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學習策略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發布時間:2016-12-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介】李偉平,男,1966年9月生,教齡10年,大專學歷,小學語文高級教師。常州師范學校第二附屬小

          學 

              對于學習策略的定義,目前人們有四種觀點:一是把學習策略看作是具體的學習方法或技能;二是把學習 策略看作是學習的調節和控制技能;三是把學習策略看作是內隱的學習規則系統;四是把學習策略看作是學習 方法和學習調節與控制的有機統一體。縱觀四種觀點,我們認為,學習策略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為達到一定 的學習目標,有意識地調控學習環節的操作過程,是認知策略在學生學習活動中的體現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 表現為學習方法或技巧。 

              我們在閱讀教學中探索閱讀理解策略主要是從四方面入手的:識記策略、精加工策略、組織策略、元認知 策略。 

              經過近幾年的努力探索,我們在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著重進行了閱讀理解策略的訓練,現作簡單介紹。 

              一、閱讀中的識記策略 

              識記策略就是記住閱讀材料的有效方法,包括復述策略和重復策略。 

              (一)復述策略。 

              復述策略是指運用內部語言在大腦中重現學習材料,以維持注意于學習材料并將學習材料保持在短時記憶 之中。復述策略有兩種,一種是出聲的朗讀,另一種是在心里默默地說。例如指導學生聽老師講課或者聽錄音 時心里要默默地跟著老師說,這樣有助于記憶。 

              (二)重復策略。 

              1.重復的時間安排。 

              根據遺忘規律,做到三點:①及時復習;②分散復習;③限時記憶。 

              2.重復的次數安排--過度復習。 

              背誦課文,如果剛剛能背誦(但還不熟練),就停止學習,記憶效果一般不會太好。我們指導學生在剛剛 能背誦的情況下,再讀幾遍,即“過度復習”,記憶效果就會大大提高。不過,過度復習要同及時復習與分散 復習結合起來使用。 

              3.重復的有效方法。 

              ①試圖回憶方法。這種方法并不是一遍一遍地去讀課文來記住課文,而是讀過一遍后,試圖去回憶,回憶 不出來,再去讀。這樣做能提高注意的集中程度,把注意有效地指向自己未掌握的部分,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 時間,還能幫助學生提高自我診斷和自我約束能力。試圖回憶的方法常用的有讀背結合法、遮擋法、自問自答 法和同學之間互問互答法等。②整記與分記相結合。把一篇課文按照一定的分類標準分為幾個部分,然后一部 分一部分記憶,最后依據線索拼成一個整體來記憶。③運用多種感官協同記憶。手、眼、口、耳、腦并用,協 同作戰有利于提高記憶效果。常用的方法有:錄音法--利用錄音機,錄下自己朗讀的內容,然后邊聽邊看, 從而提高記憶效果;朗讀法--大聲朗讀和富有表情的朗讀,運用了視覺、動覺和聽覺,效果比較好;表演法 --根據內容情節,邊讀邊配以動作。 

              二、閱讀中的精加工策略 

              所謂精加工策略是一種深加工策略,是尋求字面意義背后的深層意義的策略,是將新學習材料與頭腦中已 有知識聯系起來的策略,是一種理解記憶策略。根據閱讀材料意義性的強弱可以分為兩類: 

              (一)人為聯想策略。 

              當閱讀材料本身意義性不強時,通過聯想來幫助記憶,常用的方法有三種:形象聯想法、諧音聯想法、歌 謠口訣聯想法。 

              (二)內在聯系策略。 

              當閱讀材料本身意義性較強時,運用內在聯系策略,例如比喻法、類比法、異同比較法等。在閱讀教學中 我們主要嘗試了三種內在聯系策略: 

              1.精加工提問策略。精加工提問主要是由學生向自己提出一些促使新舊知識相聯系的問題。閱讀時提倡多 問幾個“為什么”例如,這句話中為什么用這個詞語,而不用其它同義詞?“為什么”的提問有助于利用頭腦 中已有認識來理解新知識。 

              2.抓“空白”展開聯想。作者寫文章由于某種需要往往略去一些情節。因此往往留給學生一段“空白”。 教學中教師可利用這段空白,讓學生展開聯想補充“空白”,并且思考作者為什么留下“空白”。 

              3.議讀法。讓學生自行讀一段文章,并且讓學生分析該怎樣來讀這一段文章,是讀快還是讀慢,聲音是低 沉還是高昂,哪些詞語應該讀重音等等,并且要讓學生分析為什么這么讀。讀、思、議相結合,有效地促進了 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 

              三、閱讀中的組織策略 

              學生閱讀課文的心理過程為“文字→內容→思想”及“思想→內容→文字”的雙向心理過程。學生通過文 字了解內容,理解思想,然后考慮文字、內容、思想三者之間的關系,對一篇課文乃至一類課文形成一個整體 結構。如何使學生在閱讀教學中有效地完成雙向心理過程呢?我們主要采用了以下兩種策略: 

              (一)文字提煉技術。 

              1.圈畫批注。在文字下面畫線或標著重號是指引注意集中于重要信息(或主要思想)的學習方法。明辨主 要思想并給以標記,比消極被動地閱讀需要付出更多的腦力,只要這種努力是指向課文的深層次水平加工的, 那就能提高學習效率。圈畫批注先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教師指導學生用指定的符號圈畫指定的內容,在黑 板上示范批注,并告訴學生為什么對這些內容作圈畫批注,怎樣對這些內容作圈畫批注。然后讓學生閱讀時自 行圈畫批注,從而逐步掌握這一學習策略。 

              2.作筆記和提要。指導學生讀完一篇課文后把一些關鍵句子重點詞語和主要段落摘抄下來,能夠幫助學生 積累詞語,也有助于學生記住課文內容。指導學生作提要,也就是要求學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具體的子策 略有段意聯結法、問題法、擴展中心句法以及綱要線索法。綱要線索法又可以分為兩類:一是主題綱要法,運 用語句、詞語來表達主要內容及結構層次;二是符合綱要法,運用術語、符號、圖示、箭頭等手段來表示。需 要指出的是,作提要時脫離課文憑記憶來作效果更好,因為這樣能迫使學生進行更高水平的思考,課文的意義 被學生重新加工和組織到記憶中去。 

              (二)先行組織者。 

              使用先行組織者的目的是促進知識的組織,提高運用所學知識去創造性地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當學習基礎 知識準備不足的新知識時,使用先行組織者最有效。閱讀教學中使用先行組織者我們主要嘗試了三種方法: 

              1.提供背景資料。教學一些自然科學說明文或是離學生生活實際較遠的記敘文,我們就在課前或課堂上為 學生提供一些知識背景;或者開展一些活動,增長感性經驗;或者讓學生通過設想“如果是我會怎么樣”來增 加實際感受。 

              2.事先提供一些在課文教學中要涉及到的詞語。 

              3.為學生傳授一些同類課文的知識,例如寫人的文章有什么特點,如何來學習寫人的文章,學習寫人的文 章一般達到哪些目標等。 

              四、閱讀中的元認知策略 

              所謂元認知就是對認知的認知。閱讀中的元認知策略就是指學生如何來認識和監控、調節自己的閱讀行為 ,從而提高閱讀效率。教學中加強閱讀元認知策略的訓練要重點加強五種意識的訓練: 

              (一)加強使用策略必要性的意識。 

              我們在教學中讓學生意識到閱讀時由于認知能力有限,所以有必要運用認知策略去克服這種局限,我們讓 認知策略運用得好的學生作經驗介紹,或者指導學生嘗試運用認知策略,讓學生嘗到甜頭,或者經常在教學中 滲透策略性知識的傳授,從而有效地加強使用策略必要性的意識,讓學生自覺地、有意識地運用認知策略進行 有效閱讀。 

              (二)加強閱讀任務的意識。 

              教學中每讀一次文章,都給學生提出具體的可操作性的目的、要求,讓學生根據閱讀目的要求有指向性地 閱讀,讓學生明確讀什么、怎樣讀,從而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要求選擇有效的閱讀策略,提高閱讀效率。 

              (三)加強閱讀材料特點如何影響記憶與理解的意識。 

              文章的難度、長短、結構性質、語言敘述特點等,會影響人對文章的記憶和理解。因此,教學中我們必須 讓學生明確閱讀不同特點的文章要采用不同的閱讀策略,并讓學生掌握閱讀不同特點文章的策略。例如閱讀記 敘文,必須抓住記敘文的六要素來記憶和理解,而閱讀說明文則應該抓住事物的幾方面特點來記憶和理解。 

              (四)加強了解自己學習特征的意識。 

              學生對自己在閱讀時的背景知識、動機水平、認知容量限制等方面特征的了解,對于元認知來說也是十分 重要的。因此,閱讀教學中我們指導學生不斷地問自己:有關這篇課文的知識我已了解了多少?我為什么要學 習這篇課文?我最擅長學習什么樣的課文?我已學會了哪些學習方法?我如何用這些方法來學習這篇課文…… 同時我們也應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結果,對其學習特征作評價,從而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特征,并根據自身 特點,選擇有效的閱讀策略。 

              (五)加強對閱讀過程進行自我調節的意識。 

              閱讀過程中,我們要指導學生準確判斷閱讀的困難程度和達到目標的程度,合理分配時間和注意力,敏銳 地意識到自己的閱讀進程和理解上的障礙或問題,采用與任務相匹配的策略,并預見結果。對閱讀過程進行自 我調節的訓練方法之一是教會學生反省認知,也即指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地問自己:這些句子是什么意思 ?我理解了嗎?我是怎樣理解的?還有什么辦法能幫助我理解? 

          [研究學習策略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相關文章:

          1.文字理解能力測試題

          2.大學生課外閱讀調查研究論文

          3.課外閱讀研究教學隨筆四篇

          4.提高學生作文自改水平小學作文教學隨筆

          5.《閱讀的愉悅》閱讀及答案

          6.閱讀春片段閱讀答案

          7.閱讀下面名著閱讀答案

          8.閱讀《春風》閱讀答案

          9.目送名著閱讀閱讀答案

          10.淺閱讀與深閱讀的差異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先锋资源国产区一区二 | 中文字幕欧美在线不卡二区 | 婷婷综合缴情综免费观看 | 婷婷六月激情六月色六月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动漫卡通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