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發布時間:2016-3-1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學習目標】

          1、把握意象,感受意境,體會詩人的感情。

          2、掌握“姑娘”的象征意義。

          【探究重點】

          1、把握意象,體會詩人感情。

          2、掌握象征意義。

          【探究難點】  把握“丁香”這個意象,體會感情。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整體感知,體會感情

          1、教師范讀,學生體會感情。

          2、思考:整首詩抒發了一種什么感情?你是從哪里體會到的?

          憂愁、苦悶、惆悵。

          三、局部鑒賞,體會感情

          1、意象:

          ⑴ 本詩題目為“雨巷”,全詩為我們展示了一條怎樣的“雨巷”?請從詩中進行歸納。      (朗讀、思考)

          巷──悠長、寂寥、狹窄、衰敗,曲折。 封閉,沉悶 。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陶淵明《歸園田居》)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雨──這封閉、沉悶的環境中下著綿綿細雨,這里,沒有陽光,沒有活力和生機。環境的壓抑襯托內心的孤寂、苦悶。

          ⑵ 在這條令人窒息的雨巷中,“我”在干什么?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彳亍,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

          ⑶ “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又是怎樣的姑娘?朗讀第二節,回答。

          丁香姑娘──美麗、高潔、憂愁。

          ⑷ “丁香一樣地憂愁”,以丁香來表現愁情不是戴望舒的獨創,在中國古詩中有許多這樣的例子:

          ① 寫“愁”的名詩名句:

          李商隱《代贈》: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李璟《浣溪沙》: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牛嶠《感恩多》:自從南浦別,愁見丁香結。

          丁香結即丁香花蕾。以此象征人們的愁心,是中國古代詩歌傳統的表現手法。

          ② 以“丁香結”“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來表現憂愁,有什么不同的表達效果?

          “結著愁怨的姑娘”由丁香之愁過渡到寫姑娘之愁。“結”字將抽象的情緒寫得具體可感,突出了愁之深(層層緊緊包裹起來 )、愁之濃(濃得難以化開)、愁之美(如一個美麗的結,一個憂郁的結)。這是一個愁結,也是一個心結。

          ③ 中國古詩中有許多意象,古代文人常常對花傷春,對月傷神,梅、蘭、竹、菊是高潔的象征,折一枝柳代表相思離別,詩人為何借丁香來抒發愁怨?

          丁香花開在仲春時節,白色或紫色,顏色都不輕佻,但易凋謝,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丁香是寫愁的傳統意象。丁香是美麗、高潔、愁怨三位一體的象征。

          ④ 為什么“我希望逢著”的,是一位“結著愁怨的”、“冷漠、凄清又惆悵”的姑娘,而不是一位美麗、大方、開朗、充滿青春活力的姑娘?讓我們帶著這個疑問繼續欣賞。

          ⑸ “我”與“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相逢了嗎?結局如何?朗讀3~6節。

          ⑹ “我”真的與這樣一位姑娘相逢并且又擦肩而過了嗎?從哪里可以看出是假設的情節?為什么連假設的情節都不完美?這又是一個疑問,我們仍然帶著這個疑問繼續欣賞。

          ⑺ 首尾兩節都強調了“希望”,首節“希望逢著”,末尾“希望飄過”,由這兩個詞語可以看出詩人感情有什么變化?朗讀體會。

          首節在“悠長寂寥的雨巷”中,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是因為對未來充滿希望,渴望著這樣一位姑娘與自己相依相伴走完寂寞的旅程;末節在“悠長寂寥的雨巷”中,我希望“飄過”一個丁香地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這是“我”在彷徨中思索,迷惘中向往的結果。“我”一方面覺得這樣的姑娘不可能出現,另一方面又不愿放棄這種希望,國此是渴求與痛苦的矛盾心情的寫照。此時,“我”是繼續彷徨,繼續渺茫的希望。

          四、象征意義

          為什么“我希望逢著”的,是一位“結著愁怨的”、“冷漠、凄清又惆悵”的姑娘,而不是一位美麗、大方、開朗、充滿青春活力的姑娘?為什么連假設的情節都不完美?結合1927年夏天的背景思考,姑娘有無象征意義? 

          背景:   這首詩寫于1927年夏天,當時全國處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曾因參加進步活動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大革命失敗后的幻滅和痛苦,心中充滿了迷惘的情緒和朦朧的希望。

          象征意義:

          雨巷──當時黑暗陰沉的社會現實。

          我──孤獨的彳亍著的彷徨者。

          姑娘──這種美好理想、朦朧的希望。

          (幽長寂寥的雨巷中,苦悶憂傷的“我”在癡癡地等待著自己心中的姑娘,她遠遠地走來,又靜靜地飄過,將自己從希望的頂峰拋入幻滅的低谷……而這一切竟是“我”幻想的情節!其中又有多少的苦悶、憂傷和無奈!)

          五、再次朗讀,體會詩人的感情

          六、拓展延伸

          “丁香”是愁品。李商隱用它來表達愁思,李璟用它來表現愁情,七十七年前,詩人戴望舒用這個傳統意象創造了一個美麗憂愁的姑娘,七十七年后的今天,唐磊再一次借用了“丁香”的形象,塑造了一個崇高而感人的形象,請聽歌曲《丁香花》: 丁香花 唐 磊   口白:暖風吹過的季節,天空飄過丁香雨。山間里,來了一位年輕的女教師。從此,孩子們的生命不再像他們生長的土地一樣貧瘠,丁香花開,丁香花落,歲月在她臉上留下痕跡,病魔把無情的雙手伸向了她。終于,在那個落寞的秋季,風又吹起,秋風帶走了落葉,也帶走了她的笑臉。朗朗的讀書聲回蕩在天空中,卻再也喚不回那熟悉的聲音。

          唱:你說你最愛丁香花,因為你的名字就是她。多么憂郁的花,多愁善感的人啊,當花兒枯萎的時候,當畫面定格的時候,多么嬌嫩的花,卻躲不過風吹雨打。飄啊搖啊的一生,多少美麗編織的夢啊,這樣匆匆你走了,留給我一生牽掛,那墳前開滿鮮花是你多么渴望的美啊,你看那滿山遍野,你還覺得孤單嗎?你聽,那有人在唱那首你最愛的歌謠啊,塵世間多少荒蕪,從此不必再牽掛。

          七、作業

          運用熟悉的意象,寫一首短詩,抒發某種情感。  例: 無題 南高新校區07級3班 汪垚岑              杯中的清酒,

              醉了夕陽下最后一抹余暉。

              那河畔的楊柳早已落盡芳華,

              隨風散開離別的愁緒。

              揣在懷里的紅豆,

              是否遺落異鄉的土壤,

              在牽掛里結出相思。

              悠遠的清笛和著月光,

              涼秋夜半,

              吹起那首共嬋娟的歌謠。

              讓沉寂的心湖蕩開一團漪淪,

              低聲,輕問:

              遠方的你,還好嗎?   意象可以使你的煩躁、你的憂傷凝固成永恒的美麗,去感染更多的人,甚至流傳到將來。這就是文學的魅力。行走在文學的殿堂中,徜洋在詩意的世界里,我們年輕的生命將更芬芳和美麗! 

          封志莉

          [《雨巷》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相關文章:

          1.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2.人教版高一英語必修一教案

          3.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4.人教版高一必修《荊軻刺秦王》教案

          5.高一必修一數學課件

          6.高一必修一英語教案

          7.高一數學必修2教案

          8.高一數學必修1教學課件

          9.高一英語必修1課件ppt

          10.高一必修五數學教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AV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一本大道香蕉青青久久 | 一色屋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夜夜 | 一本久久A精品一合区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