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導樟柯的雜文隨筆

          時間:2021-07-01 11:53:29 隨筆 我要投稿

          賈導樟柯的雜文隨筆

            大多數人應該都癡迷好萊塢大片的速度與激情吧,我卻偏愛國產電影,尤其對于賈樟柯導演情有獨鐘。第一次接觸賈導的電影,是在老師的影評課上,帶我們分析《三峽好人》——紀實的風格,沉浸式的鏡頭,樸素的色彩,非職業的演員,嘈雜的同期聲,用平淡的筆觸講述了三峽移民前后的四段故事。“煙酒茶糖”人生百味,浸潤期間,莫不感動。

          賈導樟柯的雜文隨筆

            第一次寫《三峽好人》影評,分析色彩,我非美術出身,對此缺乏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但影片真實的色彩像天賜的禮物,在影片氣氛的營造和情緒的累積上起到功效,后來才知道賈導學過油畫,《天注定》的片頭就是他親自動筆所作。這就能夠理解他在布景和經營畫面上講究的根源,雖不及王家衛電影的華麗精美,但透過工整的畫面,傳達出恰當的情緒與氛圍——所謂的“電影感”大抵如此。

            賈導23歲考進北京電影學院,組建“青年電影實驗小組”,開始拍電影,不過剛開始他是國際獲獎,國內被禁,他活躍在世界大大小小的電影節,卻沉睡在國內冰冷的桎梏里。他對鄉愁和孤獨的理解頗深,從《小武》到《山河故人》,兜兜轉轉,一直把視線聚焦在家鄉山西汾陽;他始終堅持將目光停留在社會變遷下的小人物身上,在冰冷的社會現實中保持溫暖的.基調。

            《小武》的橫空出世使他受到美國導演馬丁·斯科塞斯的激賞,同時日本的電影大師北野武也力挺這位電影奇才,從此,不到30歲的賈導踏上了異于常人的電影之路。賈導是典型的“產量少,質量好”的導演,《小武》中迷離的殘酷青春,《天注定》中暴力的社會現實,《三峽好人》中的傳統與變遷,《山河故人》中,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三段敘事,皆是體現了賈導對“情義”的理解、世事的洞察。

            他導演的功力,一方面來自于對畫面的敏感,另一方面來自于他對文字的敏銳。最近就在讀賈導的電影手記《賈想》(分為兩部,第一部是1996—2008的文集,第二部是2008—2016年間的文章、訪談與對話合集),受益匪淺。真正明白一位電影大師最重要的不是電影技法,而是思想境界。其中賈導寫過一篇文章《侯導,孝賢》致敬自己的精神導師侯孝賢。作為一位18歲的少年,我也想借用自己笨拙的筆觸表達一下對于賈樟柯導演的敬意。

            畢竟,他將自己獻給了電影。

          【賈導樟柯的雜文隨筆】相關文章:

          賈樟柯北大的演講稿03-24

          賈家的丫頭雜文隨筆12-01

          《丹柯》導學案12-23

          《丹柯》優秀導學案12-23

          讓的雜文隨筆12-15

          雜文隨筆06-10

          讓的雜文隨筆10-21

          隨筆真的是隨筆的雜文12-01

          羈旅隨筆雜文隨筆12-2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真实片中文字幕 | 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99 | 亚汌国产精品久久久秋霞 | 中国国产精品视频 | 亚洲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