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合作學習 拓展語文學習空間(網友來稿)

          發布時間:2016-7-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四川榮縣中學 黃翠英

          《語文教學大綱》(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明確提出了20篇學生課外閱讀推薦書目;新課改的實驗教材,除了學生必修教本外,還有學生必修讀物。可見,語文學習的空間在不斷的向外延伸。語文學習,不能只以課堂為學習陣地,它包羅萬象的特點決定了它必須拓展自身的空間。生活無處不語文的觀念,大語文觀念是近年來提倡的語文學習觀念。去年,我校以“合作學習與語文教學”為課題,不斷探索,不斷實踐,嘗試了一些合作學習的方法,這些方法是在集體并行教育的前提下進行的分組學習方式,取得了一些實效。在課堂教學中,力求克服集體授課帶來的一些弊端--“一鍋炒”、“一刀切”、“一言堂”;在課外的學習中,拓展語文學習空間,把課堂延伸到課外,延伸到社會、生活,真正做到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這里,我想談談我們是如何利用合作學習,拓展語文學習空間的一些方法和注意事項:

          (一)、合理分組,優化組合,形成異質小組。

          合作學習是在充分肯定學生之間存在差異的情況下,發揮小組群體活動的主體功能、互助功能,同時通過同學之間、小組之間等的交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探究的意識和方法,培養學生參與活動、與人合作、與人競爭,交往溝通等現代意識,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最終達到主動發展,提高效益的目的。

          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存在著智力、能力、喜好等方面的差異。為了使他們能最大限度的互補學習、互相幫助,發展智力,培養能力,我在編組時采取異質分組法,注意合理搭配,優化組合,使組內優劣互補,組外水平相當。我把全班分成了十二個小組,每個組6個人,小組內的搭配要兼顧男女比例,智力、能力的優劣和興趣愛好的差異。

          (二)、以課本為載體,向課外延伸

          語文課本的每一篇文章,它只是一個例子,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我們要教給學生的,不是怎么樣學習“這一篇”,而是學習“這一類”。因此,我們在學習每一篇課文,每一單元課文時,注重的應該是交給學生學習這一類文章的方法。讓學生能以課本為載體,向課外延伸,這樣,學生的學習有了老師的指導也能有的放矢不至于盲目。

          比如,在學習了高一第一單元的詩歌后,根據本單元要求,有一個綜合性學習:擁抱文學的驕子--詩歌。因此,我給學生布置了一個合作學習課題--詩歌研究鑒賞。這一次的合作學習目的,是想讓學生全方位的學習詩歌,學會自己學習研究,培養學生協作的品質。活動的設計,我遵循合作學習宗旨,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各盡其能,各負其職。先每一個組的同學商量決定一個研究專題,然后,小組各成員圍繞這個研究專題,利用自己可以調動的資源,搜集有關這方面的材料,然后搜集整理寫成研究小論文,最后全班交流,集結成集子,作為班級內部刊物相互學習。這樣的形式,極大的調動了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即便學習最吃力的學生,也可以為課題的研究提供一些必要的材料。有一個組的同學,在研究“詩歌與天文地理”這個專題的時候,還充分調動了他們的地理老師,充分運用了他們學習的地理知識,使學科相互滲透,更促進了學生對各學科知識的興趣和對詩歌的理解。他們組寫出了非常好的小論文《詩歌與天文地理》。其他組也寫出了很好的小論文,比如有一個組研究的是“詩歌中的情”,他們寫出的小論文《念詩情悠悠,獨回味無窮》從親情、友情、愛情,愛家情、愛國情,憂國憂民之情去研究詩歌中的情。另外還有幾篇,《詩與名人》《詩歌與生活》《詩與人品》《詩人與詩》也讓我初識了合作學習的巨大魅力和學生無窮的潛能。

          再比如,針對詩歌單元我還搞了一個詩歌朗誦比賽。也是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出現的。我只要求每個組完成一個節目,但形式不限制,可以是單人的,可以是多人的,但一定要表現出小組的合作。學生在詩歌朗誦的時候,也表現出了他們非凡的創造力和相互協作的精神。有兩個組在表演的時候,充分體現了合作的精神。一個組以“愛”為話題,收集了古今中外有名的表現愛的詩歌,以談話的方式,然后每人朗誦了一首或者兩首有關“愛”的詩歌。一個組是以“月”為話題,收集了古今詩歌中不少有“月”這一意象的詩歌,還配上表演,這種形式雖不算獨創,但至少是他們合作精神的體現,我給予了他們很高的評價,學生們通過這種學習,真正的對詩歌有個更全面的認識,而不是只停留在課本上。這一學期,象這樣的活動我舉行過三次,效果都很顯著。

          (三)、引入課外閱讀篇目,向名篇名著進軍

          《語文教學大綱》(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明確提出了20篇課外閱讀篇目,其中不乏中外名篇。比如:曹雪芹《紅樓夢》、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錢鐘書的《圍城》、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托爾斯泰的《復活》、泰戈爾的《泰戈爾詩選》、海明威的《老人與海》等非常優秀的作品。學生們一次讀完,是很困難也很費時的,而且,作為高中生來說讀起來也未必有趣。不讀,卻是語文學習的一大忌。為了能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能更上一個臺階,我把課外閱讀篇目引入到合作學習中來。我是這樣設計的:每個組一學期完成一部書的研讀,讀哪一部書由小組成員決定,但最好是每個組不重復。然后分成兩個階段完成。第一階段,粗讀,完成對所選名著故事情節、人物形象、時代背景等的了解和掌握,在這個過程里,每周給學生一節課時間,交流粗讀進程和展示小組學習成果;第二階段是精讀,要求學生對小說中的語言、人物、環境等各方面做更徹底的學習,這一階段,要求學生利用自己可以利用的信息手段(比如網絡或者其他書籍或者朋友們的介紹等),更深入的學習這些名著名篇。比如《紅樓夢》,學生在第二階段就可以分成若干小專題:小說中的詩歌,小說中的服飾描寫,場景描寫,環境描寫,環境描寫體現的時代背景,小說中女子的命運,賈家的丫鬟等等許多專題,只要學生能想到的,都可以去研究。這階段也每周給學生一節課,讓每個小組展示他們的合作成果。這樣,通過學生的合作交流,雖然一個組一學期只讀了一部名著,但通過組內交流,組與組交流,學生對所讀名著認識深刻,對沒讀的名著,通過其他組的介紹,一樣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

           

          (四)、融入競爭機制,優化合作學習

          有競爭才有提高,針對學生好勝的心理特點,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不失時機地引入競爭機制,對合作學習的效果能起到糾正、提高、深化的作用,使合作學習更具實效、高效。

          在每一次的合作學習設計中,我幾乎都會引入競爭的機制。比如,詩歌研究,從最初每個成員的材料收集,到材料的匯總,再到論文的形成,都作為評估的項目,然后,個人的得分累計起來就是小組得分,優勝是以小組積分為標準。再有,在閱讀名篇名著時,也是以小組個人閱讀的筆記,上課的發言等作為評定小組成績,同樣以小組得分作為評定的標準,每周一次評分,學期完后,累積每次得分,評定出各組最后的成績。這樣,極大的激發了學生互幫互助,互相協作的精神,同時學生也能資源共享,困難共度,團結友好,共同提高。

             

           作者郵箱: hcykk@163.com

          [充分利用合作學習 拓展語文學習空間(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空間說說帶圖片

          2.空間說說句錄

          3.踩空間好句子

          4.傷感空間說說

          5.qq空間說說

          6.qq空間心情說說

          7.空間晚安說說

          8.工會拓展活動通知

          9.情感語錄說說空間

          10.經典空間說說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区 | 先锋午夜影音久久 | 亚洲制服丝袜自拍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在看在线观看高清 | 日韩中字一区国产综合 | 色A在线免弗看五月丁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