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聽賢明之心--《陋室銘》公開課教案

          發布時間:2016-8-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昆八中語文組 楊麗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

          理解“陋室”的“陋”和“不陋”,進而掌握文章的主旨“惟吾德馨”。

          能力目標 :

          學習托物言志的表現手法,理解“銘”這種文體,可以賞析并仿寫對偶句乃至銘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文本研讀及課外知識延伸,理解作者劉禹錫的高尚情操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并進而理解中國古今名士的閑雅情趣和精神追求!

          二、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通過反復誦讀、交流探討,理解文章主旨!

          2、學習銘文的寫作手法,尤其是比興和類比的手法!

          3、反復吟誦乃至當堂理解背誦。

          教學難點:

          通過有效教學,使學生真正理解、感悟中國古今名士的閑雅情趣和精神追求,能夠靜聽賢明之心!

          三、教材分析 :

          《陋室銘》是一篇語言、意境兼美的名作。陋室,是作者劉禹錫受人擠兌而住的簡陋房屋,但作者為它作銘,托物言志,借以表達自己的志向和情操。真可謂用“陋室不陋”“惟吾德馨”的博大胸襟和高尚情操激勵了太多的中國文人,所以在純粹“賞析”的教學設計上,教會學生理解作者及所有和作者有一樣精神追求的雅士的情懷,是上課的重難點。至于銘文的寫作手法,如“比興、對偶和類比”學生很容易掌握,會仿寫即可!

          四、計劃課時:一課時

          五、教學步驟

          1、導入:

          人的一生當中,必定會經歷很多挫折和磨難,但是,越是苦難的挫折,越能折射出“高人雅士”的坦蕩胸襟和勵志情懷!一路走來,我們接觸過蘇軾被貶但仍“夜游承天寺”,釋懷地吟出“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龔自珍被迫離開朝廷,也是一路高歌“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今天,我們再來聽一聽又一個被貶文人劉禹錫的故事,看看他又經歷了什么?

          2、【多媒體展示】話說唐朝詩人劉禹錫因參加政治革新運動失敗,被貶到和州做“通判”,按當時規定,他應住衙門里的三間屋子。可是和州知縣策某是個勢利小人,他見劉禹錫被貶而來便多方刁難,安排劉禹錫住在偏遠的縣城南門,面江而居。劉禹錫見房子面對大江,不但沒有埋怨,反而很高興,還撰寫了一副對聯貼于房門,請大家讀一讀:“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

          這個舉動氣壞了策知縣,于是又劉禹錫搬到城北門的,一間半小房子。因為新居處于德勝河邊,環境也不錯。劉禹錫也沒有計較,依然安心住下,又寫了一副對聯,請大家讀一讀:“楊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

          策知縣見他仍是悠然自得,又把劉禹錫的住房再度調到城中,而且只給一間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簡陋房間。半年時間,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僅是斗室。想想這狗官實在是欺人太甚了,劉禹錫憤然提筆寫了一篇《陋室銘》一文,并請人刻于石頭上,立在門前。這就是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的氣出來的千古名篇《陋室銘》。

          3、全班齊讀《陋室銘》,請大家感悟一下劉禹錫要借文章表達自己的什么想法?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那么,既然肯定這是一間陋室,作者身居陋室卻說“不陋” 原因為何?

          明確:

          居室環境--清幽雅致

          交往之人--高雅脫俗

          日常生活--修身養性

          5、文章開頭和結尾看似和陋室沒有關系,它們有什么作用呢?

          明確:用名山名水來類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用名廬名亭及名人名言來類比“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和抱負。(代入諸葛亮、揚雄、孔子的典故)

          聯想一下,有沒有其他類似的高潔人士,不注重居所但是精神生活很富足?

          引入“杜甫草堂”和“善洲草棚”,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惟吾德馨”的含義!

          6、帶著一種崇敬之心,再次朗讀《陋室銘》,順著思路當堂背誦。

          7、了解“銘”這種文體  古代是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8、作業:

          仿照《陋室銘》,修改《教室銘》,讓它成為勵志、高雅的好韻文!

          《教室銘》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學不在深,作弊則靈。

          斯是教室,唯我閑情。小說傳得快,雜志翻得勤,

          琢磨打籃球,尋思游戲廳,可以打瞌睡,觀窗景。

          無書聲之亂耳,無復習之勞心。自習說閑話,講課聽不進。

          心里說,混張文憑。

          附:“《陋室銘》賞析”課堂反思

          昆八中楊麗

          之前的教學構思自己是經過“幾番斟酌”的,想通過簡潔的步驟,利用文本研讀上升到理解劉禹錫及像劉禹錫一樣有“淡泊名利、安貧樂道”的高雅人士的精神境界和情懷!

          可是,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好像并不容易貼近理想。一堂課上下來,我明顯覺得學生對于劉禹錫的敬重,對延伸出來的諸葛亮、揚雄、杜甫(對楊善洲的敬佩感稍微強一些),都只是達到了一種“觀望”和“簡單了解”,只知道他們的居所簡陋,人物業績可觀,但是并沒有從內心深處感悟或感觸到“居者德馨”使“陋室不陋”!細細思量,一是古代人物距離學生太遠,如果只通過事例講解,學生只能“淺嘗輒止”,少了對比和挖掘!二是文本里對于劉禹錫的塑造,從生活情趣、居室環境到交往人物的分析也不夠深入,所以這個人物是“一閃而過”,這個部分應該通過字詞揣摩和對比引申再加強一些,人物的精神、品質才能鐫刻在學生心中,這對于后來其他人物的類比也是必須而更好的鋪墊!

          其次,對于作業拓展,仿寫和修正“教室銘”,本來以為會是公開課的亮點,但是因為現場發揮,學生特別拘謹,很放不開,有些不夠“閃亮”!

          最后,因為節奏沒有控制好,沒有讓學生當場背誦,有些遺憾!

           

          封志莉

          [靜聽賢明之心--《陋室銘》公開課教案]相關文章:

          1.小班優質公開課教案

          2.小班水果公開課教案

          3.《師說》公開課教案

          4.小班兒歌公開課教案

          5.小班識字的公開課教案

          6.雨巷公開課教案

          7.《雨巷》公開課教案

          8.適合小班的公開課教案

          9.小班的公開課教案

          10.小班簡單公開課教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久久悠悠色综合视频 | 中文字幕国内自拍 |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久 | 亚洲最大的久久综合网 | 亚洲主播欧洲一区 | 尤物精品国产第一福利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