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網在高校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摘要]高校校園網是一個承載學校各種網絡應用的平臺,它能夠滿足各種教學的需求。本文主要根據作者所在學校的實際情況及多年的教學經驗,分析了校園網在高校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提出了利用校園網,可以實現該課程的課堂教學、網絡教學、遠程教學和實現資源共享,可以為信息技術課程教師的授課、備課、制作課件提供網絡環境。
[關鍵詞]高校校園網課堂教學網絡教學信息技術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在高校教學領域的廣泛應用,借助網絡豐富的信息資源和帶寬進行教學,已經成為了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校園網教學就是信息時代的產物,開展網絡教學是高校教育面臨信息時代的必然選擇。網絡教學和傳統教學相比,教與學有很大的差別。所以,如何將校園網更好地應用到教學中,并且充分發揮其各種優勢為教學服務,是需要我們認真思考的問題。
(一)信息技術課程的課程任務
信息技術課程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影響深刻的一門課程。通過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利用校園網進行信息技術課堂教學
根據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課程任務,要使校園網在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就要把校園網引入到課堂教學中。
1.課件演示教學。學院每個教室都安裝了多媒體教學設備,有計算機、顯示器、投影儀等。教師上課前可將教學課件上傳到校園網上,到上課教室再從校園網下載到計算機上進行教學;也可以將自己的筆記本電腦直接通過USB接口聯接到教室多媒體教學設備上進行教學,方便了教師的授課。
2.課件點播教學。教師可以將自己的課件放到校園網上,課前,學生可以下載教師的課件進行預習,并可以下載同一門課程多個教師的不同課件進行更全面的學習;課后,學生如果在課堂上未能記全筆記,可以到校園網下載課件進行復習。這就為學生課前課后的學習提供了方便,解決了傳統教學和學習時的種種不便。
3.視頻點播教學。老師可以把視頻光碟VCD、DVD等流媒體或網絡上下載的其它流媒體上傳到校園網的多媒體區,在教室里利用網絡視頻音頻播放軟件,播放各個教學視頻和音頻,課后學生也可以在宿舍或圖文中心觀看、收聽這些些教學視頻和音頻,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的課后復習。
4.校園局域網教學。每個多媒體教室和機房都是一個獨立的局域網,利用這些速度快、帶寬大的局域網,完全可以實現網絡教學。教師在每個教室的服務器上講授課程,并將教師機的圖像和聲音發送到下面的每臺學生機的顯示器上和耳機里。通過這些硬件和軟件,都能夠實現教學,并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且比傳統的投影儀更加方便。
(三)利用校園網的信息技術網站進行網絡教學
信息技術課程網站是為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信息技術這門課程而建立的。通過這個網站,學生可以應用下載課件、觀看教學視頻、討論學習內容、下載提交作業、在線做模擬題等功能。這樣,有利于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提高,有利于增強學生的積極參與意識,有利于學生和教師的互動。
1.通過信息技術課程網站進行討論學習。在信息技術課程網站上增加討論學習模塊。在此模塊上,學生可以在論壇上向其他同學或教師發布問題;可以幫助教師解答其他同學提出的問題;可以對其他同學提出的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老生可以在論壇上給新生講解問題,也可以給新生介紹自己學習這門課程的一些經驗和教訓,這對于每位學習這門課程的新生來說,都非常有用;學生還可以在此模塊中搜索以前其他同學在論壇上提出的問題和解答結果,并從中選出自己想要的答案。這些功能都可以幫助每一位學生更好地學習信息技術這門課程,也能使學生參與和交互到這門課程中來,讓那些靦腆或因其它原因在學習過程中沒能弄懂部分內容的學生有個更好的學習平臺和學習方式。同時,教師每天都會到論壇中給學生進行解答并同他們討論,既可以由每位講授這門課程的教師解答公共問題,也可將所提問題指定給某位教師,由該位教師在登錄論壇后給予解答。校園網中論壇的`提問庫的內容會越來越多,這對于學習這門課程的學生產生了很好的啟迪作用。在我們學院,信息技術課程是每位新生都要開設并參加省級考試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通過信息技術課程網站進行上傳和下載作業。每個教師都可以將課后的作業或課前的要求上傳到信息技術課程網站。學生在課后可以到網站上下載或查看作業,作業做完后可以上傳到教師指定的位置。教師還可以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將作業發送到每位學生的郵箱中,學生做完后再發回教師的郵箱,從而實現了布置和批改作業的網絡化。
3.通過信息技術課程網站,進行在線模擬考試。每個學生都可以登錄到信息技術課程網站,用學號和密碼進入模擬考場進行考試。模擬考試的內容都是往次正式考試的題目,通過做這些題目可以讓學生對往年的題目和題型有一定的了解。在學生做完一份試卷后,系統會給出這一份試卷的參考答案,對于操作題系統,則給出最終結果并同時給出關鍵的步驟說明。這樣,學生就能夠及時對自己的答題結果有一個判斷。對于不好理解或不會操作的考試內容,學生可以通過討論學習模塊向其他同學或老師提問,以求得到正確的解答。
通過在高校校園網中建立“信息技術課程網站”這一專門為學生學習服務的網站,能夠完成交流討論、模擬考試、網絡教學等教學基本過程,還能培養學生運用校園網收集資料、分析資料和利用資料的能力,為將來開展真正的科學研究打好扎實的基礎。因此,教師和學生應該充分地運用高校校園網的資源,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一個操作簡單的交流學習平臺。
參考文獻:
[1]陳琦,劉儒德.信息技術教育應用[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1997:111-115.
[2]張倩葦,桑新民.網絡環境下學習評價新模式的探索[J].中國遠程教育,2002.
【校園網在高校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論文】相關文章:
經典聲樂作品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7-08
拓展訓練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5-12
應用新課程理念促進信息技術教學論文07-05
西藏教學中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論文01-21
高校聲樂教學中聲樂表演課程設置論文11-09
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4-08
淺談體育游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