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不列顛尼亞》 導學案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短新聞兩篇)

          發布時間:2016-4-1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本課目標

          ⑴ 了解新聞特寫的特點和寫法。

          ⑵ 學習了解本課新聞的語言特點。

          ⑶ 培養學生關注社會、關心時事的意識和發現真善美、揭露假惡丑的社會良知,增強社會責任感。

          ⑷ 引導學生培養獨立思考和判斷、辨偽存真的新聞素養和能力。

          2、本文目標

          ⑴ 掌握本文主體部分按時間順序報道的特點。

          ⑵ 掌握本文寫作特點、技巧及本文選材上的特色。

          ⑶ 增強我們民族自豪感,同時也要從歷史角度分析中華民族的屈辱史,不要重蹈歷史的覆轍。 

          重點難點:

          ⑴ 學習本課新聞的語言特點。

          ⑵ 引導學生培養獨立思考和判斷、辨偽存真的新聞素養和能力。

          ⑶ 培養學生關注社會、關心時事的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

          教學方法:

          指導閱讀法,點撥法,討論法,分析法,歸納法。

          教學過程:

          一、導語:

          1842年8月29日、1860年10月24日、1898年6月9日,英國侵略者用武力迫使清政府分別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占據了中國的香港本島加上深圳河以南整個九龍半島及附近約200多個島嶼、約1071平方公里的地區。

          1997年7月1日零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中英兩國政府香港政權交接儀式上冉冉升起,中國政府開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在被英國統治一百多年后終于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這是中華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與正義事業的勝利。1997年7月1日這一天,將作為值得人們永遠紀念的日子載入史冊。

          二、引導自學

          ⑴ 自學關于新聞的有關知識 

          ⑵ 自學本課的生字、生詞。

          ⑶ 學習了解《別了,“不列顛尼亞”》一文的作者和寫作背景

          (自學內容見學生所用《學案》)

          二、學生閱讀課文、研討交流問題

          (一)閱讀課文

          (二)研讀課文并討論問題(可先自己研讀,然后小組討論交流)

          1、學習討論理解本文標題的特點意義

          2、學習討論理清本文的內容和結構

          3、學習討論體會本文的寫作特點和技巧

          三、展示研討結果:

          1、學生發言,展示學習研讀討論

          2、學生發言,對發言內容進行補充和評價。

          3、教師點評、補充、總結討論的結果(也可讓學生總結)

          附問題答案要點:

          1、(本文標題的特點意義)記錄香港回歸的報道很多,這篇消息卻獨勝一籌,僅從標題上就可見一斑。本文的題目是“別了,‘不列顛尼亞’”,我們看到了“不列顛尼亞”號在中國人的目光中,漸漸消失在茫茫的海面,而在另一面,讀者看到了英國對香港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殖民統治宣告終結,中國歷史上屈辱的一段終被洗雪,傳遞出中華民族在這種特定歷史時刻的自豪感,同時,此刻所傳遞的情緒又是復雜和深沉的。標題寓虛境于實境,獨具匠心又了無痕跡。

             2、(本文的內容和結構)全文共11個自然段,按照新聞的結構可分為導語和主體兩部分。

             導語(第1自然段),介紹背景、事件結果:在一句話中,讓讀者清楚地了解其事件發生的背景和結果。本導語照應標題,是全文的中心內容。

            主體部分按時間順序來報道。

          第1層(第2~4段),港督告別儀式(第一次降旗)

          第2層(第5~7段),添馬艦東廣場告別儀式(第二次降旗)

          第3層(第8~9段),中英香港交接儀式(降旗與升旗)

          第4層(第10~11段),“不列顛尼亞”號離開香港

          最后一段是一段補充說明文字。

          3、(寫作特點和技巧)

            ⑴ 本文的取材特色:定格歷史的瞬間

            《別了,“不列顛尼亞”》的作者一個個重大場面的一瞬間,巧妙地將一個個鏡頭組接起來,既準確生動又色彩明快地再現了這一歷史時刻的真情實景。

          ⑵ 本文巧妙地借助現場景物寓意抒情。

          ⑶通過精辟、凝煉的點晴之筆與現場事實深厚內涵的對比去引發讀者的聯想。

          四、布置作業:

          1、課后“研討與練習”第三題

          2、課外閱讀有關香港問題的資料,觀看香港回歸的影像。

          課后反思:

          組長簽字

           

          李崇軍

          [《別了,不列顛尼亞》 導學案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短新聞兩篇)]相關文章:

          1.別了,不列顛尼亞教案

          2.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3.《談中國詩》導學案

          4.歷史教學導學案論文

          5.鑲邊與剪紙的導學案

          6.木蘭詩導學案及答案

          7.人教版高一英語必修一教案

          8.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9.人教版高一必修《荊軻刺秦王》教案

          10.高一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設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A∨一区二区影片 | 最新亚洲日韩一区二区 | 日本亚洲高清中文不卡专区 | 日本国产精品网色 | 欧美日韩日本在线观看A | 久久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