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

          時間:2022-10-31 13:03:59 美術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美術教案范文集合7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術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華】美術教案范文集合7篇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啟發學生想象,引導學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設計制作一個造型新穎的電腦模型。指導學生采用泥塑、折紙等方法制作電腦,并能用繪制、剪貼的方法,對電腦模型進行簡單地裝飾。

            過程與方法通過動畫及電腦圖片的欣賞,引導學生了解計算機的發展史,拓展學生對計算機的認識。再通過學生作品欣賞及對電腦制作方法的分析、討論,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動手實踐環節,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材料進行創作,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通過簡單地創意和制作,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措施

            教學重點:電腦模型的構思、制作。

            教學難點:材料的選擇和電腦模型的制作、裝飾方法。

            解決措施:通過圖片、動畫《計算機的發展史》,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了解計算機知識。通過外形新穎、獨特的電腦造型圖片欣賞,拓寬學生的創作思路,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再通過創意分析,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并掌握電腦的設計要素。最后通過學生間的討論、分析和制作,有效地解決本課重難點。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

            學生準備:包裝紙盒、彩紙、彩泥、剪刀、膠水、彩筆、蠟筆、鉛筆等。

            課時:1課時(40分鐘)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媒體使用

            引導階段

            (1分鐘)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學習第16課《新穎的電腦》。

            (板書)──新穎的電腦

            2.:我是電腦博士,計算機俗稱電腦,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計算機的發展過程。

            課件出示課題

            出現電腦博士

            發展階段:基礎知識的講授,過程、方法步驟演示(14分鐘)

            二、探索新知

            1.認識最早的計算機。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中文名:埃尼阿克)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使用了17840支電子管,重達28噸,其運算速度為每秒5000次的加法運算。(點擊播放動畫,顯示計算機的區域)

            2.介紹計算機的發展史。

            播放動畫《計算機的發展》,了解五代計算機的演變。

            3.認識最新技術的電腦。3年6月17日,我國國防科技大學研制的“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系統,以每秒33.86千萬億次的浮點運算速度,成為全球最快的超級計算機。

            4.了解計算機的組成與類型。

            (1)這是我們現在使用的電腦,觀察主要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呢?(播放自定義動畫:主機、顯示器、鍵盤)

            (2)目前,電腦不斷創新,有了很多新的樣式:

            臺式電腦 方便攜帶的筆記本電腦 簡潔的平板電腦

            學生聯系生活,觀看圖片,思考問題并回答。

            觀看動畫,了解計算機的發展史。

            出示圖片:最早的計算機、最新的計算機

            播放自定義動畫

            播放動畫《計算機的發展》

            三、開闊思維

            1.隨著時代的發展,電腦不斷地推陳出新。新穎的電腦還會是什么樣的呢?

            顯示器可以擺動的電腦

            可以卷的電腦

            可戴在手腕

            上的電腦

            透明的電腦

            通過投影顯示并接收信號的電腦

            能夠生成3D影像的造型彎曲的電腦

            2.看了這些新穎、獨特的電腦造型,你有什么感受?

            只要敢于想象,在造型、材料、功能等方面就可以創造出無數新穎的電腦。

            學生觀看圖片,拓展思路,啟發構思。

            思考、回答問題。

            出示圖片:各種新穎、獨特的概念電腦

            四、創意分析

            1.創意顯示器設計:

            蘋果外形、棒球外形

            2.創意主機箱設計:

            機器人型、公交車型、蝸牛型、銅鼓型

            3.創意鍵盤設計:

            彩色的鍵盤;

            鍵盤光電鼠標,右邊部分同時具備鼠標功能。

            4.創意鼠標設計:

            烏龜型、汽車型、熊貓型

            學生觀看圖片,拓展思路,啟發構思。

            思考、回答問題。

            出示各種創意顯示器、創意主機箱、創意鍵盤、創意鼠標設計圖片

            五、想象討論

            想一想:如果讓你設計一臺電腦,你打算如何設計?畫一畫草圖。

            思考問題,畫畫草圖。

            出示問題及草圖范例

            六、創意表現

            讓我們欣賞一下同學們設計的電腦,看看他們是用什么方法表現的?

            方法一:繪畫

            方法二:紙盒、泡塑

            方法三:彩泥

            欣賞學生作品,并分析制作材料、制作方法

            出示范例圖片

            課堂實踐,學生進行制作

            (20分鐘)

            七、能力反饋(學生動手實踐)

            作業要求:

            用你手中的材料制作一臺新穎、獨特的電腦。

            步驟提示:

            1.運用材料做出電腦的外形。

            2.將電腦外部結構中的細節拼貼或畫在電腦的外形上。

            教師要激發學生在制作過程中,進行大膽、自由地想象,將繪畫、手工制作和其他方法結合起來運用。

            教師巡視、指導,及時鼓勵、點評。

            學生選擇合適的材料,個人或自選合作伙伴進行創作。

            出示作業要求

            展示學生作品、交流

            (4分鐘)

            八、作業展評

            1、將學生作業展示在教室里,引導學生相互、欣賞,鍛煉語言表達能力。

            (1)誰制作的電腦造型最獨特?表現在哪里?

            (2)說一說你用了哪些方法來制作你心中的電腦?你覺得你的作品有哪些優點?哪里還需要改進?

            2、教師、。(主要從學生作品的造型、色彩及材料的運用上。

            學生自評、互評。

            出示建議

            拓展延伸

            (1分鐘)

            九、拓展延伸

            1、不僅電腦有各種變化,電腦的“朋友”也有很多變化。

            (1)這臺電腦裝了一個移動裝置,可以自主移動。

            (2)這臺電腦設計了一個舒適的操作椅,可以半躺著使用。

            2、本課: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電腦的發展史,了解了電腦的外形特點,并學會用紙、紙盒、彩泥等材料制作新穎、奇特的電腦。隨著科學的發展,電腦的功能越來越強,外形越來越多樣,未來的電腦會是什么樣的?能陪我們聊天、打球嗎?讓我們一起期待更“新穎的電腦”吧。

            豐富想象,培養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

          美術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設計.應用”領域。通過對生活中商品包裝紙盒的再利用、再創造,運用加、減法及適當地美化裝飾,變紙盒為家具,使學生的個性及創新精神得到發展。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日常生活中的家具千姿百態,款式多樣,造型各異,通過本課的學習,促使學生進一步關注生活,關注設計的功能目的。本課教材共兩頁,展示了大量用紙盒制作的家具作品,另有紙盒變沙發的示意圖。

            將兩個讀書的小朋友安排在一張用紙盒制作的兩用單人床上,更活躍了版面,增添了童趣。教材右下角的兩把現代設計座椅,提示師生可以查找資料,用作參考和欣賞。

            二、教學目標

            通過觀察、思考、分析與交流,使學生在動手實踐中初步接觸和了解“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在運用設計和工藝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進行變家具的活動中,感受材料的特性,提高動手能力,發展創新意識。

            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表現力,在小組學習的氛圍中,相互交流、相互學習、資源共享,使學生的合作精神得以發展。

            三、重點難點

            重點:打開學生的思路和創作欲望,能從紙盒的造型中展開聯想,動手設計和制作家具作品。

            難點:家具作品的新穎、美觀,造型多樣。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德育滲透

            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的精神。

            六、材料準備

            學生收集各種大小商品的包裝盒、彩色紙、剪子、膠水等。

            七、教學過程

            1、小組研究:展示家具圖片

            (1) 請學生認一認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頭、鐵、玻璃……

            (2) 你們收集了什么樣子的家具?它們最有特點的地方是什么?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3) 繼續欣賞不同造型的同類家具。例如多種造型的椅子,說說椅背有哪些造型?椅面有哪些形狀?椅腿有什么不同?你能想出和它們不一樣的造型嗎?

            2、探究紙盒家具

            (1) 請大家猜猜這里有什么?(學生猜)快快打開看看!(哇!分小組說說:是用紙盒變成的椅子、床、柜子、書架……)

            (2) 現在請小組同學來研究一下,你們面前的家具是用哪些形狀的紙盒制作的?使用了什么方法?

            分小組研究,可拆開分析。(小組教具:鐵絲椅子和藥盒寫字臺;紙盒椅子和光盤桌子;牙膏盒沙發;酸奶瓶桌子。)

            (3) 分組介紹,總結制作方法。

            課件展示制作方法:挖、刻、折、剪、裝飾粘貼、插、組合。

            3、分小組研究創作

            (1) 請各小組選擇一套家具,全組分工合作完成。

            (2) 小組研究討論:分別說說家具各部分的形狀?選擇適合的紙盒,想想用什么方法制作家具?展示圖片提出思考問題:你還能想出和作者不一樣的制作方法嗎?

            (3) 學生討論交流。

            (4) 你認為制作紙盒家具都應該注意什么?

            (5) 欣賞多種紙盒家具的作品,例如椅子的多種制作方法。

            4、古代家具與現代家具對比欣賞,了解家具文化。

            (1)現在的家具和古代的家具有哪些地方不同?

            用途功能多,造型簡潔、色彩多樣。

            (2)文化介紹:家具的產生,家具材料的多樣性,不同年代、國家家具的風格。

            (3)提出作業要求:各小組制作出一套造型新穎、漂亮的家具,并將它們布置在你們的“新家”中。

            5、學生制作

            6、展評

            全班家居展覽會,互動交流,為最好的作品投票不,評選出集體獎和家具設計獎。

            7、拓展

            (1) 這些家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 用我們靈巧的雙手還可以將廢舊紙盒制作出什么藝術作品?(紙盒動物、飛盤、指偶)

            (3) 請大家到生活中找一找利用廢舊材料變出的藝術品或生活用品。

            八、教學后記

            課后記:

            在欣賞了一些造型特別的家具后,學生的設計制作家具的積極性被迅速調動了起來,每一組都希望制作一個擁有不同風格家具的溫馨的家。他們的確是帶著對家的愛來對待作品的。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通過了解古今中外的燈,豐富學生的視覺和審美經驗,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通過描繪燈,感受燈的功能美和裝飾美,培養學生的造型表現能力。

            教學重點:感受燈的形式美,體驗參觀、欣賞活動的樂趣。

            教學難點:通過繪畫的形式將自己所喜歡的燈的造型、色彩表現出來。

            課前準備:水彩筆、油畫棒等繪畫工具。

            教學時間:18周

            教學內容: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圖片上有許多燈,你知道它們的功能嗎?

            2.請給它們分分類:

            3.你喜歡的有哪些?為什么?

            二、欣賞圖片:

            1.古代的燈有什么特點?現代的燈呢?

            2.分析它們的材料、功能、裝飾方法。

            三、燈是黑暗中的亮眼睛,

            燈是夜晚開放的鮮花,

            燈是人類文明的象征。

            四、知識窗:

            走馬燈是古代江南一種觀賞用的花燈。燈中的輪子上貼有人騎馬的'剪紙,點上蠟燭后空氣流動,騎著馬的小人就動起來了。

            五、造型設計與表現:

            1.憑記憶或圖片畫出你所喜歡的燈。

            2.注意各種燈的形狀、色彩、功能。

            3.突出主題,可不用添加背景,也可適當添加背景。

            六、作業、練習:

            七、展示作品,進行評價:

            1.你認為自己畫得怎么樣?為什么?

            2、你喜歡哪一位同學的作品?為什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感受燈的功能美和裝飾美,培養學生的造型表現能力。

            提高審美哪里,加強學生的探索性。

            教學:重點:認知古今中外的燈的基本知識,感受其裝飾美;大膽表現,感受繪畫活動的樂趣。

            教學難點:突出個性,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各種制作材料。

            教學內容:

            一、啟發導入:

            1.上節課我們畫了燈具,那么你們想不想自己來設計一盞燈呢?

            2.人類已經造成了無數

            美麗的燈,還有更美更新奇的燈,

            等待小朋友去設計制造。

            二、欣賞作品:

            1.(課本圖片欣賞)

            你喜歡哪一幅畫?為什么?

            2.作品用了什么材料?怎樣制作的呢?

            三、不同的制作方法:

            1.紙工:選取各式紙張,通過拼、接、折、剪等方法塑造燈的造型。

            2.廢舊材料組合:如銅絲、泡沫、紙盒等組裝,塑造燈的立體造型。

            3.泥塑:通過搓、揉、捏、切燈方法來設計、制作。

            四、制作活動:

            1.獨立制作或協同合作

            2.選擇不同的材料用自己所擅長的表現手法。

            五、展示、評價活動:

            1.展示自己的作品,評價自己的作品。

            2、發表對同學作品的看法。

          美術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 了解畫框的有關知識。

            2.學習用不同的材料設計、制作自己喜歡的小畫框,并應用于裝飾作品。

            3.樹立設計運用于生活的理念,感受創作樂趣。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編寫思路。

            隨著經濟的日益發展,優秀的美術作品已紛紛進入平常百姓家。r-幅繪畫作品配上一個合適的畫框,往往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更好地體現出美術作品的美感和裝飾效果,同時還具有保護作品的功能。

            本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與畫框相關的知識,學習如何利用身邊容易找到的材料,設計制作具有獨特創意的小畫框,并樹立學以致用的理念,用它裝飾作品,美化自己的生活空間。教材第16頁展示了多張在現實生活中配有精美畫框的繪畫作品圖片,可以引導學生欣賞、回憶,進一步感受畫框對繪畫及其他平面作品的裝飾美感,從而激發學生創作的欲望。

            教材第17頁展示了畫框的基本創作步驟,給予學生必要的學習和示范,同時還提供了一組改變畫框的內外形狀,使畫框更具個性化的示范圖,便于學生探究性學習。教師要結合局部示范和相關步驟,為學生高質量地完成作品進行必要的技術指引。4幅不同風格的同齡人畫框作品,又為學生的設計提供了材料和形式上的參考,拓展了制作裝飾的好方法,激勵學生的創作自信心。

            2.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小畫框的設計、制作方法。

            難點:巧妙構思外框與內框的形狀變化。

            三、教學課時 1課時

            四、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學生)剪刀、雙面膠(或膠水)、彩色卡紙(或質地較厚的掛歷紙、彩色紙等)、畫筆、自己的繪畫作品一幅。

            (教師)課件、自制小畫框范作、剪刀、膠水等。

            教學過程

            1.欣賞導入。

            (1)畫框在生活中的運用圖例欣賞。

            (2)說說畫框有什么作用。

            (3)課題揭示:《小畫框》。

            2. 自主探究。

            (1)仔細觀察畫框,分析畫框有哪些基本要素。

            (2)出示相關制作步驟圖,師生共同研究小畫框設計、制作的基本方法。

            (3)分析概括并掌握設計個性化小畫框的一些創作手法。

            (4)賞析同齡人作品,學習作品的優秀之處。

            3.創作表現。

            (1)作業要求:選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一只畫框,并用它裝飾作品。

            (2)學生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4.展示評價。

            展示學生作品,相互評價、交流。

            5.課后拓展。

            (1)欣賞不同材質制作的小畫框。

            (2)用設計的畫框搭配自己的作品,裝飾周邊環境,美化生活。

          美術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和研究畫家繪制的花鳥畫作品,加深對中國花鳥畫的認識。

            2、學習和分析畫家用筆、用墨和用色的技法,在臨摹的基礎上添加和創作一副花鳥畫。

            3、通過本課學習,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化和藝術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

            學習中國花鳥畫的繪畫技巧,在探究中積累和創新。

            三、教學難點:

            用筆和用墨的表現方法。

            四、教學準備:

            國畫顏料、生宣紙、毛筆、調色盤、墨汁、畫氈或報紙、資料

            五、教學過程:

            1、引入:

            (1)花鳥畫是我國民族繪畫的一個組成部分。

            (2)在眾多花鳥畫的題材中,梅蘭竹菊被認為代表高雅品質的“四君子”。

            (3)出示課題——花鳥畫。

            2、講授新課:

            欣賞吳昌碩的作品《菊花》

            面對自然界中的花鳥草蟲驚醒創作時,中國的花鳥畫家的表現物象的同時更重視緣物寄情。

            3、組研究:

            (1)對比自然界中的花鳥,欣賞和研究一副花鳥畫,想一想畫家是怎么用筆和用墨的?

            (2)游戲:請你對照黑板上的菊花圖片(中鋒勾花,側鋒勾葉),分別嘗試以下幾種筆法:

            側鋒畫麻雀頭——點、抹

            中鋒畫翅、尾——短線

            4、分析:

            麻雀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飛鳥,它頭大、體小,頭、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點,胸腹灰白,活潑可愛。在畫麻雀之前,先要理解麻雀的頭部和身子由兩個蛋形組成,或者是一個棗形加蛋形組成,這樣畫麻雀就方便多了。

            5、臨摹一副花鳥畫作品,可以大膽的對原作進行添加和創造。

            6、展示:選出你最喜歡的作品,說說哪里好。

            7、小結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認知領域:認識什么是適合紋樣,了解適合紋樣的種類及特點,掌握適合紋樣的設計方法。 蘇少版美術教案——適合紋樣

            2、操作領域:學會除了用顏色繪制,還能夠用剪紙、實物拼貼等方法來制作,不拘于格式。 蘇少版美術教案——適合紋樣

            3、情感領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藝術表現力、想法像力、創造力。能發現適合紋樣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藝術的生命力和實用性。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教學重點:適合紋樣的構成特點。

            教學難點:

            1、圖案的設計制作、色彩的配合。

            2、圖案的外形與圖案的內容的適用性。

            3、紋樣設計時單元與單元之間的統一性、均衡性與整體性。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以前畫的“花頭花葉紋樣”真美,它們都是一片樹葉或一朵花兒變來的,今天你們能用這些更多的花兒、樹葉拼出更美的圖形嗎?利用投影儀,讓學生用花頭花葉實物進行擺拼,大家一起欣賞。

            二、討論,你們覺得它美在何處?若有不足你認為怎樣調整會更好嗎?

            三、利用收集的各種材料進行“拼擺”:如火柴、豆子…… 蘇少版美術教案——適合紋樣

            四、大家擺出了這么多漂亮的紋樣,紋樣的組織方式各種各樣,你們看它們是用了哪些方式?放射、直立,……大家真了不起,無意中竟擺出了這么多的方式。再看看它們的外框又是什么模樣?討論總結。

            五、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的適合紋樣的最重要的兩點要素:外框形狀和內部的構成。提出適合紋樣的概念。

            六、打開書看一看它們是繪制出來的適合紋樣,內部構成有自然形,幾何形,外部框架形。

            七、討論:說說你的感受。這些紋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被應用,除了書中展現的,你們平時還在哪兒見過。

            八、課后作業:繼續發現、收集、記錄平時生活中見到的適合紋樣的應用。

          美術教案 篇7

            一、全冊教材分析

            (一)主要內容及教材重點、難點:

            主要內容:

            本冊教材是以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為主線,以由淺入深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內容為副線,主、副線密切關聯,穿插并行。主要內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識、線條、節奏、工藝制作、玩具、實用設計、電腦美術、欣賞等。

            教材重點:

            在循序漸進的傳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始終貫穿審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學要求,兼顧學生個性的發展和知識技能的學習的兩方面的需要。

            教材難點:

            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設計內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強化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在繼承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美術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充分體會社會的進步與多元化的美術發展方向。

            (二)教學目標:從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談。

            知識和能力:

            通過觀賞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單的話語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啟發學生感受并表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從中體驗生活的樂趣;幫助學生認識和使用常用色和點、線、面;了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培養學生表達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知覺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和創造能力。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欣賞、繪畫、繪畫創作等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制作過程;以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在美術活動過程中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教學內容和活動方式要充分考慮開放性、立體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美術活動的過程中,通過參與美術實踐活動獲得身心愉悅和持久興趣;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學情分析

            通過三年級的學習,孩子們已經掌握了一些小學美術學習的基本方法,知道了課堂授課的基本程序。對于油畫棒、水彩筆等繪畫工具可以做到熟練運用,對于剪刀、繩子等手工工具也有一定的認識。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都有了一定的的提高,在接下來的四年級美術課堂上,應該繼續堅持繪畫和動手的結合教學,使得孩子在意識和動手方面繼續提高。

            三、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貫徹新課程理念的具體措施

            根據本班學生實際與個人的目標,抓住新課程理念的一個點談本學期的具體措施(合作的學習方式、學科實踐活動、創造性的培養、電教輔助教學、評價的改革、減負手段等)

            合作的學習方式:

            提倡探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自主性學習,提高學生做小老師的興趣及自學水平,也有利于優良班風的形成、發展;學生仍然按照上學期分好的小組進行合作學習,鼓勵合作與探究,合作作業以組為單位進行評價。欣賞課前以小組為單位搜集資料,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前期準備,如:上網查閱有關資料,采訪有經驗的家長等。橡皮泥雕課以小組為單位準備材料,進行合作練習。而造型表現課、游戲式活動方式的課業一定要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研究性學習,通過集體活動獲得豐富的知識與情感體驗。

            培養形象思維能力,提高用美術表達自己感受的能力和切近自己生活的設計、制作能力。

            采取巧妙的設計提問、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等多種方法訓練學生的思維的靈活性、變通性和發散性,最大限度的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并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如:將自己通過《變廢為寶》一課學到的設計知識運用到為自己家的容器“穿上花衣裳”的實踐過程中,使學生具有將創新觀念轉化為具體的成果的能力。

            轉變學習方式,把學習過程變成人的主體性、創造性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并在這一過程中把發現、探究、研討等認識活動突顯出來,從而使每一個學生真正成為美術學習的主體,讓學生自己在探究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進而發展綜合實踐能力。

            以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在美術活動過程中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教學內容和活動方式要充分考慮開放性、立體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四、全冊教學進度

            周次 內容

            第一周《色彩的冷與暖》

            第二周《畫家的調色板》

            第三周《蔬果的剖面》

            第四周《生活中的線條》

            第五周《節奏的美感》

            第六周《最受尊敬的人》

            第七周《今天我值日》

            第八周《趣味游樂園》

            第九周《彩墨世界》

            第十周《我是汽車設計師》

            第十一周《擬人的形象》

            第十二周《精美的郵票》

            第十三周《規劃每一天》

            第十四周《給您提個醒》

            第十五周《有創意的書》

            第十六周《傳編的樂趣》

            第十七周《會“走”的玩具》

            第十八周《電腦美術》

            第十九周《漫畫欣賞》

            第二十周 水平測試

            第1課 色彩的冷與暖

            教材分析:

            色彩的冷暖會讓人產生冷暖的聯想。本課以直觀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色彩的冷暖帶給人的不同感受,體會色彩的情緒。并激發學生在色彩創作中有意識的運用冷色和暖色創造不同的畫面效果。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的教案02-28

          經典美術教案02-22

          美術教案10-27

          美術的節奏小學美術教案07-10

          小學美術《電腦美術》的教案06-13

          小學美術教案《民間美術》03-25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09-05

          美術教案-小手帕 小學美術教案06-13

          實用大班美術教案大班美術簡單教案10-09

          實用的美術教案 關于美術的教案詳案10-2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一级在线观看视频 | 尤物在线永久免费观看视频 | 亚洲激情小说在线 | 综合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高清一级欧美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