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資本經營研究的論文
尊敬的朋友:此篇文章由本站老師獨家原創寫作,版權歸會員所有,普通VIP會員無權查看,服務:0825-6698000。
摘要:資本在我們今天的社會經濟生活中表現為一種強大的支配權。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認識到資本經營在經濟中的重要作用。這是我們的市場經濟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本文從資本經營的理論描述入手,闡述了資本經營對于生產經營的超越作用,并闡述了國有資本在經營中如何體現其核心價值。
關鍵詞:資本經營,超越,核心資本經營
一、資本經營的基本理論
資本經營,就是指資本的所有者或經營者以資本的一種或多種形態為運營對象,使之與其他生產要素相互組合,優化配置,將其投入某一產業或多個產業,進行有效的經營,以實現理想的盈利和價值增值的活動。需要特別強調的是,資本經營的目的是要獲得理想的利潤,并使資本增值。即首先必須獲得利潤,有利潤才談得上將其中部分利潤或大部分利潤轉化為資本,從而使資本增值。增值了的資本才可能在更大規模上或更大范圍中繼續運營,使資本進一步壯大,這是資本經營的主體積極經營資本最根本的動力,也是資本經營的實質。
有的人把資本經營僅僅理解為貨幣經營或證券經營,實際上,這只是資本經營的一部分。從貨幣資本到生產資本到商品資本,再到更多的貨幣資本,這種生產經營,也屬于資本經營。資本也是商品,具有商品的二重性。只不過資本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其特殊性就在于,資本的使用價值不像一般的商品使用后會磨損或消失,反而能夠創造新的價值,帶來價值的增值。資本經營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通過市場對資本進行買賣;另一方面是通過對資本的使用價值的使用,實現資本價值的增長。且后一種含義的資本經營是根本的或最終的資本價值的增值。
二、資本經營是對生產經營的超越
生產經營的使命就是要實現資本最大限度的增殖。若企業的組織管理等因素已調整到最佳水平,再提高資本的贏利能力,就必須調整資本的規模與結構。
在單純的生產經營過程中,企業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資本的規模和結構進行調整。例如,企業可以將留存收益轉增資本來擴張資本規模并調整資本結構,馬克思將這種資本擴張方式稱之為資本積累。又如,企業可以通過流動負債,在短期內融入一部分社會資本,使企業的資本規模和結構得到一定的調整,經濟學將流動負債行為排除在資本交易范疇之外而將其納入貨幣市場。
然而所有這些方式對資本規模和結構調整都是緩慢的,小幅度的,不能從根本上適應企業技術進步,制度創新,規模擴張,結構調整等方面的要求,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那樣,“假如必須等待積累去使單個資本增長到能夠修筑鐵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還沒有鐵路。”
總之,為了保持和增強資本贏利能力,企業必須要有能對資本的規模和結構進行迅速的大規模的調整的能力,但生產經營手段有限,企業無力對資本的經營規模和結構進行迅速的大規模的調整,這一手段和使命之間的矛盾在生產經營的范圍內是無法解決的。資本經營恰好超越了生產經營的局限,通過資本交易迅速地大規模地調整資本的規模和結構正是資本經營的基本功能。
三、國有企業的資本經營策略
從當前我國資本經營的實踐來看,許多國有企業不同程度地開展了資本經營活動,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通過盤活存量資產、廣泛籌資(包括股票等籌資、利用外資等)、拓展多種經濟渠道和參加聯營投資等等,轉變了企業經營機制,解決了企業部分資金困難。特別是一些優勢企業利用自己的無形資產投資,獲得了較高的收益。但是,這仍屬于初期階段的一些低層次資本運作,或稱外圍資本經營,還沒有發展到高層次的產權交易,沒有進入核心資本經營。為了使資本經營全面、深入、高效地開展起來,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正確認識資本的屬性
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重新認識和把握資本運作。要充分認識到資本的本質在于增值,而增值的條件是流動。要積極探索資本的積聚、積累、裂變、擴張的有效途徑,推動資本經營邁上新臺階。在資本經營和運作上,必須注意把握以下四個方面:
(1)資本經營必須服從企業經營觀念。資本經營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促進企業發展的一種手段。不能出現“為兼并而兼并”、“為收購而收購”的盲目性不良情況。
(2)資本經營要服從企業的發展戰略。不能看到一個廠子就想去收購、去兼并。收購過來干什么?兼并對自己有什么好處?要有目的和出路。
(3)資本經營必須按照市場規劃進行,企業搞兼并及聯合要從優化自身存量資產出發,借用別人已有的技術、市場和生產力來擴大自己。
(4)資本經營必須重視資產重組。企業在收購兼并另一企業后,要進行技術改造,注入新的管理模式和企業文化,使被兼并的企業最終與之融為一體。
2.加快資本市場建設,建立現代金融體系
由于當前我國的資本市場很不完善,極大地限制了企業的直接融資活動和產權交易活動,使資產重組和結構調整仍在低效率下進行。國企改革中國有資產必須流動,這種流動不能僅僅是實物性資產流動,國有資產如果要增值和保值必須采取證券形態,從證券市場上尋找新的資金來源。因此,完善資本市場不僅是資產重組和結構調整的客觀要求,而且是開展資本經營的直接需要。另外,企業進行高層次的并購活動,離不開金融政策和金融手段的支持。
3.理清產權關系,加大資本重組力度
產權關系不清,是阻礙目前產權交易順利開展的一個突出問題。因為產權界定含糊,就難以塑造企業并購市場的交易主體,使交易無法順利進行。只有產權關系明確后,才能大大地降低交易成本,通過產權流動和資本經營,實現資產的價值型管理和優化重組。產權關系理清了,就要打破條塊界限和所有制界限,按照資本流動和增值的要求,在全社會范圍內進行企業重組,優化增量投向,盤活現有存量,促進整體經濟發展。
4.建立科學的資本經營機制
資本經營能獲得較高的利潤,但同時伴隨著較大的經營風險,在操作上也有一定的難度。由于信息不對稱,資本市場的規律不易被把握,建立科學的資本經營機制就顯得無比重要。它是企業科學地規避和化解金融風險、提高資本經營效率和效益,使企業獲得成功的特殊學問。資本經營機制包括四個基本組成部分,即風險機制、效率機制、調節機制和發展機制。建立科學的資本經營機制,有助于企業資本經營水平提高,并有利于資本經營環境改善。
參考文獻:
[1]王玨.對資本經營的正確解讀[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7,(01).
[2]張瑞云,崔茜,王建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實施中的難點分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8,(05).
[3]黃光陽,梁步騰,張琪.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編制問題的研究[J].中國總會計師,2008,(02).
[4]姜愛林,陳海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編制: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述評[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1).
[5]崔愛麗,耿明.國有資本收益收繳問題[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9,(13).
[6]李存森.對國有資本運營治理的探討[J].前沿,2006,(08).
[7]張雅萍.國有資本運營的法制量化制度研究[J].商業研究,2008,(12).
【核心資本經營研究的論文】相關文章:
資本成本與融資成本的關系研究論文11-02
《資本論》的文本學研究及資本現代性的論文10-30
關于核心能力理論研究的論文04-03
民間資本投資文化產業研究論文10-06
現代資本結構理論研究論文04-03
關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研究論文05-12
三化融合核心能力建設研究論文10-28
語文教學加強核心素養研究的論文11-09
外資收購我國國有資本動機研究的論文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