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濟
一、語言知識考題
1、語音題
注意常見多音字,形似字的讀音。側重兩個方面:一是容易讀錯的字,包括形近而音不同的字和聲旁已不代表讀音的字,如“狙擊”中的“狙”,不能讀聲旁,而應讀“jū”;二是多音多義字,音隨義移,如“氣喘吁吁”的“吁”讀“xū”,“呼吁”中的“吁”讀“yù”
2、字形題
重點在于辨別容易混淆的同音字和形近字。如果懷疑某個是別字,可以寫出幾個同音字來比較,可以寫出幾個形似字來比較。通過分析形聲字的形旁來推導這個字的含意,再放到這個詞語中去判定是否相符。對于獨體字或形聲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聲字可以通過分析詞語的語法結構來確定它是不是別字,還可以通過對整個詞語的理解,來尋找不合語境的別字。
3、實詞理解題
對詞義的理解,有相同語素又有不相同語素的詞語,重點是分析理解不相同語素,可以通過組詞來理解,也可以找出反義詞來理解,還可以分析形聲字的形旁來理解。語素都不相同的詞語,重點從用法方面考慮。對詞語的運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應的信息,重點是使用場合上的搭配。注意采用排除的方法,將最容易辨析的詞語先排除,逐漸減少選項。
4、虛詞辨析題
虛詞它在語句中起著調節各種語言關系的作用,在口語尤其在書面語中使用頻繁。在高考中作虛詞題目,主要是憑語感,可以造一些結構相似的句子來分析它的正誤,其次是理性分析。分析應考慮這樣幾點:一是虛詞詞典含義的分析,先分開解釋,后組合理解;二是找出配套的關聯詞語,前后聯系來確定虛詞的含義;三是在單句中的虛詞,要分析前后詞語的聯系和所作的句子成分;四是在復句中的虛詞,要注意前后虛詞的關聯,如果配套的關聯詞語在句中只出現一個,應該將它補全分析;五是要將關聯詞語與句子內容結合起來分析,在關系上保持一致。
5、成語運用題
高考成語命題時,往往從六個方面設置誤點。第一,曲解詞義,要注意不能望文生義;第二,誤用褒貶,要體會成語的感情色彩;第三,用錯對象,要注意成語使用范圍;第四,自相矛盾;第五,搭配不當;第六,用詞重復。
6、病句辨析題
病句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
做這類題目,考生要認真細致審讀每個選項,重點注意分析并列短語作句子成分與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將并列短語拆開逐一與其他成分搭配,驗證其當否。對于句式雜糅的句子,先憑語感判定其不協調,再分別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驗證其當否。對于語序不當的句子,先也要憑語感檢測,再將不協調的詞語或句子調換位置,看是否通暢自然。有多重否定或還有反問的句子,要將否定換成肯定來理解。對因不明詞義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語句,應盡力推敲出這個關鍵詞語的含義,推敲方法見詞語題。對邏輯概念方面的不協調,可以憑事理推斷。
7、語言連貫題
先從語句形式方面考慮,要求話題一致,陳述對象一致,敘述角度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與上下文思路保持連貫。還要注意語言音節上的和諧及押韻。再從語句內容方面考慮,在時間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順序。還要在上下語句中找到相對應的信息。語言風格要前后一致。
二、自然科學文的閱讀
注重整體閱讀,認真讀懂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并在頭腦中大體復述各段內容。標出文章中揭示主旨的句子。閱讀題目,找出選擇肢相對應的區域。文章內容與題目相互應證。 將題干中否定陳述轉換為肯定陳述。有“根據”“證據”“原因”等字樣的題干,選項與題干之間要能構成因果關系。將稱代內容替代稱代詞,使稱代詞與稱代內容保持一致。找出選項所關涉的內容區域,將選項與文章內容逐字逐詞逐句進行比較、對照。推導的選項要在原文中找到根據,要有前因后果。注意未然與已然、原因與結果、先與后、夸大與縮小、部分與全體的區別。
1、詞語理解題
辨明檢索區間,確定對應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要死摳字眼。對詞語的解說要抓住本質。將解釋的含意放在被解釋的詞語處,看上下文是否連貫、恰當。尋求稱代詞與稱代內容的聯系,將稱代的內容代入原文理解。聯系全文的傾向性,檢查該解釋是否與全文保持一致。
2、句子理解題
理清復雜句子的結構關系,適當作些句子成分的分析。其次要對修飾成分認真思考,這是選項比較的重點。找出文中相對應的闡釋,與選項逐字逐句對照、比較。分析原因和結果的關系。分辨先后順序。檢查該選項的解釋與全文或全段的傾向性是否一致。
3、信息篩選題
找出選項相對應的內容區域,依次篩選。原文內容與選項保持一致,選項與題干要能構成因果關系。略過無關緊要的信息,如舉例、描寫等,抓住本質特征。
4、要點歸納題
找出文章中相對應的語句,抓住文中議論抒情的句子。轉述內容要與原文內容逐一相對。概念不能隨意擴大或縮小,因果、前后關系不能顛倒。注意選肢之間的比較,如果選項中有內容矛盾的選項必有一錯。
5、推斷想象題
找出推斷的根據。注意敘述角度和表達方式的轉換。分辨可能與必然、必然與或然、未然與已然、全稱與特稱。推斷不夸大,不縮小,不無中生有。
三、古詩文閱讀
(一)文言文閱讀
對文段用心地默讀三遍。注意文段后的注釋,很多時候有提示作用。對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盡可能地排除。對理解文段起關鍵作用的詞句要聯系上下文進行推導。認真閱讀最后一道有關內容分析的題目,把握文段主旨。
1、文言實詞題
分析字形,辨明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后詞。用成語比較推導詞義。聯系上下文,前后照應,保持一致。
2、古今異義題
古代多單音節詞,所以看到類似于現代漢語雙音節的詞,古義盡可能分開理解。要具體、形象。分開解釋的含義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與上下文保持一致。四個選項比較、權衡,增強準確性。
3、文言虛詞題
翻譯這個文言虛詞成現代漢語進行比較,看是否翻譯成同一個詞。先理解翻譯所學課文中的虛詞,再比較文段中的虛詞。聯系文句的整體意義和上下文的意義,注意辨明上下文的關系。借助語句的結構,看兩句中該虛詞詞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
4、信息篩選題
看清題目要求,一字一詞地琢磨。選出一兩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選項。照應上下文,一般作者評論性的話不能作為選項,別人贊譽的話可考慮。
5、內容歸納題
找出文段中與選項解釋相對應的語句,一一對應。中心、主旨重點分析議論的語句。總體把握文意。敘述或分析的錯誤只在某一小點,主要是順序的顛倒、無中生有等。此類題設錯誤項時,有一個典型的做法,就是把兩件事混在一起,或把屬兩件事的內容說成是另一件事的內容。
6、文句翻譯題
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傾向性。詳知譯句上下文的含義。逐字對應翻譯,做好換、留、刪、補、調。抓住句子中關鍵字詞翻譯,要與上下文對應,這些字詞是得分點。由現代詞、成語推導詞語在文中的含義。注意詞類活用、倒裝、通假、偏義復詞。復雜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間關系。意譯詞語根據上下文推導,不拘泥于原文結構,由實到虛。組合成句子,前后通順。
(二)古詩詞鑒賞題
命題樣式2002年為一道綜合題,2003年為便于閱卷,可能會依據考點,設置三道小題(每題2分)。回答此類題目,首先要進行文字的理解,內容的梳理;其次,要知曉一些常見的典故和常用的表達技法;最后,還要咀嚼文中重要的字詞,揣摩作者的煉字煉詞。
內容有:山水詩、田園詩、邊塞詩、情思詩、友誼詩、諷喻詩、風物詩、閑適詩等。
表達方式有:敘述、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修辭手法有:比喻、比擬、夸張、對偶、排比、反復等。
表現手法有:象征、襯托、對比、想象、聯想、照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語言特點有:含蓄、幽默、風趣、直露、平實、典雅、粗俗、自然、清新、優美、質樸等。
意象有:作品中具體的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有: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閑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
這首詩采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作用有: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遠 意境優美 意味深長 耐人尋味 言近旨遠等。
四、名句名篇題
2003年名句名篇的默寫,要注意三個新特點,一是要關注新教材的古代名家詩文;二是可能在古詩(特別是唐詩)、宋詞、元曲、古代散文中選擇三句默寫;三是每道題目填寫的內容不止囿于上下句,往往須填上兩句。上下句的默寫,可以根據上句或下句推導提醒。內容提示的默寫,可先在頭腦中默背有關內容,選取與提示相對應的內容默寫。如果默寫的內容印象不深,可先記得幾個字默幾個字,暫時放過,后面記起來了再默。做題時,要仔細認真,一個字也不能寫錯。
五、文學類文章的閱讀
文學作品的體裁,有散文、小說、詩歌、戲劇。這四種體裁中最便于命題考查的作品體裁便是散文。這也是多年來高考文學作品閱讀一直考散文的原因。所選散文,皆為現代中外的經典散文,且具有濃厚的文化氣息。估計2003年高考語文文學作品的閱讀,依然會選擇散文作為閱讀材料。
考生做這一題,要邊讀邊劃出文中表明作者觀點的詞句。第二遍閱讀時可以只看這些劃了的詞句,就能把握這篇文章的大意。議論性文章特別要注意論點和結論,敘事性文章看劃出的詞句就能理清這篇文章的情節結構。
1、詞句理解題
找出詞句解釋相對應的內容,用答案替代原詞句,使上下文保持一致
2、信息篩選整合題
從文中找出與題干要求相符的內容,或摘錄,或概括,或整合。
3、要點歸納概括題
認真分析題干要求,不漏點。從文中找出相對應內容,或歸納或概括。表述不能有語病。
4、鑒賞評價題
找到相應的語句體會,要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總體要求:
如果以簡答題的形式出現,有字數限定的,不要多、少字數。沒有字數限定的,盡可能詳盡些,盡可能分點答題。
文學作品的鑒賞的表述是:運用了什么語言技法,表達了什么內容,起了什么作用。
技法包括:表達方式,敘述(順敘、倒敘、插敘);描寫,(人物描寫、事件描寫、環境描寫、景物描寫);抒情,(直接抒情、間接抒情);議論;說明。表現手法,鋪墊、烘托、襯托、對比、象征、人稱,虛實結合、欲揚先抑(欲抑先揚)、卒章顯志、聯想想象。布局謀篇,線索、順序、過渡、照應、詳略。修辭手法,比喻、夸張、擬人、對偶、排比、反復、反問、設問。思想感情,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閑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
六、語言運用題
1、語段壓縮題
明確題干要求,抓住陳述對象、事件經過及事件結果,畫出文中的信息點,或歸納或概述特點,連綴成句,不多少文字,不出語病。
2、語句擴展題
情景式擴展:抓住主題詞,突出重點,有景有情,生動形象。事理式擴展:圍繞中心,分析論述,正反多角度分析論證
3、句式仿寫題
看清列出題干幾點要求,分析仿寫句,琢磨句式特點及表現手法,注意材料中的思想內容,搜索仿寫材料,展開聯想和想象,按要求仿寫,仿寫句子與例句一一對應,盡可能使句子寫得新穎,有深意。
4、句式變換題
看清題干要求,變短要先提出主干,修飾語按順序變為分句;變長要確定陳述對象,將短句按順序變為修飾語。先寫出幾個句子,后選出符合要求不出語病的句子作答。
附:高考高分作文要求
準:審題準,材料準,文字要求足。新:標題新,觀點新,材料新,結構新。特:結構有特色,語言有特色。深:分析論述深刻,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一、作文寫作過程
認真閱讀話題材料及作文要求,不放過任何一點。
多角度、多側面審題,列出三個論點,再按準、新、特、深的要求及適合自己寫作選出一個論點或確立文章主題。
列出材料(事實材料、理論材料),選出材料,排列材料。
擬題目,以論點為題,或用比喻象征性詞句。
布局(議論文)
開頭點明觀點或引出觀點;正反對比 并列論證,層進論證 言明哲理;總結歸納,照應前文,點明話題
基本格式
我認為……
一方面,(首先)因為……(事理或名言),所以……,如果……那么……(事理或名言)。
另一方面,(其次)如果……(事理或名言),那么……,因為……(所以)……。
不但……,而且……(事理或名言)。
當然……,雖然……,但是……,盡管……,也……。
總之,只要……,就……;只有……才……。
二、高考作文禁忌
大段引述話題材料,觀點不明,用陳舊的材料,不點明話題,把自己說得一無是處。
三、作文實際評改要求:
審題準確,不偏離話題,觀點明確。層次清楚,文從字順,極少錯別字,文末有點題的文字。不少于800字。一般44分左右。
內容豐富,分析較為深刻,不人云亦云。卷面整潔。一般45-48分。
語言優美,富于哲理,引用名言恰當,構思奇特,前后照應。一般50分左右。
記敘文能以情感人,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不做作,感情真摯,讀者能同悲喜。議論文能以理服人,說理充分,無懈可擊。卷面整潔。51-60分。
以上僅是按《2003年考試說明》作的概述指導。所列題型均為往年高考頻繁出現的典型考題,望同學們對照平時練習細加揣摩,解題技巧定會日益嫻熟,成績也定會突飛猛進。但是,每年高考總會在穩定的前提下出現一些新的變化,產生一些新題型,比如大現代文閱讀的最后一題由客觀題變為主觀題,相信命題者也不會故意刁難大家,出一些“面目全非”的試題,讓考生無所適從,這時考生就應沉著應對,看清題干要求,明確題干指向,從容作答。要相信自己所學知識定能化難為易,攻克難關。我們相信擁有智慧充滿自信的你,一定能夠乘風破浪,橫濟滄海!
作者郵箱: zhijiw@sina.com
[2003年高考語文答題技巧(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2.對比詩歌答題技巧
10.詩歌比較鑒賞答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