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信息化的產生與發展會計畢業論文
一、會計信息化的概述
會計信息化是會計與信息技術的結合,是信息社會對企業財務信息管理提出的一個新要求,是企業會計順應信息化浪潮所做出的必要舉措。它是網絡環境下企業領導者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助于增強企業的競爭力,解決會計電算化存在的“孤島”現象,提高會計管理決策能力和企業管理水平。縱觀20多年來我國會計信息化的發展,雖然信息系統的功能不斷增強,應用也越來越普及,尤其是大、中型企業目前已程度不同地實現了會計信息化,應用了核算型會計軟件,但從總體來看,我國會計信息化還處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會計信息化產生和發展的條件與動力
1.知識經濟是會計信息化產生的外部條件。知識經濟是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基礎上的經濟。為了生存和發展,企業會計只有順應時代潮流,運用先進的計算機、網絡、電子商務等信息技術,改造傳統會計,提高財務信息處理與輸出的速度,提高財務信息的質量,才能滿足知識經濟對財務信息的要求。
2.企業信息化對會計的影響是會計信息化產生的外在動力。企業信息化首推會計信息化,它是會計信息化產生的外在動力。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其一,會計信息系統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中的一個重要子系統,產生了企業70%以上的信息。因而,會計信息化是企業信息化的核心內容,并在推動企業信息化建設中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要進行企業信息化建設,必須進行會計信息化建設,不實現會計工作的信息化也就談不上企業管理的信息化。其二,企業信息化發展要求未來的會計信息系統應具有開放性,能利用網絡技術對信息發送與接收,達到內外數據共享,為其他相關的部門、行業提供綜合信息服務。但現行的大多數會計信息系統根本無法滿足這些要求,因此,為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必須構建信息化會計。
3.會計信息失真等現實問題是會計信息化產生的直接原因。會計信息失真使國家在規定各項經濟政策時缺少真實、可靠的客觀依據,使企業內部管理者對資金總量和財務成果表現出來的清償能力和變現能力缺乏正確認識,使企業的經營行為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為解決問題,許多專家把目光投向了會計信息化。
4.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會計模型之間的矛盾是會計信息化產生的內在因素。信息社會里,社會經濟環境和信息處理技術等方面發生了巨大變化,這要求會計要對此做出相應的反應,否則將會阻礙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傳統會計模型是工業社會的產物,是與工業社會的經濟環境和手工的信息處理技術相適應的,其處理程序和規則與現代信息技術難以適應和協調,無法滿足信息社會對會計核算、管理、決策的要求。
三、會計信息化的特征
(一)集成性
信息集成包括三個層面:一是在會計領域實現信息集成,即實現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之問的信息集成,協調和解決會計信息真實性和相關性的矛盾;二是在企業組織內部實現財務和業務的一體化,即集成財務信息和業務息,在兩者之間實現無縫聯結,使財務信息和業務信息能夠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是建立企業組織與外部利害關系人(客戶、供應商、銀行、稅務、財政、審計等)的信息網絡,實現企業組織內外信息系統的集成。信息集成的結果是信息共享。企業組織內外與企業組織有關的所有原始數據只要一次輸入,就能做到分次利用或多次利用。既減少了數據輸入的工作量,又實現了數據的一致性,還保證了數據的共享性。建立在會計信息化基礎上的21世紀會計信息系統是與企業組織內外信息系統有機整臺的、高度數字化、多元化、實時化、個性化、動態化的信息系統,它具有極強的適應力。
(二)動態性
動態性,又名實時性或同步性。會計信息化在時間上的動態性表現為:首先,會計數據的采集是動態的。無論是企業組織部的數據(例如發票、訂單),還是企業組織內部的數據(例如入庫單、產量記錄)。也無論是局域數據.還是廣域數據,一旦發生,都將存入相應的服務器,并及時送到會計信息系統中等待處理。其次,會計數據的處理是實時的。在會計信息系統中,會計數據一經輸入系統,就會立即觸發相應的處理模塊。對數據進行分類、計算、匯總、更新、分析等一系列操作,以保證信息動態地反映企業組織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第三,會計數據采集和處理的實時化、動態化。使得會計信息的`發布、傳輸和利用能夠實時化、動態化,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也就能夠及時地做出管理決策。
(三)漸進性
具體應分三步走:第一步。以信息技術去適應傳統會計模式,即建立核算型會計信息系統,實現會計核算的信息化:第二步。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會計模式相互適應。表現為:傳統會計模式為適應現代信息技術而對會計理論、方法作局部的小修小改;擴大所用技術的范圍(從計算機到網絡)及所用技術的運用范圍(從核算到管理),實現會計管理的信息化。第三步,以現代信息技術去重構傳統會計模式,以形成現代會計信息系統,實現包括會計核算信息化、會計管理信息化和會計決策支持信息化在內的會計信息化。
四、中國會計信息化發展的意義
首先,實現會計信息化以后,會計信息系統將真正成為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一個子系統,讓企業經營者和信息使用者可隨時利用企業的會計信息對企業的未來財務形勢做出合理的預測,為企業的管理和發展做出正確的決策。
其次,實現會計信息化后,企業網與外界網絡實現了互聯,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可以隨時獲取有關的會計信息。由于信息技術的全面應用,極大地提高了信息的及時性,信息的預測價值和反饋價值也大大提高,信息的流速也大大加快,有利地促進了經濟管理水平的提高。另外通過會計信息系統直接獲取相關數據并進行分析,減少了人為的舞弊現象,從而也大大提高了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信息的質量。
第三,實現會計信息化后,會計不再是孤立的系統,而與一個實時處理、高度自動化的系統,它與其他業務系統和外界連接,可以直接從其他系統讀取數據,并進行一系列的加工、處理、存儲和傳輸。會計報告也可以采用電子聯報方式進行實時報告,用戶可以隨時獲取有用的會計信息進行決策,提高了工作效率,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林瓊:會計信息系統的發展與管理信息系統的關系[U]。國際財務與會計,2009,第1期
[2]傅元略。擴展會計信息化功能的策略[J].會計研究,1996. 第4期
[3]鐘愛軍.會計電算化應用教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4]張前。從“會計電算化”到“會計信息化”的探析。財會研究,200l第1期
【會計信息化的產生與發展會計畢業論文】相關文章:
淺析信息化會計治理的發展會計畢業論文05-07
探討會計信息化發展問題會計畢業論文05-07
企業會計信息化的發展畢業論文05-07
淺談人力資源會計的產生與發展論文05-08
發展會計電算化支撐企業信息化會計畢業論文05-07
關于會計發展與會計信息化論文06-10
淺析信息化會計管理的發展論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