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理解伏爾泰的歷史貢獻及啟蒙思想的偉大意義
2、有感情地朗讀,體會雨果充滿激情、富于浪漫主義色彩的演講語言。
學習重點:有感情地朗讀,體會雨果充滿激情、富于浪漫主義色彩的演講語言。
預習導學:
【學法指導】
1、自由朗讀,勾畫并學習生字新詞,完成【預習自測】;
2、認真閱讀【教材助讀】中內容,了解作者的生平經歷及時代背景;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本文詩化的語言。
【教材助讀】
(1)伏爾泰:法國十八世紀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旗手,目睹過封建專制主義由盛轉衰,深刻預見革命必將到來。他以非凡的才智、犀利的思想及對黑暗的封建專制主義的揭露,使他在人民中間享有崇高的聲望。
(2)雨果:19世紀前期法國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代表作《巴黎圣母院》等。
(3)啟蒙運動:18世紀西方資產階級繼“文藝復興”之后所進行的第二次反對教會神權和封建專制的文化運動。弘揚理性、反對宗教、提倡人權,教導人們勇于反抗,追求正義。
(4)寫作背景:本文是雨果在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紀念會上發表的演講。1878年的法國,拿破侖三世王朝已經被推翻,建立了共和政府。作者也早已結束了19年的流亡生活。但是,德國對法的戰爭沒有停息,因為政治派別紛爭激烈,尤其是“巴黎公社”社員的殺戮,使法國到處彌漫著血腥。“野蠻還在,刀劍猖狂。”作者本人代表左派,同情巴黎公社,不斷受到排擠。于是,雨果這位從伏爾泰思想中汲取力量的人道主義斗士,變發表了這篇富有戰斗激情的演說。
【預習自測】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隕落( ) 靈柩( ) 凌駕( ) 兼而有之( ) 恪盡職守( )
詛咒( )曙光( ) 憐憫( ) 睿智( ) 媚上欺下( )
黎民百姓( ) 深邃( )浩瀚( ) 澎湃( ) 鞠躬( )
冥誕( ) 蘊涵( ) 寬恕( )
2、結合語言環境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媚上欺下:: 媚:有意討人喜歡 整個詞語意思:討好上司,欺侮下屬.
孤軍奮戰:奮戰:盡全力地戰斗。孤立無助的軍隊單獨對敵作戰。也比喻一個人或一個集體無人支援、幫助的情況下努力從事某項斗爭。
恪盡職守:謹慎而認真地做好本職工作。惱羞成怒:因憤恨羞愧而發怒。
登峰造極:比喻達到頂峰。 彌留之際:病重將要死亡的時候。
浩瀚無際:形容廣大、繁多,沒有邊際。
學習過程:
一、創設學習情境,明確學習目標。(2分鐘)
二、指導獨立學習,初步達成目標。(18分鐘)
【自學指導一】:
①大聲朗讀課文,感受文章激情洋溢的語言。
②快速瀏覽全文,圈點勾畫出關鍵語句,獨立思考完成自學檢測。
自學檢測:
1、從雨果的演講中,可以了解到伏爾泰為人類文明做出了怎樣的貢獻?從中可以看出伏爾泰是個什么樣的人?伏爾泰為人類文明的貢獻分為兩大部分。一是通過著書立說和文學創作,做出思想上的貢獻:“培養良知,教化人類”,“教導人們走向自由”;二是以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和責任,為他那個時代的弱勢人群爭取人權,勇敢斗爭。
2、雨果為什么把伏爾泰生活的時代看做是“一個新的紀元”的開始?
伏爾泰生活的時代是“一個新的紀元”的開始,因為從那時起,“人類最高的統治權力將是思想”。思想取代武力,一切都要放到“理性”法官面前受審;人們再也不會盲目地臣服于權威與專制,人間的最高律令將是基于正義和平等的法律,以及真理和良心。總之,“新紀元”的說法是對啟蒙運動意義的高度評價。
三、引導小組學習,落實學習目標。(20分鐘)
【自學指導二】:
①跳讀課文,找出最能體現作者飽含激情、詩化的語言,有感情地讀一讀,完成自學檢測。
②小組內互讀互評。
③班內展示,其他認真傾聽,準備評價、質疑。
自學檢測:
文中有許多體現作者飽含激情、詩化的語言風格的段落、句子找出來,有感情地讀一讀,體會其中蘊涵的深刻含義。
例如、他受到詛咒、受到祝福的走了;收到過去的詛咒,收到未來的祝福.先生們,這是榮譽的兩種美好的形式
過去”象征著黑暗與邪惡,“未來”意味著正義與光明.伏爾泰受到“過去”的詛咒與“未來”的祝福,正反襯出他與黑暗的勢不兩立,他對世人的啟蒙碩勛.所以說“是榮譽的兩種美好的形式”.
四、當堂訓練反饋,鞏固學習目標。(5分鐘)
伏爾泰生活在風云激蕩的18世紀,他因其世紀性的貢獻而受后人敬仰,你讀了本文后,一定有不少感悟,談談自己的感悟。
反饋空間:
五.及時綜合訓練,強化學習目標
1、下面句子中有兩個錯別字,請改正后用正楷字將整個句子抄寫在田字格中。(2分)
矢志不逾地追求;不屈不饒地奮斗。
2、給下面一段話加點的字注音。(2分)
無數寂靜的夜晚,漫步樹影婆娑( )的小路,神清氣爽,思緒萬千……或者聆( )聽
鶯( )的歌唱,讓微風從眉宇間緩緩吹過,愜( )意無比。
答案略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 )(2分)
A、經過大家的努力,我們終于登峰造極,在山頂欣賞到了美好的景色。
B、不是歸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鄰里,是素不相識,出手相援。13位唐山農民用淳樸、善良和倔強的行動,告訴了我們“兄弟”的含義。
C、他入選“感動襄陽”年度人物,是眾望所歸。
D、做一個人,我們要行使自己的權利;做一個公民,我們要恪盡職守。
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C )(2分)
A.在國際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我們更要全面繼承和發揮中華文化傳統。
B.春節晚會上,精彩的魔術表演贏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C.雙休日里,大家去郊游時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發生意外事故。
D.大力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學校、家庭、社會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5、將下列句子組成一段意思連貫、句意完整的話,語序排列最恰當的一項是(B )(2分)
①我們只能迎難而上,努力向前方挺進。
②因為退縮解決不了問題。
③人走在路上,是可以停歇一下,卻不可能停一輩子。
④縱使前路布滿荊棘,卻也不能退縮。
⑤前方的路還是需要自己去探索,去經歷。
A.④②①③⑤ B.③⑤④②① C.③⑤①④② D.①④②⑤③
6、古詩文積累。(每空1分,共8分)
⑴過盡帆皆不是, 斜暉脈脈水悠悠 。(溫庭筠《望江南》)
⑵濁酒一杯家萬里, 燕然未勒歸無計 。(范仲淹《漁家傲 秋思》)
⑶ 足蒸暑土氣 ,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觀刈麥》)
⑷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語淚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
⑸《江城子 密州出獵》中表達作者渴望重新被朝廷重用的句子是持節云中,何時遣馮唐。
⑹ “生于憂患,以自強不息成就人生傳奇;逝于安樂,用赤誠贏得生前身后名。”這是感動中國人物----- 霍英東的頒獎詞中的一句,它化用了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和南宋詞人辛棄疾“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的句子。
閱讀散文《牽手母愛》,回答7----11題。(13分)
牽手母愛
(1)那一次,我應一位朋友之邀,客串為他的學生講了兩堂作文課。他們即將面臨高考,學習生活異常緊張。在課堂上,我曾給他們出了這么一個問題:“如果命運之神可以滿足你一個心愿,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
(2)當時,大多數學生的回答是能夠順利通過高考,也有部分學生希望自己能夠像超女或比爾蓋茨成為某個領域的偶像。
(3)然而,有一個男孩的回答卻是:“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牽一下媽媽的手”他在說這句話的時候,眼睛里泛著淚花。然后,他講了這么一件事情:
(4)他家在一個小山村里,距離他所在的學校有數十里路。因此,他升入這所學校之后,一直在學校住宿。他母親是一位普通的農家婦女,在家侍候著兩畝果園。因為父親的腿有殘疾,所以果子成熟之后,總是由母親蹬著三輪車,將摘下的果子馱到離家二十余里路的小鎮上去賣掉。每次賣掉果子之后,她總是要在市場上買一點好吃的東西,然后再蹬上十多里路來探望他。
(5)那年中考前夕,母親趁早將幾筐桃子賣掉,然后買了他最愛吃的蔥花餅,她怕蔥花餅涼了,就用干凈的布巾包了又包。
(6)中午的最后一遍鈴聲響過之后,他急匆匆向學校門口跑去。母親已將三輪車停在遠處的樹底下,她自己卻站在沒有一點遮蔭處的校門口,毒辣辣的日頭將她黧黑的面孔烤出一層細密的汗珠子,藍色的短袖衫泛著亮晶晶的鹽粒。母親笑著上前抓住他的手,關切地說:“走,到那邊樹蔭下,媽給你買了蔥花餅。”
(7)這時候,有一些離家較近的同學,推著自行車涌過來,他感到有些難為情,便把手輕輕一甩,將母親那只磨出繭子的手甩開了。母親的臉上閃過一抹失落。在樹蔭下,當母親將那一摞溫熱的蔥花餅放到他手中的時候,她臉上的失落完全被一種欣慰的神情替代了。
(8)他低著頭對母親說:“這么遠的路,以后就不要來了。”
(9)母親笑著搖了搖頭,仍像先前一樣不厭其煩地叮囑他保重身體;然后,目送著他走進校園,才騎上三輪車離去。當他咬了一口手中香噴噴的蔥花餅時,忽然想起忘了問母親是否吃過午飯。
(10)一個星期之后,一個噩耗傳來,他的母親在去小鎮賣果子的途中遭遇了車禍。當他心急如焚地趕回家時,面對的只有母親那僵硬而蒼白的面孔。他撲通跪倒在母親的身邊,萬般痛苦地哭喊道:“媽!--你為什么不牽兒的手了啊?--”
(11)他流著淚說完這件事,然后鄭重地說:“現在,我愿意用一生中最珍貴的東西,來換取跟母親牽一牽手的機會!”
(12)此時,不光是我,幾乎所有的人眼睛都濕潤了。親情,是我們一生最寶貴的財富,緊緊牽著愛的手吧,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
7、通讀全文想一想,文章以“牽手母愛”為題的作用是什么?(2分)
點明中心 ,是文章的線索.
8、試對第(6)段劃線句作點賞析。(內容、寫法、情感任選一方面)(3分)
對母親的外貌描寫,表明了母親在大熱天等了我很長時間,體現了母親的愛子情深.
9、細讀第(7)段劃線句,說說母親臉上為何閃過一抹“失落”?她又“欣慰”什么?(3分)
失落是因為母親頂著烈日等了很長時間,終于見到我,而我由于面子問題,疏遠母親.欣慰是因為母親終于賣掉桃子買了兒子最愛吃的蔥花餅,親手放入兒子手中,感到很滿足.
10、“便把手輕輕一甩,將母親那只磨出繭子的手甩開了”請發揮想象,揣摩一下,此時“他”心里在想些什么?(2分)
心想:“母親衣著樸素,還騎著三輪車,要是被同學看到了,一定會笑話我有一個平窮的母親.”
11、對文中的“男孩”,同學們褒貶不一,你對他有什么看法呢?請談談你的認識。(3分)
小男孩因為面子不愿與母親牽手,等母親去世,失去了母愛時感到懊悔,這種反省精神值得學習.。
多于父母溝通,不再讓父母操心,好好學習,用成績來報答父母.(再舉一個孝順父母的實例就好了.)
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