款,形成了一種政府主導性的發展模式。由于資金來源有限,規模普遍偏小,難以達到分散風險、建立適度的投資組合的運作目的。同時尚未形成一個完整的風險投資的退出機制,使許多國內的風險投資資金大量滯留在生產領域,也使外國的風險投資者望而卻步,不利于拓寬高校中小科技企業的融資渠道。

            高校中小科技企業應該成為推動我國科技產業化進程和經濟發展的生力軍,但是,由于目前融資障礙頗多,融資困難重重,大大影響了它們的發展。只有為高校中小科技企業拓寬融資渠道,提供更多的融資方式,才能真正解決其資金短缺的瓶頸問題,高校中小科技企業才能取得更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雄偉.高校科技企業產業資本運營研究[M].寧夏人民出版社,2006.

            2、鮑曉慧.高校背景的中小型科技企業融資策略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6(12).

            3、彭十一.我國中小型科技企業融資障礙分析[J].經濟師,2006(4).

            4、陳國強.高校科技企業融資研究[J].管理科學,2006(5).

          【高校中小科技企業融資障礙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中小企業融資的論文分析06-30

          淺論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論文04-11

          中小企業融資的論文04-11

          關于中小企業融資的論文04-13

          中小企業創業融資論文04-08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論文04-11

          中小企業融資的論文模板04-11

          中小企業融資困難論文04-11

          關于中小企業融資論文04-1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婷婷丁香五月深爱憿情网 |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在线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08粉嫩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综合网 | 精品久久洲久久久久护士 | 欧美17禁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