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了解豐子愷的寫作風格,體會他對兒女的那份愛。
2.通過分析重點的詞句,體會孩子的率真及作者給予這種率真的贊美之情。
3.體會作者為什么在給孩子們贊美時要表達作為成人的悲哀。
4.掌握 “憧憬、鞠躬盡瘁、考妣、齷齪、藤榻、抱怨、妥協”等一些詞語。
5.學習第二人稱的寫法。
教學重點
1.通過學習體會孩子的率真及作者給予這種率真的贊美之情。
2.體會文章字里行間表達出的父愛。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在贊美孩子的率真時表達的對成人的悲哀。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受人景仰的現代漫畫家、散文家豐子愷曾說過這樣的話:“近來我的心為四事所占據了:天上的神明與星辰,人間的藝術與兒童。這小燕子似的一群兒女,是在世間與我因緣最深的兒童,他們在我心中占有與神明、星辰、藝術同等的地位。”一個把孩子和神明、星辰、藝術等同起來的人,一定是一位難得的好父親。今天我們就走進這樣的一個父親的世界,去體會那份父愛。
二、朗讀課文
師生共同合作朗讀課文,解決如下字詞:
憧憬 鞠躬盡瘁 考妣 齷齪 藤榻 抱怨 妥協
初讀課文后,你一定會為豐子愷在文章中表現出的對孩子的愛所感動,那么,這位富有愛心的父親有著怎樣的經歷和成就呢?我們一起來了解這位作家。
三、作者介紹
豐子愷(1898~1975),漫畫家、作家、翻譯家、美術教育家。原名豐潤,又名豐仁。浙江崇德(現屬桐鄉)人。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從李叔同學習音樂、繪畫。1921年東渡日本,學西洋畫;貒笤谡憬嫌荽簳熤袑W和上海立達學園任教。1925年開始文學創作并發表漫畫。1928年任開明書店編輯。1931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緣緣堂隨筆》。以漫畫著名藝壇。并寫作了以中小學生和一般音樂愛好者為對象的音樂讀物32種。文筆淺顯生動,起了普及西洋音樂知識的啟蒙作用。20世紀50年代還從事介紹蘇聯的音樂教育、音樂情況及翻譯歌曲?箲鸨l后,舉家內遷,在任教的同時積極從事抗日文化活動。抗戰后返回杭州,居家從事創作和翻譯。新中國成立后定居上海,曾任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中國美協上海分會主席、上海對外文化協會副會長、上海市文聯副主席等職。文學創作以散文為主。主要有《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緣緣堂續筆》等。漫畫有《子愷畫全集》。譯著有日本廚川白村的《苦悶的象征》、俄國屠格涅夫的《初戀》和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語》等。出版有《豐子愷文集》(7卷)。
四、賞析課文
1.了解了作家之后,我們再速讀一遍課文,首先解決這樣一個問題:文章通過一系列新奇有趣的事表達父親對孩子的關注,你能把這些事列出來嗎?最好每件事能用一句話概括出來。這些事都發生在他的哪些孩子的身上?哪些詳寫?哪些略寫?
阿寶 給凳子穿鞋子。
軟軟 拿爸爸的長鋒羊毫。
詳寫的是瞻瞻,這樣詳略得當,突出了較小的孩子瞻瞻的可愛。
2.這些事情的敘述,表達了父親怎樣的情感?從哪個詞中可以看出?
這篇文章表達了作者對孩子的愛,對孩子的純真直率的贊美。從“憧憬”一詞就可以看出來,以“憧憬”開頭,以“憧憬”結尾。表達對兒童真性情的贊美與熱愛。說明作者也是這樣一個率真的人。那么作者“憧憬”的是什么樣的孩子的生活呢?下面探討的就是這個問題。
3.作者“憧憬”的是什么?
他認為孩子值得佩服,做事全力以赴,真率、自然、熱情。
他認為孩子最富有創作力。
他認為孩子的世界最廣大。
所以,他對自己呵斥孩子、奪脫孩子,感到愧疚。連該給孩子們打的預防針,都覺得是一種殘忍。由此可見作者對孩子的愛。作者更害怕孩子長大后會像所有大人一樣失去從前的純真。
4.作者這樣愛他的孩子們,又為什么兩次提到“可惜到你們懂得我的話的意思的時候,你們將不復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
到他的孩子們都能理解他的話的時候,他的孩子們就都長大了。成人有時不得不做一些違背自己心愿的事,這樣就必然會慢慢失去純真。作者既不愿自己失去純真,更不愿孩子們失去純真。然而,孩子們又必須長大,這就是無法改變的悲哀。當然,人長大并不意味著要失去純真。這無疑也是對人們真性情的呼喚。讀者當有此感受。
作者這里提到的“悲哀”,相信對將來長大成人的孩子也是一個告誡,不要因為成長而失去純真。
5.這是豐子愷給自己的畫集寫的序,想一想,為什么他不在序中介紹他的畫集,而是寫了他的孩子們?
因為豐子愷非常愛自己的孩子們,于是,孩子的一舉一動都在他的眼中,孩子自然成了他的模特。他的畫大部分以孩子的生活為藍本,可以說這本畫集是孩子們的生活寫照。作者通過自己的畫留下對孩子的童年時美好生活的回憶。所以,他的序仍然以孩子為主題,作者在序中盡情表達對孩子們的贊美,對童真的熱愛和依戀。這也正是對美好生活的依戀。正如作者所說的:“天上的神明與星辰,人間的藝術與兒童。這小燕子似的一群兒女,是在世間與我因緣最深的兒童,他們在我心中占有與神明、星辰、藝術同等的地位!痹谒男哪恐泻⒆雍退囆g是等同的,所以,在這本畫集的序里,他仍然在盡情地表達對孩子的愛。
6.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作者采用的人稱是第二人稱,體會一下這樣寫的好處。采用了第二人稱的寫法,仿佛是與孩子們直接對話,顯得更親切、自然。
五、口語表達訓練
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學都有一個可愛的童年,而你童年的點滴趣事恐怕也都來源于你父母的講述。能否以你父母的口吻,講述一件發生在你身上的童年趣事?
(同學之間交流)
六、布置作業
請同學們以組為單位,展示豐子愷的作品,做成課件或辦成小報皆可,在班級為同學們講解自己心目中的豐子愷。
惜緣
[給我的孩子們 教學設計(長春版七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給我的孩子們閱讀答案
2.長春版頤和園課件
8.長春的冬天散文
9.列車長春運日記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