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報 2003-01-20
本報訊在今年的省十屆人大一次會議上,重新整合珠三角、區域協調發展、工業化、農業產業化成為代表們熱論的話題。另外一個字眼“一費制”,也在議論中越來越熱。
檢索今年人大代表的議案和建議,你會發現“一費制”三個字頻頻出現。如:汕頭團謝鏗等8位代表的建議《支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進一步完善我省中小學收費“一費制”》,江門團俞雪花等5位代表的《關于完善“一費制”的建議》,陽江團黃齊基等12位代表的《關于修改和完善我處中小學“一費制”的意見和建議》,陽江團姚錫萍等10位代表的《關于完善廣東省中小學實行“一費制”管理問題的建議》,佛山團徐福源等11名代表的《修改、完善中小學“一費制”》的議案。
調查顯示一費制受到群眾普遍歡迎。但代表們也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如由于對書雜費最高限價定位偏低,教材基本是按黑白版定價,不少城鎮學生不得不重新捧起黑白版課本。如何完善一費制,成為代表們關注的話題。
夸效果
收費標準比以前下調20%
負擔輕群眾齊稱好
為了解“一費制”政策的落實情況及其產生的影響,汕頭大學的謝鏗等代表認真聽取了物價部門、教育行政部門、學校負責人、教師和部分學生家長的意見,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謝鏗代表及其他團的代表對“一費制”的積極意義進行了充分的肯定。
規范了教育收費
一費制使教育收費有法可依。教育收費涉及千家萬戶,教育亂收費現象在全國各地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實行“一費制”收費政策,是我省整頓市場經濟秩序、治理中小學校亂收費的一項重要舉措,“一費制”較好地體現了依法治教的原則,為我省基礎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減輕了群眾負擔
“一費制”對收費標準作了最高限價,其標準比原有收費標準下調了約20%,小學一年每生少交30元;初中每生少交60元;高中生一年少交80元。“一費制”砍掉了原該由政府負擔卻分攤到學生家長身上的一些不合理收費,幫助人民群眾減輕負擔,群眾普遍歡迎。
保證了專款專用
“一費制”明確規定所收取的“書雜費”和“學雜費”專款專用,不得用于教師工資、福利、基建開支以及上繳各級行政部門;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不得以任何理由統籌、截留和挪用中小學的教育收費。
“一費制”改變了原來按應收費(雜費、住宿費)和代收費(課本費、練習本費)兩部分進行收費的制度,將小學、初中原有“按實結算,多退少補”原則以代收代支形式收取的雜費、課本費合成“書雜費”,將高中的學費、雜費、課本教材費合成“學雜費”,并按統一標準收費。
以汕頭為例,汕頭市共859000名中小學生,一年少交費近4200萬元。江門市每年中小學收費也減少了720278萬元。
指問題
經費短缺使一些學校削減教學設施
錢不夠教學受影響
在看到“一費制”的積極作用的同時,代表們也看到這項政策還存在著諸多亟待完善之處。作為人民群眾的代言人,他們有責任為這項制度挑刺,從而使其能夠更切合實際,得以順暢施行。
書費差額無錢可補
“一費制”于去年九月開始實施,而各地中小學校按慣例早于去年四月份就以往年的教材訂購標準與新華書店簽訂了相關合同。“一費制”對書雜費和學雜費作了最高限價,比原定標準降低約20%(東莞降幅達34%),因此使學校在支付原訂購的教材(原定彩印版,省定黑白版)上出現資金缺口,收上來的書雜費不夠支付已經向新華書店訂購的教材費。學校無錢可貼,書店不愿虧本,學生不能沒書,一時局勢空前緊張。
此外,學校的公用經費也被擠占,使得部分中小學辦公經費更為緊張,嚴重影響學校的正常運轉。而且由于對書雜費最高限價定位偏低,教材基本是按黑白版定價,使不少城鎮學生不得不重新捧起黑白版課本,大大減弱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例如:陽東縣小學一至六年級的課本資料費合計分別是:8205元、6985元、10355元、10129元、10668元和10368元;初中一至三年級課本資料費分別是17645元、17926元、19093元。根據“一費制”標準,小學生每學期每人約50元,初中生每學期每人約90元。對比去年秋季所訂購課本資料的實際開支,陽東縣小學每生平均開支9451元,平均超支451元;初中每生平均開支18223元,平均超支223元。據統計,陽東縣中小學去年秋季所訂的課本資料費共超支510萬元。
教學設施無奈削減
珠江三角洲地區政府對教育的投入非常大,學校設施特別是電教設備的完善,使學校的用電及設備維護支出日增,按現行收費標準根本不足以應付有關支出(按使用者自付原則,向學生收費在情理之中)。有些學校為適應教學實際需要,只好挪用雜費填補教材費用的缺口,書費不夠雜費補,雜費不夠學校只好暫停其他必需的活動開支,如停止添置必需的教學設備,停用多媒體設施等,有的學校甚至取消了應當進行的考試。這些做法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教學質量。
省政府規定對農村人均年收入低于1500元的困難家庭子女免收書雜費,過去補助差額部分由其他學生收費平衡,但現在這些全由學校負擔,對于貧困地區的學校影響很大。
一些項目負擔反增
按現行規定,中小學生開展素質教育活動、進行社會實踐不準收費,由于缺乏經費,嚴重影響了素質教育活動的正常開展。而一些私人培訓機構以比學校更高的收費開展相應的業務,也加重了家長的負擔。另外,由于學生放學后無法再在學校托管,也加重了家長負擔。
佛山實例:取消了小學留校管理費后,一些雙職工家長下班時間在17時30分,子女由于放學后不能繼續留在學校由老師照管,不得不到社會上的“補習中心”、“托管中心”去,原來“留校管理費”(小學)每月只需10-20元,現在家長卻要每月花100-150元用于放學后孩子的看管。
教學好壞獎懲難分
“一費制”實施后,學校取消一切補貼和獎勵,造成干多干少一個樣,沒人愿當班主任。對在校挑大梁的骨干教師和經常請假的教師同等待遇,這有失公平,必定影響優秀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甚至造成人才外流,不利學校教學工作。表現最突出的是大班額問題,教師超工作量工作沒能得到相應補貼,影響教師的積極性。
提建議
收費能否不搞一刀切?
建議各地通過聽證會形式,在統一原則上自定收費標準
代表們認為,我省現行的“一費制”收費政策,只控制了“收”,而規范不了“管”,也忽視了學校的“用”。為保證學校工作的正常運轉,財政部門應在每學期收到財政專戶銀行進賬單后10個工作日內,按繳款額返撥給學校”。但事實上,在不少地區,政府部門以統籌的方式截留中小學收費的現象依然存在。對此,省政府要采取強有力措施,有效監督地方政府對“一費制”的“不截留、不挪用”不折不扣地執行,同時,還要督促地方政府加大對教育的投入。
代表們說,我省各地區具體實際情況有相當大的差異,收費不能“一刀切”。可根據各地辦學條件的不同制定。教育主管部門要全面了解“一費制”對經濟欠發達地區義務教育的影響,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一費制”對教育的負面影響。
關于一費制新政策應設過渡期
今后凡是牽涉面廣、影響范圍大的政策,有關部門事先一定要作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必須經過有關專家的充分論證。
“一費制”應有視為重大事項決策報請人大審議通過并形成法規的程序。新政策實施初始盡可能給予相應過渡期。我省“一費制”實施后出現的新問題,不能不說與政策出臺倉促、缺乏完備的程序有很大的關系。希望我省在今后組織檢查落實“一費制”情況時,完善相關的措施,使之既合乎法治理念、又能夠真正造福于民,以推進基礎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關于地區差異收費不能搞一刀切
現代教育具有許多配套教學設施、教學資料和相關到逃具有許多配套教學設施、教學資料和相關的活動,都需要相應的經費支撐,單舉生物課為例,過去一學期只?個實驗,現在有13個實驗;城市學校多開設了電腦室、語音室,電費、維修處處要錢,按現行的收費標準根本無法支付這些費用。現行的收費標準,對珠三角一帶以及地級市來說明顯偏低的。希望我省在完善“一費制”收費政策時,結合我省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實際和學校運作的需要,不搞一刀切,由省里定原則定項目,各地通過聽證會形式,自定合理的收費標準。
關于課本收費按實收取多退少補
省政府組織人員深入調查,按教學大綱的需要,認真測算學生訂購的課本和必須配購的輔導資料的實際成本,調高書雜費標準,按實際收取課本資料費,以減輕學校負擔。為了糾正學校的辦公費被學生課本資料費擠占的現象,以保證學校公用費用能正常用于教學,現提出兩個方案:
方案一:各年級的課本資料費應按實收取,多退少補,由學生本人負擔。
方案二:實行中小學“一費制”,應按小學、初中和高中三個層次的課本資料費實際開支的平均值,提高原收費標準。
關于教師獎勵另撥資金設獎項
撥一定資金設立“考勤考績”獎、“獎教獎學”獎,對成績顯著的教師和學生進行獎勵,以調動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
一些非硬性規定的收費可經學校家長委員會討論決定,由家長委員會對學校進行監督(例如小學“留校管理費”之類)。
[廣東部分城鎮學生重捧黑白課本]相關文章:
1.課本窮人的課件
2.高中課本英語課件
3.國學課本讀后感
4.社戲課本閱讀答案
5.顛倒黑白造句
6.小狗黑白卡通圖片
7.國學課本的讀后感
8.課本劇教學計劃
9.木蘭詩的課本劇
10.我愛語文課本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