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復習課教案

          發布時間:2016-5-1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正確翻譯一些重要文言詞匯。

          2、正確背誦課文,翻譯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懂得為人處事應信守諾言,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教學重點:

          1、正確翻譯本文的一些重要文言詞匯。

          2、正確背誦課文,并翻譯。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懂得為人處事應信守諾言,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全班背誦課文。

          二、完成《為學》練習

          一、加點字解釋

          1、為:為學 ( ) 此不為( )孰為汝多知乎( )

          2、其:其一貧 ( ) 問其故( )

          3、學:為學 ( ) 學之( )

          4、以:以告富者 ( )吾以日始出時( )以雞卵汁作碑( )

          5、顧:顧不如蜀鄙之僧( )入門不顧( )三顧 茅廬( )

          6、去:西蜀之去南海( )相委而去( )

          7、足:吾一瓶一缽足矣( )不足為外人道 也( )

          8、之:為之( ) 吾欲之南海( )蜀之鄙( )

          人之立志 ( )西蜀之去南海( )

          9、蜀之鄙 ( ) 10、貧者語于富者曰 ( )( )

          11、子何恃而往( )( )12、越明年 ( )

          13、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 ( ) ( )

          二、句子翻譯:

          1、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2、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3、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4、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

          5、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

          6、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三、文學常識

          1、本文選自《 》,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

          2、本文運用 的手法,告訴我們的 道理是:

          三、作業布置 訂正練習并且復習

          -----------------

          《為學》復習課教案2

          課題: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第_一課時)

          備課日期: _2015 年_1_月_1 _日星期_ 四_ 授課時間:第__周 星期 __

          教學目標:

          1、掌握“之”“為”“鄙”“去”“顧”等文言詞匯和基本文言句型,了解用故事類比闡明文章主旨的方法。

          2、通過反復朗讀和分析課文,理解蜀鄙二僧故事的內涵和用意,認識“學貴立志”、“事在人為”的道理。

          教學重點與難點:

          通過反復朗讀和分析課文,理解蜀鄙二僧故事的內涵和用意,認識“學貴立志”、 “事在人為”的道理。

          教學難點:學習文章層層遞進的寫作方法,體會文中排比句的表達作用。

          教學過程:

          一、背景以及作者介紹

          本文節選自《白鶴堂集》,原題《為學一首示子侄》,是彭端淑為勉勵他的子侄輩努力學習而寫的。為學,即求學、做學問的意思。

          二、齊讀課文

          注意字音:鄙bǐ 恃shì 缽bō 為wéi 語yù

          三、復習詞語解釋和句子翻譯:

          (一)字詞解釋:

          1、為學 ( ) 2、蜀之鄙 ( )

          3、其一貧 ( ) 4、貧者語于富者曰 ( )

          5、子何恃而往( )( )

          6、吾一瓶一缽足矣( ) 7、越明年 ( )

          8、以告富者 ( ) 9、西蜀之去南海( )

          10、貧者至焉 ( ) 11 、 顧不如蜀鄙之僧( )

          12、之:為之( ) 吾欲之南海( )

          蜀之鄙( ) 人之立志 ( )西蜀之去南海( )

          (二)句子翻譯:

          1、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2、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3、吾數年 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 而往!

          4、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

          5、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

          6、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四、課文內容理解:

          1、二僧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請聯系具體語句加以分析。

          2、交流:

          相同:(1)目標相同:都想去南海。

          (2)實現目標(客觀條件)都很困難:南海離四川很遠,路途險阻

          (語句: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

          不同:(1)一個貧窮,一個富裕(窮和尚實現目標更困難)

          (語句: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2)一個坦誠謙恭,努力實踐,有勇氣有自信;一個傲慢無禮,只說不做,目中無人。

          (語句1:“吾一瓶一缽足矣。” / 越明年,貧 者自南海還。面對困難知難而進大膽實踐)

          (語句2:富者曰:“子何恃而往?”/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面對困難缺乏勇氣只說不做,傲慢無禮)

          (3)結果不同:一個達到,一個沒到。

          (語句: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

          主旨分析:

          1、“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引用二僧的故事想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道理?

          面對困難,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關鍵在于“立志”,更在于具有“立志去為”的毅力。這是戰勝一切困難的根本思想:知難而進,勇于實踐。

          五、評講點擊練習:

          六、 練習鏈接:

          9、以下人物和彭端淑不在同一朝代的是(2分)

          A.鄭燮 B.姚鼐 C.周敦頤 D.袁枚

          10.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注意加點詞語的含義。(3分)

          吾欲之南海,何如?

          11.下列對選文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選文第⑴段指出“為學”的難易可以轉化,關鍵在于“為”。

          B.故事中貧僧的所為證明了“不為,則易者亦難矣”的觀點。

          C.選文⑶-⑹段富僧的心理由最初的輕蔑變成了最終的敬佩。

          D. 選文第⑺段由“蜀鄙二僧”的故 事引出主旨:為學貴在立志。

          七、 訂正練習、背默寫紙。

          [《為學》復習課教案]相關文章:

          1.為學優秀課件

          2.漢語拼音復習課教案設計

          3.組織行為學課件

          4.為學文言文及翻譯

          5.為學文言文翻譯

          6.為學閱讀問題設計

          7.《為學》教學設計教案

          8.散文精選:何為學習

          9.《為學》文言文翻譯

          10.日月水火課教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专区欧美日韩 | 亚洲人成色44444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91在线播放 | 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a∨ | 亚洲欧美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韩国欧美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