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懷
詩是一種最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樣式,它飽和著豐富的想象和情感,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來表現,而且語言具有凝練與和諧的特點。由此可見,詩歌是一種概括性和藝術性很強的文學樣式。在教學實踐中,學生對于詩歌的學習總是興趣不濃,對于詩歌內容的理解總是似是而非。而現在,面臨一單元的詩歌教學,這引起了我們的深思。
想想新課程標準,有這樣一段話: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短短幾句話,看似簡單,若付諸教學實踐,又感到很難。學生學習詩歌的熱情、學習詩歌的水平和能力難以與課堂教學合拍,如果繼續沿用以往的教學模式,要想達到新課標的標準,那是難上加難。怎么辦呢?我們初二語文備課組成員決意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進行一次大膽的嘗試。
我們的設想是:本單元教學采取以讀為主的模式,讓讀貫穿課堂始終。以讀為突破口,培養學生對詩歌的興趣。對課文的處理,采取以講讀帶自讀的模式。
我們的宗旨是: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欣賞品味,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能自主、合作,進行探究式學習,使他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
為了激發學生們對于詩歌的學習興趣,我們備課組進行了精心的準備,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尤其是導入環節和讀的環節。由于教學設備不同,我們決定用錄音機來輔助教學,因而我們組成員分頭尋找合適的配樂帶,實在找不到、借不到,就自費到音像社去買,最終我們終于找到了五首適合配樂的曲子,同時我們組成員克服重重困難自制了一本范讀帶。
為了使課堂進展順利,我們細留了預習作業,要求學生認真做好預習。
在講讀課上,我們不再向以往那樣去講詩,而是側重指導學生朗讀,通過讀去理解、去感受、去品味。同時,對學生進行朗讀和賞析的方法指導。由于我們的精心準備,一周的詩歌講讀課都在一種詩情畫意中進行。這使學生們感受到了一種詩意美,尤其是,通過他們的朗讀,把詩中的思想感情準確的表達出來,使同學們受到感染,這使他們有一種成就感,而這種感覺感染著教室里的每一個學生,學生們的朗讀欲望被激發了出來。教室里不再沉默了,同學們躍躍欲試,都想把詩歌再朗誦一遍。在這種情況下,完成教學目標就變得容易的多了。通過讀使他們感受到了詩歌中蘊涵的思想感情,而且有他們自己的情感體驗,這就初步領悟了作品的內涵;通過讀去感受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由于他有了自己的感受,讓他說出自己的體驗就不為難事;通過讀去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我認為比任何其他的方式都好;再通過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的方式,不難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可由教師引導學生聯系文化背景作出正確的評價。這樣的一堂課下來,就是不讓學生背誦課文,熟讀成誦也基本達到了。
這樣的課堂,輕松愉悅,學習氛圍好,學習效果也好,而且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他們成了課堂的主人。為了讓學生們體驗到做真正主人的滋味,我們大膽的把三課自讀課文合并為一課進行。讓學生課下自讀、自析、自賞。然后針對他們最喜歡的一首詩仔細研讀,要求借助工具書讀準字音并配樂朗讀,查找有關作家作品及背景資料,理解詩歌的內容,把握詩歌中蘊涵的思想感情并對詩歌進行賞析。建議大家采用合作的方式。再利用一堂課進行學習展示與交流,并把這堂課稱之為現代詩歌賞析課。當我們把這個設想告訴學生們的時候,他們歡呼雀躍,興奮不已,大有躍躍欲試之勢,我們的話還未說完,他們就說出了一大堆設想,著實讓我們大吃了一驚,但更吃驚的還在課堂上。
當我一走進教室,就被教室里的氣氛感染了。同學們正在興致勃勃的準備著,上課鈴還未響,他們就已經迫不及待了,而且爭搶著第一個進行。無奈,我只好按照詩歌的順序進行。即使這樣,也還是不行,因為有一些同學準備的是同一首詩歌。所以課堂上常常出現幾名同學、幾組同學同時站起的情況,有時還互不相讓,我只好請同學們發揚互相謙讓的精神。還有的同學雖然不說,但通過表情可以看出很失望的樣子。課堂上同學們的這種爭先恐后、積極踴躍的精神確實讓我感到很吃驚,也讓我很興奮很感動,這時我真的感到我們的學生太可愛了。這僅是課堂氣氛。學生們在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的時候,不能不讓我們老師刮目相看。他們對詩歌的理解、對教材的挖掘絲毫不亞于老師。而他們“講課”的形式新穎靈活。他們也象老師一樣設計了板書,板書的設計各有特色。他們對詩歌的賞析都有自己的獨到見解。他們的配樂朗誦入情入境、飽含感情,回回贏得同學們的熱烈掌聲。通過他們的展示,可以看出,他們課下確實是做了充分的準備,朗讀課文基本無錯音;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可以看出,他們查找并參考了許多資料;對詩歌的賞析,可以看出,他們確實是用心去思考了。對五首詩歌的介紹,基本上符合我們老師的要求,而且他們的朗讀、介紹、講解有個人進行的、有小組合作完成的,形式靈活多樣,比我們老師做的要生動、形象、有趣的多。對于點點疏漏,我們老師稍加點撥即可。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們收獲很大,我也受益匪淺,我真正體驗到了教學相長的含義。而這堂自讀課也完成了以講讀帶自讀的教學任務,整個知識遷移的過程令我們非常滿意。我們也體驗到了深入學習新課標,對課堂教學進行改革的樂趣,這更加激發了我們繼續深入研究新課標,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的興趣。
這堂課,學生成了課堂的真正主人,40分鐘真是太短了,學生們意猶未盡,還有那么多同學急不可待的想展示自己,可是課堂時間畢竟有限,我又不想打消同學們的積極性,因而又加了一節自習課,以滿足同學們的心愿。
課下,同學們竟也嘗試著寫起了小詩。如常成同學的《月光》、王雙識同學的《彩云》、岳希超同學的《夕陽色》《夕陽畫》、趙琦的《火燒云》都是很精美的篇章。
這一單元的教學,我們徹底改變了教學觀念,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事實證明,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完全有能力完成教學目標。由此,我們感到我們應該完全相信學生的能力。不僅詩歌單元如此,其他的內容也應該這樣。因而,我們備課組將以新課標為我們教學的指導,繼續學習、探討其他內容教學的新模式,使我們的課堂活躍起來、充實起來,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附:
月 光
常 成(2.8)
一塊塊的碎銀散落在湖面上,
那是天空賜予的神秘的彩禮。
伸手去抓,
它便潛進了湖底。
等危險過后,
在碧波的歡笑聲中,
它又好奇的浮出水面,
欣賞那美麗的新奇。
彩 云
王雙識(2.6)
夕陽西下,
大地已蓋過了太陽的頭。
只有幾朵彩云,
還為色彩與太陽孤守。
在我眼中,
日落時的云并沒有浪漫與溫柔,
倒像一團烈火,
燃燒在天的盡頭。
暗紫色的焰心,
堅定而沉重。
殷紅的內焰,
隨風輕舞跳動。
湛藍的外焰,
飄渺神秘,如幻當空。
此外,
便是一片無邊的夜。
我希望那團火會永遠燒下去,
為我留下一角暖色的天空。
但,它漸漸失去了氣力,
火光微弱,
最后熄滅在一片黑暗之中。
可我堅信,
它還會重新燃起,
燒得火紅火紅。
給我帶來溫暖,
帶來萬里晴空。
天大亮時,
便見它們換上雪白的盛裝,
在光明中緩緩飄動。
作者郵箱: hanxiao_0000@163.com
[提高欣賞品味,培養審美情趣--談詩歌單元的教學(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元旦詩歌欣賞
7.雨現代詩歌欣賞
8.有關元旦詩歌欣賞
10.追憶現代詩歌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