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洋不一定比在國內讀大學好 要視專業而定

          發布時間:2016-3-1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中國青年報     2003-10-23     

           

              教育部剛剛對社會公布了出國留學選擇學校的名單,這是很負責任的舉動,盡可能讓學生避免上外國野雞大學的當。我一直認為中國著名大學的本科教育雖然比不上歐美日的頂尖大學,但眼下也絕不比外國的中等大學差。依據是楊振寧先生的話。前些年,一位香港的士司機在酒店門口載客人,忽然從汽車的反光鏡里認出客人是楊振寧先生。司機大喜過望,于是請教楊先生,說自己的兒子考上內地一所著名大學的物理系,同時也被英國的一所大學錄取,全家拿不定主意,想聽聽楊先生的意見。楊先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應該在國內讀。因為國內著名大學的本科教育不比英國差。楊先生還建議,如果孩子將來要讀研究生,有機會可以去讀美國、英國的大學,因為那里的研究生教育比國內好一些。諾貝爾獎得主楊先生如此看法,我以為可作根據了吧?

              我一直認為留洋不一定比在國內讀大學好,要分專業。

              哈佛耶魯牛津劍橋的賽艇隊年年跟清華北大比賽,至少人家認為基本門當戶對。賽艇咱們可以贏人家,但是要像人家那樣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差距不小。可是這差距根本不像有人所說,如天壤之別,否則就有自慚形穢的嫌疑了。

              在13億人口的中國,清華北大熱得紅烙鐵似的。今年清華招收了校史上第三個破格新生,第一個是吳晗,第二個是錢鐘書。這位河南新生的娘一聽說兒子被破格錄取了,當下跪在院子里,沖著北邊磕了三個響頭。對一個被北大清華錄取的年輕人來說,這意味著人生起飛的開始。但是我也聽到另一種聲音,說北大清華在世界上的排名進入不了前100名。我對此表示懷疑。

              關鍵是這個排名是誰排的?這個標準是誰定的?這個標準依據的是哪種文化的價值觀?

              比如世界大學排名,對中國大學的人文研究成果基本忽略不計,這是西方的人文偏見。這就相當于高考的時候少考一門。另外,有些評價標準中國大學根本沒有,比如“校友捐贈率”,中國哪有大款校友,每年拿出幾百萬上千萬美元捐贈母校的?中國80年代的大款基本沒上過什么學,壓根沒母校。這相當于高考的時候又少考一門。如此少考好多門課,那成績可能公平嗎?如同諾貝爾文學獎,除人文偏見之外,還在于有沒有翻譯作品。魯迅、茅盾、錢鐘書、沈從文、王蒙,哪位的文學成就也比好多入選者強多了。如果不是有馬悅然先生幫著翻譯,幫著公關,諾貝爾獎打死也輪不著高行健呀?

              因此,我對被人低估了的中國大學世界排名,也采取忽略不計的態度。

           

          [留洋不一定比在國內讀大學好 要視專業而定]相關文章:

          1.蒙氏閱讀大班教案

          2.小學科學好課件

          3.營銷專業論文摘要

          4.醫學專業論文要怎么寫

          5.凝視造句

          6.用不一而足造句

          7.不一而足解釋并造句

          8.中班語言學好樣教案

          9.高中怎樣學好文言文

          10.高中如何學好文言文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日摸夜夜摸狠狠摸中文字幕 | 五月婷婷在线观看 | 五月天AV电影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直线 | 亚洲视频香蕉欧美在线最新版 | 五月天免费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