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沙漠進軍》教案(2課時)

          發布時間:2016-8-19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說明方法的知識,進一步理解說明方法在說明事物過程中的作用。

          2.了解沙漠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和人們征服沙漠采取的措施。樹立向困難作斗爭的思想。

          3.學習中心句與支撐句間的關系。

          教學重點

          1.說明方 法的作用。

          2.征服沙漠所采取的措施,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難點

          說明方法的辨別與作用分析。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重點:

          1.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 ,利用工具書獨立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查閱資料了解竺可楨的基 本情況。

          3.能劃分文章結構,概括各部分主要內容,理清文章說明的思路。

          4.能在深入閱讀課文的基礎上,劃分第二部分層次,概 括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

          文章結構層次及作者的說明思路。

          教學難點:

          第二部分層次的劃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平常大家看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后都有氣象預報,那么你知道我國現代氣象事業的創始人是誰嗎?竺可楨。他是我們浙江紹興人,竺可楨不僅是氣象學家,而且還是地理學家,今天我們學習竺 可楨老人寫的 一篇事理說明文《向沙漠進軍》。

          二、初感課文,掃清文字障礙,劃分結構

          1.字詞:學生獨立解決。

          2.結構:通讀課文獨立劃分,小組交流。

          第一部分(1-4)沙漠對人類的危害。

          第二部分(5-10)人類征服沙漠的方法。

          第三部分(11-13)向沙漠進軍的前景。

          追問:文章的基本思路?

          三、深入研讀課文

          (一)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提問:作者是如何說明沙漠對人類的危害的?沙漠又是如何“進攻”人類的?

          這部分內容是圍繞那句話寫的?

          (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1.分層次理解內容

          任務:重點研讀課文第二部分,進一步劃分這部分的層次并概括主要內容。

          方法:深入研讀,小組合作。

          結論:

          第一層(5.6)有針對性地抵御風沙襲擊和沙丘進攻的方法是培植防護林和培植草皮。

          第二層(7、8)指出征服沙漠的主要武器是水,從而說明怎樣向沙漠展開攻勢。

          第三 層(9、10)用解放后征服沙漠的可能性。

          2.針對第二部分提問

          人類抵御沙漠進攻的主要方法是什么?為什么要采用這樣的 方 法?我國治理沙漠取得了怎樣的成果?

          (三)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提問:沙漠對人類有哪些好處?我們如何辯證地看待一個問題?

          四、布置作業

          1.解釋課后 詞語。

          2.填寫課后二題表 格。

          第2課時

          教學重點:

          1.學習本課中使用 的說明方法, 理解作用。

          2.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教學重點: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教學難點:理解說 明方法的作用。

          教學過 程:

          一、導入

          復習導入,填寫下表。

          沙漠危害人類的武器 

          風沙進攻的主要方 式

          針對 沙漠的危害,人類采取了哪 些措施

          二、說明方法分析

          提問:課文使用了哪些說明方法?使用這些說明 方法有什么作用?

          學生自學,教師適當指導。

          1.舉例子。文章前兩部分幾乎每一自然段都舉出了實例說明問題。舉實例不但使文章內容非常具體,而且豐富了 文章的內容,具有很強的說服力,使讀者印象很深。

          2.列數字。比如,文章在說到培植防護林可以有效地防御風沙的“游擊戰”時,說“風遇到防護林,速度就減小百分之七十到八十”。運用數據可以使說明具有高度準確性和科學性。

          3.作比較。文章舉國外事例作說明時,就用“搖籃”對:“荒漠”作比較,對比鮮明,說明沙漠的肆虐程度。 

          4.打比方。例如:把沙漠比喻成“敵人”,把沙漠的 進攻手段比喻成“武器”,把沙漠進攻的方式比喻成“ 游擊戰”、“陣地戰 ”等,都是打比方。打比方有兩個特點:一個是 用來比喻的事物是人們都熟悉的事物,二是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上面舉的例子就是這樣的。人 們把危害人類生存的沙漠比喻成“敵人”,把它危害人類的種種方式用“游擊戰”、“陣地戰” 作比,都反映了人類對沙漠的厭惡和憎恨的感情。由此可見打比方不但可以使事物或事理形 象化、具體化,還直接表達了人們對事物的態度和感情,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5.分類別。如說明沙漠對人類的危害,指出“沙漠逞強施威,所用的武器是風和沙”;在說明風沙的兩種主 要進攻方式時,指出“一種可以稱為游擊戰,”“一種可以稱為陣地戰”。條理分明地說明了沙漠危害人類的方式。

          三、體會文章語言特點

          1.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

          2.教師根據學生看法引導學生通過舉例感受出本文語言的準確性的特點。

          ①限制性詞語的使用。

          ②近義詞的運用。

          ③精確數字的使用。

          四、布置作業

          收集資料,了解沙塵暴襲擊我國部分地區的情況,我國政府采取了哪些防治措施。

          五、板書設計

          向沙漠進軍(事理說明文)

          竺可楨 

          一、為什么要向沙漠進軍。 

          沙漠是人類最頑強的自然敵人之一。 

          最頑強:有史以來,不斷斗爭,沒有能征服,反而并 吞 

          舉事例:1.西方文明搖籃變成荒漠。 

          2.天然草原區變成沙漠。 

          二、怎樣向沙漠進軍? 

          沙 漠 侵 襲                           

          人 類 防 御 

          說明方法:分類別,列數字,舉例子

          武 器 進攻方式 特點 

          1.培植防護林(減少風的力量) 

          2.培植草皮(減少沙粒來源) 

           

          雷真民

          [《向沙漠進軍》教案(2課時)]相關文章:

          1.《秋天》第2課時教案

          2.《語文園地八》第2課時教案

          3.日月水火課時的教案

          4.故都的秋教案兩課時

          5.向國旗敬禮教案

          6.師說三課時教案

          7.《升國旗》第一課時教案

          8.橋的第二課時教案

          9.日月水火第一課時教案

          10.木蘭詩教案(1課時完成)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 | 亚洲A在线V免费观看 | 日本精品在线一区欧美 | 日本啪视频在线观看精品综合 | 综合国产精品2021 | 亚洲精品字幕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