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評改模式研究性的論文

          時間:2021-04-14 08:11:18 論文 我要投稿

          作文評改模式研究性的論文

            長期以來,作文教學的評改方面存在著巨大的矛盾:一方面是是教師在批改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付出艱辛的勞動;另一方面,學生大多只看看評語和分數,而學生的作文興趣和作文水平卻難以提高。這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我當過語文教師,改過學生作文不計其數,得到一個深切體會:徒勞無功。”

          作文評改模式研究性的論文

            當前新課程改革正深入進行,作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文批改也應改變做法,打破常規,改革創新。早在1982年,錢夢龍先生就提出了一個教學原則,即“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比缃裥碌恼n程觀念正日益深入人心,其中最基本的一條就是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這不但在課堂教學上是如此,就是在寫作及其評改活動中,也同樣不能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一.學生評改作文的步驟。

            第一步,教師初改。這是學生評改作文的準備步驟,主要通過教師批改少部分作文以了解學生當次作文的大致情況,為下一步的集體評改作好準備。

            一個語文教師一般教兩個班,每次作文約有120篇。由于學生年齡相當,社會活動面相似,認識問題的能力沒有太大區別,因而學生作文水平總體來說相差不大,作文中出現共同問題也比較多。所以可將作文分成若干個組,每次教師只詳批一組,并注意抽出好中差作文各一至兩篇待集體評改時用。

            第二步,學生小組試改。這是學生評改作文的關鍵一步,必須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前一天將未做任何批改標記(實際老師已改過)的好中差三篇作文及評改標準印發給學生,要求學生按評改要求,從立意、結構、語言等方面分別給三篇作文打分,并寫簡評。然后在課堂上教師組織同學們分組對三篇作文的評改進行討論交流,再由小組定出三篇作文的分數等級及給分依據。

            學生經歷了一個個人評改--小組討論--教師點評--達成共識的階段后,文章的好壞尺度,心中就基本有數了。

            第三步,學生正式互評。就是學生依據第二步的批改經驗及標準進行互相評改。教師應對錯字、病句、佳句的批改符號作統一規定,要求學生使用統一的格式對所評改作文進行標記,分項評分并寫出評語,最后加出總分并寫出總評,并簽上姓名。初次評改時,教師應鼓勵學生討論、提問。若時間允許,還可以讓學生按同樣的格式交換再評,做第二讀者。若堂上沒有時間,學生的.互評或者再評也可留作當天作業。筆者就試過幾次,因為課后不受時間限制,效果往往更好。

            第四步,對比自省。作文評改本身就含有兩個步驟,就是“評”和“改”。為了讓學生真正做到“一次作文,一次收獲”,還可以布置學生拿到自己作文后,比照分數評語及自己修改作文的經驗,寫出200字的“對比自省”,要求學生自行總結作文的得失優劣及修改意見,有不少同學甚至將當次作文重寫一篇。這個步驟一般安排在晚修完成。然后,教師收上作文,抽查部分作文的評改情況,并挑出優秀作文,裝訂成冊傳閱或者張貼出去觀摩,讓學生進一步學習和提高。

            以上四步就完成了作文評改的一個循環。為避免評改方式的單一化,教師也可適當變通做法,如由學生先課外互評,教師根據學生的評改情況抽出典型,堂上共評,同時總結。學生互評一環可以是“自選式”,即學生自愿結成“對子”;也可以是“指定式”,即由老師安排小組之間或者前后排之間互評;或者“幫教式”,即由師生事先協商,確定好“好生”和“差生”。如此一來,學生“厭寫厭評”自然變成“樂寫樂評”。

            二.學生作文評改標準的量化操作。

            為使學生評依,避免“打印象分”情況,也為了增加學生評改作文的可行性和實效性,那么,教師將作文評改標準事先分項分等,改作文有“法”可量化操作是很必要的。

            對于剛入學的高一新生,作文方面主要訓練基礎,因此我設計了如下量化評改標準:

            評改人:_____________總分______________

            1.標題(10分)評分_____________簡評______________

            2.格式(10分)評分______________簡評______________

            3.卷面(10分)評分______________簡評______________

            4.錯字(10分)評分______________簡評______________

            5.病句(10分)評分______________簡評______________

            6.標點(10分)評分______________簡評______________

            7.中心(10分)評分______________簡評______________

            8.選材(10分)評分______________簡評______________

            9.結構(10分)評分_____________簡評______________

            10.語言(10分)評分______________簡評______________

            一句話評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1.作文評改采用百分制。

            2.用紅筆評改。

            3.統一標識符號:錯字圈起并改正,病句劃線并在線末打叉,好句佳句劃線并在句末打勾。

            4.請按要求分項給分,并分項簡評,最后算出總分并寫好總評。

            5.另附評分細則如下,請參照進行評分或評語:

            標題項:是否有標題,標題是否醒目,是否引人入勝,是否有新意。

            格式項:標題位置,首尾行數,段落開頭,段落數目,全文字數等是否合乎要求。

            卷面項:卷面是否整潔,有無污損,書寫質量如何。

            錯字項:發現錯字,每一個扣1分,最多扣10分。作上標記并寫到批語處再改正。

            病句項:挑出病句,標上記號,給予糾正,并在批語中寫清病句幾處,每處扣1分。

            標點項:一處扣一分,最多扣10分。

            中心項:要求有鮮明集中的主旨。

            選材項:是否圍繞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實際;是否具有典型性;是否有時代意義。

            結構項:層次段落是否清晰;過渡是否自然;開頭和結尾是否照應。

            語言項:表達方式是否符合文章體裁的要求,是否簡練、通順、準確、連貫。

            高一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訓練后,不僅能明確明確一篇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能深刻內化理解優秀作文的標準。一些學生甚至還能指導別人應該怎么寫,不應該怎么寫,這樣他自己自然也就提高了寫作能力。有了高一上學期的基礎訓練,我們可以從下學期或者高二開始進行系列化訓練,先從記敘文開始,再到說明文,然后到議論文,集中訓練,各個擊破。在高二時,我又設計了幾款作文評改的量化標準來進行文體訓練。

            記敘文評分量化標準說明文評分量化標準議論文評分量化標準

            標題(5分)標題(5分)標題擬定(5分)

            主旨(10分)說明對象及特征(10分)論點(10分)

            選材(10分)說明方法的運用(10分)論據的選用(10分)

            結構(10分)說明順序及結構(10分)論證的方法(10分)

            語言(10分)語言表達(10分)結構的安排(10分)

            特長(5分)特長加分(5分)語言表達(5分)

            以上三款作文評改量化標準在實施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貼近考試要求,總分60分,另外10分放在該次作文的訓練項上,做到一次作文一個訓練重點。

            第二,在給學生量化評分標準的同時還要給學生各項的評分評語細則,讓學生的操作盡量公平公正。

            第三,開始實施時要盡量使學生明確評改要求和評改細則。

            到了高三,就可以進入到材料作文和話題作文的訓練了。在作文的評改上也應作相應的變動。下面將本人材料作文訓練的評改量化標準附錄于下:

            1.審題(10分)給分__________簡評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立意(10分)給分__________簡評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結構(10分)給分__________簡評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語言(10分)給分__________簡評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特長(10分)給分__________簡評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總分(100分)給分__________總評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學生評改作文模式的效果。

            經過幾年的訓練,本人運用此種作文批改模式已取得了較好效果。

            1.大大提高了語文教師的教學效率,使他們不再重復低效甚至無效的勞動。語文教師不必整天沉浸在批改作文的陰影里,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在更有效的教學工作中,比如準備作文的評講事宜。

            2.大大縮短了作文批改的周期。以往一次大作文收上來,兩個班的作文,教師最快也要兩個星期才能反饋下去,如稍一耽擱,就個把月才能批完。這樣學生早已沒有了新鮮感,甚至忘得一干二凈了,至于修改的興趣更無從談起了。而上述作文批改模式最突出的優點就是能及時反饋,縮短周期。

            3.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如果學生作文的長處不能及時的肯定,作文中的問題依然存在,那么作文水平是難以提高的。而采用集體評改法,一周內即將作文反饋給學生,學生寫作的新鮮感依然存在,滿足學生心理渴望。

            4.大大減少了學生寫作時選材立意上的偏差。由于經常訓練,學生對于各類文章寫作的一般規律和基本要求,能做到心中有數,寫文章時在選材、立意、表達方面的偏差明顯減少了。

            5.大大培養了學生的責任感和合作學習的精神,活躍了課堂氣氛,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深受學生歡迎。

            在作文評改當中,學生積極參與,對于同一篇文章,同學之間往往意見交鋒,激烈爭辯,思想觀念相互撞擊,學生開拓了思路、激發了靈感,提高了思辯能力。經過長期而一貫的訓練,學生在品評他人文章時,能比較全面地辨別一篇文章的優劣,相對客觀地評出分數。更重要的是,在作文評改之后,既能修改自己的作文,也能將評判他人作文的標準內化為自己寫作時的注意要點,從而從另外一個角度提高了學生寫作水平。

          【作文評改模式研究性的論文】相關文章:

          作文評改模式新探(網友來稿)12-07

          研究性教學模式在歷史教學實施的影響論文08-29

          自主、互助評改作文評改教學改革反思(教學論文)12-06

          自主互助評改作文評改教學改革反思教學論文06-23

          環境設計課程研究性教學模式探索的論文09-10

          網絡平臺的研究性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論文01-25

          新課程下的作文評改(教學論文)12-06

          新課標下作文評改模式探新(網友來稿)12-06

          新課程理念的研究性學習教學模式的構建分析論文11-1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免费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精品第一 | 亚洲中文字幕2020无线码 | 色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频道88 | 中文字幕不卡高清免费v | 在线观看一级大片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