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之武退秦師 導學案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發布時間:2016-5-10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本節要點】

          1、掌握文中出現的重點的實詞、虛詞和常見的文言現象。

          2、疏通文意,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溫故知新☆

          【自主學習】

          1.找到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2)共其乏困             

          (3)夫晉,何厭之有       

          (4)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5)秦伯說,與鄭人盟    

          (6)失其所與,不知        

          2.寫出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古今不同意義。

          (1)貳于楚也             

          (2)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3)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寫出下列各句中詞類活用現象。

          (1)

          ①夜縋而出        

          ②朝濟而夕設版焉  

          ③既東封鄭       

          (2)

          ①晉軍函陵 / 秦軍汜南

          ②與鄭人盟   

          (3)

          ①既東封鄭

          ②闕秦以利晉

          ③越國以鄙遠

          (4)

          (5)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

          (6)

          ①若不闕秦

          ②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③燭之武退秦師

          (7)

          ①越國以鄙遠

          ②臣之壯也

          ③今老矣

          ④共其乏困

          (8)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鄰之厚,君之薄也

          4. 說出下列各句中句式特征。 

          (1)是寡人之過也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失其所與,不知 / 以亂易整,不武

          (3)夫晉,何厭之有 

          (4)以其無禮于晉 

          (5)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6) 佚之狐言于鄭伯

          【反饋矯正】

          1.找到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已,通“矣”,語氣詞,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給。)

          (3)夫晉,何厭之有        (厭,通“饜”,滿足。)

          (4)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闕,通“缺”,侵損,削減。)

          (5)秦伯說,與鄭人盟      (說,通“悅”,高興。)

          (6)失其所與,不知        (知,通“智”,明智。)

          2.寫出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古今不同意義。

          (1)貳于楚也              古:從屬二主,動詞;   今:“二”的大寫,數詞。

          (2)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古:東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設宴請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隨身攜帶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個人;           今:尊稱一般人的妻子。

          3.寫出下列各句中詞類活用現象。

          (1)

          ①夜縋而出         (表時間,在晚上)

          ②朝濟而夕設版焉   (表時間,在早上,在晚上)

          ③既東封鄭         (表處所,在東邊)

          (2)

          ①晉軍函陵 / 秦軍汜南(名詞用作動詞,駐扎)

          ②與鄭人盟           (名詞作動詞,結盟、訂立同盟)

          (3)

          ①既東封鄭(封:疆界。名作使動,使……成為疆界)

          ②闕秦以利晉(利:利益、好處。名詞作使動,使……得利)

          ③越國以鄙遠(鄙:邊邑。名詞作意動,把……當作邊邑)

          (4)

          (5)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賜,動詞作名詞,恩惠)

          (6)

          ①若不闕秦(使動用法,使……削減)

          ②若亡鄭而有益于君(使動,使……滅亡)

          ③燭之武退秦師(使動,使……退卻(撤兵))

          (7)

          ①越國以鄙遠(遠,遠地)

          ②臣之壯也(壯,壯年人)

          ③今老矣(老,老年人)

          ④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東西)

          (8)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詞作動詞,損害)

          鄰之厚,君之薄也(厚,變雄厚;薄,變薄弱)

          4. 說出下列各句中句式特征。 

          (1)是寡人之過也(用“也”表判斷)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失其所與,不知 / 以亂易整,不武(通過語意直接表判斷)

          (3)夫晉,何厭之有 (“之”作賓語前置的標志,正常語序:有何厭)

          (4)以其無禮于晉 

          (5)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6) 佚之狐言于鄭伯

          ☆課堂探討☆

          要點一:探究文中重點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探究活動】

          1.鄙

          ①越國以鄙遠                 

          ②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③我皆有禮,夫猶鄙我            

          2.許

          ①許君焦、暇                        

          ②雜然相許                         

          ③潭中魚可百許頭                      

          ④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3.闕

          ①虢君聞之大驚,出見扁鵲于中闕           

          ②詣闕上書,書久不報                       

          ③去年米貴缺軍糧,今年米賤大傷農        

          ④有馳慢之闕                           

          ⑤若不闕秦                               

          ⑥若闕地及泉                            

          4.微

          ①參如微時,與蕭何善                         

          ②微言大義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5.敝

          ①使史更敝衣草屨。                    

          ②敝人                                

          ③曹操之眾,遠來疲敝                  

          ④因人之力以敝之                      

          6.以

          ①以其無禮于晉 

          ②敢以煩執事 

          ③越國以鄙遠 

          ④焉用亡鄭以陪鄰? 

          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7.而

          ①今急而求子 

          ②夜縋而出 

          ③若亡鄭而有利于君 

          ④朝濟而夕設版焉。 

          8.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 

          ③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④且焉置土石 

          ⑤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⑥永之人爭奔走焉 

          ⑦朝濟而夕設版焉

          9.其

          ①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②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③失其所與,不知

          ④吾其還也 

          10.之

          ①子犯請擊之

          ②是寡人之過也

          ③臣之壯也

          ④夫晉,何厭之有

          ⑤輟耕之壟上

          【教師釋疑】

          這是一道文言實詞的一詞多義和文言虛詞的不同意義和用的題目,文言實詞的意思注意本意和引申義的區分,還可結合前后文以及常用的成語進行區分,虛詞注意記憶意義和用法,“之”要注意區分代詞、助詞和動詞的區分,代詞注意是人稱代詞作主語、賓語、定語,還是只是代詞。

          【討論明確】

          1.鄙

          ①越國以鄙遠                    邊邑,邊遠的地方 

          ②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庸俗,鄙陋 

          ③我皆有禮,夫猶鄙我            看不起,輕視 

          2.許

          ①許君焦、暇                     答應,聽從   

          ②雜然相許                       贊同   

          ③潭中魚可百許頭                 約數      

          ④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表處所     

          3.闕

          ①虢君聞之大驚,出見扁鵲于中闕           què 古代宮殿前兩邊的高建筑物 

          ②詣闕上書,書久不報                      què 皇宮,引申為朝廷  

          ③去年米貴缺軍糧,今年米賤大傷農          quē 通“缺” ,缺少,空缺 

          ④有馳慢之闕                              quē,缺點,過錯 

          ⑤若不闕秦                                jué侵損,削減 

          ⑥若闕地及泉                              jué 挖掘 

          4.微

          ①參如微時,與蕭何善                         卑賤

          ②微言大義                                   幽微,精妙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隱蔽,不顯露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假如沒有 

          5.敝

          ①使史更敝衣草屨。                    壞,破舊 

          ②敝人                                謙詞 

          ③曹操之眾,遠來疲敝                  疲憊  

          ④因人之力以敝之                      損害,衰敗 

          6.以

          ①以其無禮于晉 (因為,連詞)

          ②敢以煩執事 (拿,用,介詞)

          ③越國以鄙遠 (表順承,連詞)

          ④焉用亡鄭以陪鄰? (表順承,連詞)

          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把,介詞)

          7.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連詞,表順承)

          ②夜縋而出 (表修飾,連詞)

          ③若亡鄭而有利于君 (表順承,連詞)

          ④朝濟而夕設版焉。 (表轉折,連詞)

          8.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啊,句末語氣詞,表感嘆)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代詞,為什么)

          ③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疑問代詞,哪里)

          ④且焉置土石 (疑問代詞,哪里)

          ⑤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代詞,之)

          ⑥永之人爭奔走焉 (兼詞,于此)

          ⑦朝濟而夕設版焉(兼詞,于之)

          9.其

          ①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代詞,指代“行李”)

          ②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代詞,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與,不知 (代詞,自己的)

          ④吾其還也 (語氣詞,還是,表商量)

          10.之

          ①子犯請擊之(代詞,他們,指秦軍)

          ②是寡人之過也(結構助詞,的)

          ③臣之壯也(主謂間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④夫晉,何厭之有(賓語前置的標志,不譯)

          ⑤輟耕之壟上(動詞,往、到)

          要點二:疏通文意,概括內容,體會情感。

          【探究活動】

          細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秦、晉兩國為什么圍攻鄭國?

          2.鄭伯是怎樣說服燭之武的?

          3.燭之武用哪些事實和事理說服秦伯退兵?其中哪一點最關鍵?

          4.晉文公為什么不愿向秦軍進攻?

          【教師釋疑】

          本題意在幫助學生熟悉課文?捎谜n文中的原句回答這些問題,這些句子又是這篇課文中的關鍵句,熟悉了這些句子,理解課文就容易了。

          【討論明確】

          1.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2.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予,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予亦有不利焉。

          3.燭之武勸說秦穆公的一段話是本題的答案。其中“闕秦以利晉”最為關鍵。對燭之武的這段話要作點分析!叭敉鲟嵍幸嬗诰敝痢熬 睅拙涫菑氖吕砩险f的,秦、鄭相隔遙遠,晉、鄭卻是近鄰,因此亡鄭只對晉國有利,對秦國不但無利,反而因“鄰之厚”而顯得“君之薄”。“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至“君亦無所害”幾句也是從事理上說的,說明保存鄭國,對秦只有好處,這是以利益引誘秦伯!扒揖龂L為晉君賜矣”至“唯君圖之”幾句是從事實上說的,先從秦、晉兩國的歷史關系,說明晉國曾對秦國過河拆橋,忘恩負義;又進一步分析晉國的貪得無厭,滅鄭之后必然要進犯秦國。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這些都說明晉侯并沒有感情沖動,而是表現出清醒的頭腦和理智的判斷。

          【課堂提升】

          1.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軍:軍隊)

          B.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行李:出門所帶的包裹)

          C.朝濟而夕設版焉(版:筑土墻用的夾板)    

          D.秦伯說,與鄭人盟  (盟:盟誓)

          【答案】D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A.① 越國以鄙遠    ② 焉用亡鄭以陪鄰

          B.① 鄭既知亡矣    ② 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C.① 且貳于楚也    ② 且君嘗為晉君矣

          D.① 無能為也已    ②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

          【答案】 C

          【解析】(A項名詞用作動詞,駐軍;B項是“出使的人”;D項是“結盟”。)  

          3.下列對原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佚之狐的話“師必退”,表現了佚之狐對燭之武的了解與信任,使讀者未見其人,先知其才,從反面表現了燭之武的才能。

          B.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燭之武,作者通過他的語言,不管是牢騷,還是說辭,都表現了他不僅能言善辯,而且深明大義、機智勇敢。

          C.秦晉圍鄭的原因有二:一是鄭“無禮于晉”,二是鄭“貳于楚”。

          D.本文除去主體說辭部分層層深入、步步緊逼之外,首尾幾個自然段的敘事,盡管文字簡潔,情節的推進變化卻是波瀾起伏,扣人心弦。

          【答案】 A

          【解析】(從側面表現了燭之武的才能,不是“反面”)

           

          惜緣

          [燭之武退秦師 導學案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相關文章:

          1.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2.人教版高一英語必修一教案

          3.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4.人教版高一必修《荊軻刺秦王》教案

          5.人教版高一上冊《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6.《談中國詩》導學案

          7.高一必修一數學課件

          8.高一必修一英語教案

          9.高一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設計

          10.高一數學必修2教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免码va在线看免费最新 | 思思99热这里只有精品6 | 亚洲最新午夜福利网址 | 在线日本妇人成熟免费a√午 | 日本道免费综合中文字幕 | 日韩欧美激情国产一区二区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