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班美術教案《大恐龍》(精選7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美術教案《大恐龍》,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美術教案《大恐龍》 1
【活動目標】
1、欣賞有關恐龍圖片,了解恐龍不同的外形特征。
2、在認識和了解恐龍的基礎上,抓住不同恐龍的個性化特征進行表現。
3、大膽表現自己想象中的恐龍。
【活動準備】
1、幼兒對恐龍有初步的認識。
2、各種恐龍圖片,如霸王龍、蛇頸龍、翼龍、劍龍等。
3、勾線筆,畫紙,油畫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認識恐龍。
教師:你們知道這些是什么恐龍嗎?(霸王龍、蛇頸龍、翼龍、劍龍等)
2、觀察圖片,了解恐龍不同的外形特征。
(1) 引導幼兒觀察霸王龍的特征。
教師:這是什么恐龍?(霸王龍)霸王龍最明顯的特征是什么?(滿嘴都是尖利的牙齒,可以撕咬任何食物)它的頭部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它的`身體是什么樣子的?可以用什么線條來畫呢?
(2) 引導幼兒觀察劍龍的特征。
教師:這又是什么恐龍?(劍龍)在它的外形上有個最明顯的特征是什么你們知道嗎?(身上長著劍一樣的骨質板,從頭到尾都是)這些“劍”是什么樣子的?它的身體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呢?
(3) 引導幼兒觀察另外幾種恐龍,把握恐龍的外形特征。
教師小結:恐龍一般身體大,尾巴粗而長,后腿粗壯,從頭至尾線條像山坡一樣,它們都有鋒利的牙齒,有甲、劍等生長物。
3、教師提出要求,幼兒大膽作畫。
(1) 教師:今天我們要用線描裝飾的方法來畫恐龍,可以先在紙上將恐龍輪廓畫出來,再用不同的線條和花紋進行裝飾。
(2) 教師:恐龍畫好后,還可添畫上蕨類植物,來豐富畫面。
4、展示幼兒作品。
中班美術教案《大恐龍》 2
一、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了解恐龍的形體特征,感受作品所表現的情感。
2、引導幼兒運用自己的經驗大膽想像,培養創造性思維。
3、學習詞組:啪噠啪噠、吱咕吱咕。
二、活動準備
1、課前組織幼兒觀看《恐龍世界》卡通片及有關恐龍的錄像,了解各種恐龍的形態、特征。
2、電腦、vcd機(幻燈機也可),自制軟件:童話《城里來了大恐龍》。
3、恐龍掛圖。
4、字卡:啪嗒啪嗒、吱咕吱咕。
三、活動過程
(一)感知理解童話。
1、出示恐龍掛圖,引起幼兒興趣。
2、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采用提問方式,幫助幼兒理解童話中的情節線索和人物形象特征。
①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②恐龍來到了什么地方?它覺得怎么樣?
③恐龍所到之處都發生了一些什么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④恐龍為什么會給城里人帶來那么多麻煩?它愿意嗎?
⑤當恐龍變成了立交橋時,它心里是怎樣想的?
(二)進一步理解童話,學習詞組。
教師邊操作電腦邊講述故事,提問:
1、大恐龍走在路上發出怎樣的聲音?鐵路又發出怎樣的聲音?(學習詞組:啪噠啪噠、吱咕吱咕)
2、你喜歡恐龍嗎?如果有一天恐龍也來到了我們這個城市,你會怎樣對待它?
教師可一邊提問一邊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和體驗回答問題,還可啟發幼兒用動作適當地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談話。
教師:如果你是一只恐龍,你想為人們做些什么事情?(鼓勵幼兒大膽想像,依照各種形體特征說出與眾不同的回答)
四、各領域滲透
科學:準備一些恐龍的圖片和模型,認識各種恐龍:梁龍、翼龍、霸王龍等等,進一步激發幼兒對遠古時代動物的興趣,討論恐龍在地球上滅絕的原因。
藝術:創作畫《恐龍世界》。
音樂:將《獅王進行曲》改編成《恐龍進行曲》,讓幼兒進行打擊樂表演。
五、生活中滲透環保教育,教育幼兒愛護動物,維護生態平衡。
六、環境中滲透墻飾:恐龍世界,并在里面增添“十萬個為什么”知識。
七、家庭中滲透
1、有條件的帶領幼兒參觀恐龍博物館,進一步了解恐龍的外形特征,讓幼兒親眼看看恐龍龐大的身體(骨架),感受作品中的情節描寫。
2、帶領幼兒參觀城市的立交橋,了解立交橋的作用,啟發幼兒將城市的立交橋與恐龍相聯系,談談它們之間相同的地方,理解作品中想像的合理性。
附童話
城里來了大恐龍
大恐龍來到城里,它覺得這個地方比它去過的'任何地方都熱鬧。
大恐龍,啪噠啪噠地走在馬路上,可是它的身體太大,把交通給堵塞了,汽車排起了長隊,響起了喇叭。
大恐龍,啪噠啪噠地走在鐵路上,它的身體太重,鐵軌被踩得吱咕吱咕直響,火車也被震得跳起了舞。
大恐龍,啪噠啪噠地走在小胡同的小路上,它聞到了別人家廚房里飄出的陣陣香味,忍不住把頭伸進窗戶,可是它的脖子太長,把人家的房頂都掀翻了。大恐龍心里真難過。城里的人感到,大恐龍給他們帶來了危險。
這時一個聰明的孩子說:“大恐龍走了許多路一定是餓了。”他帶著許多小朋友在馬路上撒青草。大恐龍沿著這條青草路邊吃邊走,吃飽了就站在十字路口打起了瞌睡。
汽車從大恐龍身上、身下開過,大恐龍變成了立交橋。它覺得身上癢癢的,睜開眼睛一看,想不到自己還有這么大的用處呢!大恐龍覺得自己應該為城里人多做點事,因為他是多么喜歡這個地方啊!
一輛輛大卡車、面包車、小汽車從大恐龍身下開過去,一輛輛自行車、摩托車、三輪車從大恐龍身上騎過去,一群群的大人、小孩從恐龍身上走過……城市的馬路變得暢通了,大家都說:“大恐龍立交橋真好!”
中班美術教案《大恐龍》 3
活動目標
運用團、搓、壓、捏等彩泥技法塑造恐龍身體結構。
嘗試通過組合不同幾何形狀表現恐龍特征(如三角棘、錐形尾刺)。
體驗立體創作的'樂趣,增強手部精細動作能力。
活動準備
各色超輕彩泥、安全兒童剪刀、塑料工具刀
恐龍骨骼結構圖片、霸王龍 / 劍龍 / 三角龍動態視頻
恐龍主題背景音樂、恐龍蛋造型紙盤
活動過程
1. 情境導入(10 分鐘)播放《恐龍探險隊》動畫片段,創設 “孵化恐龍蛋” 情境。教師手持彩泥示范 “恐龍蛋裂開” 過程,引導幼兒觀察恐龍身體的基本形狀(橢圓形身體、圓柱形四肢)。
2. 技法示范(15 分鐘)
頭部塑造:搓圓球后壓扁,用工具刀刻畫出鼻孔與牙齒
尾巴制作:將彩泥搓長條后彎曲,粘貼尖刺狀小泥球
裝飾環節:鼓勵用亮片、紐扣制作恐龍花紋
3. 創作實踐(25 分鐘)幼兒自主選擇恐龍種類,教師巡回指導:
對能力弱的幼兒提供 “恐龍身體模板” 輔助塑形
引導能力強的幼兒嘗試拼接多節尾巴、設計獨特角冠
4. 作品展示(10 分鐘)布置 “恐龍樂園” 場景,幼兒將作品安置在紙盤 “蛋殼” 上。開展 “恐龍游行” 游戲,用手電筒模擬陽光照射,觀察彩泥恐龍的光影變化。
活動延伸
將作品投放在美工區,結合樂高積木搭建恐龍棲息地。
注意事項
提醒幼兒勿將彩泥放入口鼻,工具使用后及時收納。
中班美術教案《大恐龍》 4
活動目標
學習運用撕、剪、貼技巧組合不同材質表現恐龍外形。
嘗試用對比色搭配設計恐龍皮膚花紋。
培養環保意識,感知廢舊材料的藝術價值。
活動準備
彩色卡紙、皺紋紙、報紙、亮片、毛根
恐龍外形輪廓模板、固體膠、安全兒童剪刀
非洲草原風格背景音樂、恐龍花紋參考圖鑒
活動過程
1. 材料探秘(10 分鐘)展示廢舊材料籃,引導幼兒觸摸感知不同材質特性:
皺紋紙:柔軟可卷曲,適合表現鱗片
報紙:易撕出不規則紋理,模擬粗糙皮膚
2. 拼貼示范(15 分鐘)教師以三角龍為例:
用綠色卡紙剪出大三角作頭盾
撕碎橙色皺紋紙粘貼成腹部花紋
毛根彎曲制作犄角
3. 創意創作(25 分鐘)幼兒自選材料組合:
鼓勵用漸變色彩(如紅→橙→黃)裝飾霸王龍
指導用報紙撕貼表現劍龍的板甲質感
4. 畫廊分享(10 分鐘)創設 “恐龍時裝秀” 情境,幼兒手持作品模仿恐龍步伐走秀。教師用提問引導互評:“你覺得哪只恐龍的.花紋最特別?為什么?”
活動延伸
開展 “尋找生活中的恐龍元素” 任務,拍攝樹葉、石頭等自然物與恐龍拼貼作品的創意合影。
中班美術教案《大恐龍》 5
活動目標
初步體驗毛筆中鋒、側鋒運筆,表現恐龍形態。
感受墨色濃淡變化,嘗試用留白技巧表現空間感。
萌發對中國傳統水墨畫的`興趣。
活動準備
中號羊毫毛筆、墨汁、宣紙、調色盤
恐龍動態簡筆畫 PPT、古箏背景音樂
吸水布、圍裙、恐龍腳印地貼
活動過程
1. 墨趣體驗(10 分鐘)引導幼兒用毛筆蘸墨在廢紙上嘗試:
輕按筆尖畫小圓(表現恐龍蛋)
側鋒橫掃畫長線(模擬尾巴)
2. 技法引導(15 分鐘)教師示范恐龍創作步驟:
淡墨勾出橢圓形身體
濃墨點畫眼睛與鱗片
枯筆皴擦表現粗糙皮膚
3. 自由創作(25 分鐘)提供 “恐龍蛋” 宣紙(已印淺色蛋形輪廓),鼓勵幼兒想象破殼后的恐龍姿態。教師用語言提示:“試試把毛筆站得直直的,畫出高高的恐龍脖子!”
4. 作品賞析(10 分鐘)將畫作布置成 “水墨恐龍谷”,幼兒用 “小導游” 身份介紹:“我的霸王龍正在用干墨牙齒咬樹枝!”
活動延伸
在美工區投放水寫布,延續水墨練習。
中班美術教案《大恐龍》 6
活動目標
探索利用光影投射進行拓印創作。
學習用重疊、遮擋表現恐龍群場景。
發展空間方位感知能力。
活動準備
恐龍紙板模型、手電筒、白色卡紙
水彩筆、油畫棒、恐龍化石圖片
暗房效果教室布置、叢林音效
活動過程
1. 光影游戲(10 分鐘)關閉教室燈光,幼兒用手電筒照射恐龍模型:
觀察影子大小與距離的關系
嘗試用手形模擬恐龍爪影
2. 拓印示范(15 分鐘)教師演示:
將卡紙覆蓋在影子上
沿輪廓用油畫棒刮擦拓印
添畫細節(如爪痕、草叢)
3. 創作實踐(25 分鐘)幼兒分組合作,設計 “恐龍遷徙路線圖”:
用不同顏色拓印區分食草 / 食肉恐龍
用短線表現地面震動痕跡
4. 故事講述(10 分鐘)開展 “恐龍考古學家” 角色扮演,幼兒結合拓印作品創編冒險故事。
活動延伸
戶外游戲時用粉筆畫出巨型恐龍足跡,開展追蹤游戲。
中班美術教案《大恐龍》 7
活動目標
綜合運用紙盒、吸管、扭扭棒等材料建構恐龍模型。
嘗試設計恐龍生存環境(如火山、湖泊、森林)。
培養合作意識與問題解決能力。
活動準備
廢舊紙箱、紙筒、吸管、毛根、黏土
熱熔膠槍(教師使用)、兒童白乳膠
恐龍生態紀錄片片段、建構技巧視頻
活動過程
1. 結構分析(10 分鐘)播放紀錄片,引導觀察恐龍骨骼支撐結構:
霸王龍:粗壯紙盒作身體,吸管拼接四肢
腕龍:長紙筒疊加表現脖子
2. 分組建構(30 分鐘)幼兒分 “恐龍組” 與 “環境組” 協作:
恐龍組:用黏土包裹紙盒塑造肌肉線條
環境組:用皺紋紙制作瀑布,瓶蓋拼貼火山
3. 成果展示(20 分鐘)搭建 “恐龍世界博覽會”,幼兒佩戴自制恐龍頭飾講解作品:“我們的三角龍在彩虹橋下喝水!”
活動延伸
將作品保留在建構區,開展 “恐龍保衛戰” 角色扮演游戲。
安全提示
教師提前檢查材料尖銳邊角,熱熔膠使用時注意幼兒站位。
【中班美術教案《大恐龍》】相關文章:
大班美術教案大恐龍10-20
《大螃蟹》的中班美術教案07-26
《大螃蟹》的中班美術教案07-26
《大螃蟹》的中班美術教案07-26
《大螃蟹》的中班美術教案07-26
《大螃蟹》的中班美術教案07-26
《大螃蟹》的中班美術教案07-26
《大螃蟹》的中班美術教案07-26
《大螃蟹》的中班美術教案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