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教材不妨回收續用

          發布時間:2016-2-2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中國教育報   2003-07-27  沈 峰

           

             據報道,高考結束后,江西省某地一名考生將高中時期用過的課本、學習資料等以每公斤0.5元的低價一古腦兒地賣給了廢品收購點。據說,這種情況在他們同學當中很普遍。看著一本本保護得尚好并不算破舊的課本、學習資料被當作廢紙賣掉,實在令人可惜。 

            目前,國家雖然實施了希望工程,許多貧困學生得到了捐助,但捐助畢竟有限,一些貧困學生要買價格不菲的學習資料還有困難。如果學校能在高考或學期結束時,將尚有使用價值的課本、學習資料回收,待下學期開學時,以較低的價格發放給下一屆貧困學生,或者動員學生將用過的課本、學習資料交到學校,由學校捐贈給下一屆學生,這將不失為一件既有意義又得人心的好事。 

            有關資料顯示,由于課本轉續使用,一本課本美國學生可以使用5年,日本學生使用10年,而我國課本的使用壽命只有半年。目前每生產一噸文化紙需100噸凈水、600度電、3立方米木材、1.2噸煤、300公斤化工原料等。以我國現有在校中小學生2.2億人、每人每學期課本平均1500克計,若課本能轉續使用5年,可節約528萬噸文化紙。這樣,每年至少可節約60萬畝森林木材、10560萬噸純凈水以及126.7萬噸煤。若以中小學生人均課本費180元算,扣除平均成本,全國每年至少可節約書費316.8億元,如轉續使用5年,可節約1584億元。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原來課本續用蘊藏著這么大的財富。我國人口眾多,又是一個木材消耗大國,現在我國6至17歲的青少年接近2億人,如果讓他們每人節省一套教材,那么節省的木材數量是十分可觀的。而教科書不是用過后就消失的東西,只要愛惜,多用兩次、三次一般不會有問題,回收用過的教科書,免費提供給后來的學生,既然在美國、日本這樣的富裕國家都能做到,中國更應該做到。 

            另外,從美國、日本對教科書轉續使用來看,課本“公用”和“世襲”,其實還有更為豐富的含義。比方說,它能藉此從小培養節約能源、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既有利于生態環境的改善,又降低教育成本。同時,對培養學生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的美德以及培養學生養成文明行為習慣,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它本身就是誠信而美好的校園文明;它能成就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品質;它能使人珍惜自然,也珍惜自己與別人的勞動,進而珍惜生活,提高人的素質和民族的素質。 

            課本續用,善莫大焉。延長課本使用壽命,經濟效益巨大,生態上好處多多。課本轉續還可以減輕貧困家庭的經濟負擔,延承中華民族節儉的傳統美德,倡導了一種文明的風尚,值得肯定。我國是人民生活水平相對較低的發展中國家,我們的中小學生教科書“一次性消費”的做法是否也應該改變,學習他人一些有益的做法和經驗? 

            由此,我們不妨大膽地借鑒這種課本續用的好辦法。采取這樣一種一舉多得的“傳承”之法,至少用它來幫助窮困鄉村的學生。

           

          [學生教材不妨回收續用]相關文章:

          1.回收的反義詞

          2.繼續教育學生自我鑒定

          3.小學生用仍然造句

          4.小學生用仿佛似的造句

          5.小學生用就像造句

          6.用終于造句小學生

          7.小學生用有益造句

          8.小學生用仿佛造句

          9.小學生用比較造句

          10.物資回收合同范本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韩亚洲AV最新在线观看 | 色综合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 | 精品在线国产午夜精品 | 在线播放永久免费 | 亚洲v日韩v欧美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