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名言190句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并使用名言吧,熟記名言有助我們增加知識儲備,打造語言亮點。你知道都有哪些類型的名言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傳統名言190句,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傳統是巨大的阻力,是歷史的惰力。但是,它是消極的,因此一定要被摧毀。——恩格斯
2、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3、改身之過,遷(發揚)身之善,謂之“修身”。——顏元《顏習齋先生言行錄》
4、古老的種子,沱生命的胚芽蘊藏于內部,只是需要在新時代的土壤里播種。——泰戈爾
5、假如傳統或“世代相傳”的意義僅是盲目地或一絲不茍地因循前人的風格,那么傳統就一無可齲——艾略特
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7、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8、敬教勸學,建國之大本;興賢育才,為政之先務。——《朱舜水集·勸興》。
9、君子之學也,說義必稱師以論道,聽從必盡力以光明。——《呂氏春秋》卷四《尊師》。
10、老人不講古,后生會失譜。——佚名
11、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12、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寫懷》
13、貧而無謅,富而無驕。——子貢
14、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禮。——孟子
15、謙遜是美德的色彩。——提奧格尼斯
16、秦惡聞其過而亡,漢好謀能聽而興。——薛瑄《讀書錄》卷十
17、讓一得百,爭十失九。——馬克
18、人不可以不就師矣。——王符《潛夫論·贊學》
19、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勸學》
20、最革命者,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最古老的傳統的人。——羅曼·羅蘭
21、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玻——《增廣賢文》
22、這種落于俗套的高貴和風雅是再平庸低劣不過的。——雨果
2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24、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一》
25、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白居易《與元九書》
26、學至乎沒而后止。——《荀子·勸學》:學習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
27、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唐甄《潛書·講學》
28、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進學解》:德行由于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隨聲附和而毀掉。
29、圣人無常師。——韓愈《師說》
30、無論哪里,原則的基礎就是傳統。——美國
31、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陸九淵《與傅全美》
32、師者,人之模范也。——楊雄《法言·學行》。
33、師道立則善人多。——《海瑞集·贈陳元山任古田司訓序》。
34、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雜詩八首》之一
3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36、沙漠之所以美麗,是因為在不遠處有一片綠洲。
3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38、立志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
39、要向大的目標走去,就得從小的目標開始。
40、信心源于實力,實力源于不斷的努力。
41、理想是美好的,但沒有意志,理想不過是瞬間即逝的彩虹。
42、哥倫布發現了一個世界,卻沒有用海圖,他用的是在天空中釋疑解惑的“信心”。
4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4、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45、愚蠢的人總是為昨天悔恨,為明天祈禱,可惜的是少了今天的努力。
46、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奪也。
47、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48、無志愁壓頭,有志能搬山。
49、志不強者智不達。
50、沒有比時間更容易浪費的,同時沒有比時間更珍貴的了,因為沒有時間我們幾乎無法做任何事。
51、要善于套用別人的成功模式,別人的成功模式可成為一種指引,讓你有方向可循。
52、今朝勤學苦,明朝躍龍門。
53、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5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
55、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
56、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57、壯志與熱情是偉業的輔翼。
5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59、有夢就去追,沒有夢想的人,靈魂是空虛的。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選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決不回頭。
61、成功不是將來才有的,而是從決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續累積而成。
62、學然后知不足。(禮記)
63、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宋"羅大京)
64、欲望以提升熱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65、人生偉業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66、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
67、含淚播種的人一定能含笑收獲。
68、追蹤著鹿的獵人是看不見山的。
69、有在事業上的精力,就該在多字上加一;用在吃穿上的精力,應該在少字上減一。
70、只要站起來的次數比倒下去的次數多,那就是成功。
71、擁有夢想只是一種智力,實現夢想才是一種能力。
72、學在苦中求,藝在勤中練。不怕學問淺,就怕志氣短。
73、山不厭高,水不厭深。(曹操)
74、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
75、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76、有志登山頂,無志站山腳。
77、志之所趨,無遠勿屆,窮山復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御也。
78、恐懼自己受苦的人,已經因為自己的恐懼在受苦。
79、沒有志向的青年,就像斷線的風箏,只會在空中東搖西晃,最后必然喪失前程。
80、力量并非是體力的代名詞,真正的力量是堅韌不拔的鋼鐵意志產生的。
81、不恤年之將衰,而憂志之有倦。
82、眉毛上的汗水和眉毛下的淚水,你必須選擇一樣!
83、一個人如果胸無大志,既使再有壯麗的舉動也稱不上是偉人。
84、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荀子)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
85、青年應立志做大事,不可立志做大官。
86、卓越的人一大優點是: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里百折不撓。
87、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堅韌不拔之志。
88、好的木材并不在順境中生長,風越強,樹越壯。
89、生也有涯,知(智)也無涯。(莊子)
90、善用內在潛能,你就是走運的人。
91、有志始知蓬萊近,無為總覺咫尺遠。
92、當今之世,舍我其誰!
93、唯有人,能憑著意志的力量與天地爭輝。
94、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
95、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
96、不要滿足于眼前的小成就。問問自己:我這輩子就這樣了嗎?
97、學無止境。(荀子)
98、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計,無志者只感千難萬難。
99、每一發奮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賞賜。
100、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周易》)
101、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宋玉)
102、有志的人戰天斗地,無志的人怨天恨地。
103、跟別人比,會使得自己永遠都不快樂。跟自己比,看到自己每天都在進步,你會很快樂。
104、圣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105、誰不向前看,誰就會面臨許多困難。
106、木秀于林,風必摧之。(舊唐書)
107、兒童有無抱負,這無關緊要,可成年人則不可胸無大志。
108、一個不想蹚過小河的人,自然不想遠涉重洋。 針越用越明,腦越用越靈。
109、遇到困難時不要抱怨,既然改變不了過去,那么就努力改變未來。
110、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發憤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11、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112、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管于》)
113、勤奮可以彌補聰明的不足,但聰明無法彌補懶惰的缺陷。
114、貧不足羞,可羞是貧而無志;賤不足惡,可惡是賤而無能。
115、再長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
116、不舉步,越不過柵欄;不邁腿,登不上高山。
117、在年輕人的頸項上,沒有什么東西能比事業心這顆燦爛的寶珠更迷人的了。
118、世界上沒有不成功的人,只有不努力的人。
119、不要志氣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為聰明。
120、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彭端叔)
12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122、志高山峰矮,路從腳下伸。
123、別讓過去的失敗捆住你的手腳,否則永遠難成大事。
124、不比智力,比努力;不比起步,比進步。
125、把意念沉潛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氣奮發得起,何事不可做。
126、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禮記》)
127、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128、義,志以天下為芬。——《墨子·經說上》
129、義以生利,利以豐民。——《國語·晉語》
130、寬則得眾。——《論語·陽貨》
131、修辭立其誠。——《周易·乾·文言》
132、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增廣賢文》
133、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
134、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
135、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象》
136、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
137、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陸九淵《與傅全美》
138、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孫丑上》
139、先義而后利者榮,先利而后義者辱。——《荀子·榮辱》
140、孝在于質實,不在于飾貌。——桓寬《鹽鐵論·孝養》
141、兄弟敦和睦,朋友篤誠信。——陳子昂《座右銘》
142、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白居易《與元九書》
143、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144、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張載《正蒙·中正》
145、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管子·牧民》
14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147、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己之短。——《呂氏春秋-用眾》
148、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149、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孟子·告子下》
150、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第三十三章
151、失信不立。——《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152、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153、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yì)》
154、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尚書·伊訓》
155、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
156、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榮辱》
157、源潔則流清,行端則影直。——王勃《上劉右相書》
158、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
159、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160、志不強者智不達。——《墨子·修身》
161、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離婁上》
162、人必先自愛也,然后人愛諸;人必先自敬也,然后人敬諸。——揚雄《法言-君子》
16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
164、輕諾必寡信。——《老子》
165、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
166、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16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秦伯》
168、事父母,能竭其力。——《論語·學而》
169、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170、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轉》
17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17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
173、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
174、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175、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176、仁者無敵。——《孟子·梁惠王上》
177、人告之以有過,則喜。——《孟子-公孫丑上》
178、人之有德與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戰國策-魏策》
179、仁者壽。——《論語·雍也》
180、樂人之樂,人亦樂其樂;憂人之憂,人亦憂其憂。——白居易
181、義者,心之養也;利者,體之養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養重于義》
182、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義法》
183、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一》
184、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舊唐書·魏征列傳》
18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莊子·山木》
18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187、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孟子·梁惠王下》
188、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孝經·天子章》
189、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孟子·離婁下》
190、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
【傳統名言】相關文章:
關于傳統的名言10-01
關于傳統的名言07-27
關于傳統的名言11-21
關于傳統與創新的名言01-03
傳統家教名言12-27
傳統與創新名言12-27
有關立志的傳統經典名言12-27
中華傳統道德名言10-10
中華傳統美德名言04-01
關于傳統和創新的名言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