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幼兒分享美德的培養的路徑分析論文

          時間:2021-01-23 13:23:10 論文 我要投稿

          淺談幼兒分享美德的培養的路徑分析論文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慷慨大方。但現實生活中,有些孩子愿意,也善于同別人分享,而另一些孩子不愿意,也不善于同別人分享。“分享”兩字說起來容易,真正要讓孩子做到卻很困難。分享是建立在分后彼此都開心的基礎之上的。作為老師和家長要了解幼兒不愿意分享的原因,從幼兒心理學角度,科學地引導教育幼兒,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分享,使他們能夠團結友愛健康地成長。

          淺談幼兒分享美德的培養的路徑分析論文

            一、當前幼兒分享現狀

            幼兒期孩子的經驗極少,掌握的語言有限,理解能力有限,有些幼兒在成人指導下表示愿意和其他幼兒一起玩玩具可一到關鍵時刻,總是會從別人手里搶來玩具獨自玩耍,沒有真正懂得分享的道理,沒有形成分享的行為習慣,他們嘴里在說愿意和別人一起玩,卻不知道在行為中進行落實,幼兒受大腦發育的限制,隨意性很強,也總是想當然地做事,不理解說出口的話就是作出的承諾,出現常見的說一套,做一套。

            在我們的實驗中,能表現出無私道德行為的孩子很少,大約只有十分之一,但這種行為卻很真實地在幼兒期開始出現了。可能讓四五歲的孩子具有徹底的、無私的分享行為,這個要求未免高了一些。但是研究結果卻能給人們一點重要的提示:分享、助人、利他是一種內化了的、反映出高尚道德需要的'行為。那么,該如何讓孩子體驗分享的快樂,學會分享呢?我想結合一個案例《藏書》來說明自己的做法。

            評析:焦雅心出現的錯誤有兩點:一沒有及時將圖書放回原處。

            二、獨占圖書。

            而這兩個錯誤又帶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我沒有片面地對她進行過多指責、說教,而是先幫助她改正第一個錯誤,接下來,我同小朋友們共同解決了第二個錯誤。

            三、分享教育來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

            1.思想準備

            2.懂得“歸還”

            3.家園同步

            四、把物質和精神的分享,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境界

            我們還要把分享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境界,因為分享不僅有物質的,也有精神的。物質的分享可以親眼看到,精神的分享雖然看不到,卻可體會到,兩者是一種巧妙的融合。幼兒在不斷地成長,讓他們在自己的生活實踐中,在父母和老師的培養、教育之下,初步形成同情別人、尊重別人的道德態度。只有具備了這種內在的、自覺的道德動機,人們才會發自內心地去做好事,去幫助別人。分享行為的表現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高,借助教育,借助日常生活逐步滲透,在潛移默化中讓幼兒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產生自發分享的愿望。

            參考文獻:

            [2]肖霞.幼兒同伴交往活動中自我表露的探析.江蘇教育學院學報,2006,(05).

            [3]章清.談幼兒與人合作行為的培養.教育信息報,2003,(1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三级网站网址 | 一本到国产在线不卡免费观看 | 天堂网亚洲综合在线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 台湾国产1区2区 | 亚洲专区动漫专区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