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孟子二章》

          發布時間:2017-10-1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了解孟子及相關文學常識,積累實詞,背誦全文。

          2.理解解文章內涵。了解孟子雄辯的文風。

          3.理解“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道理,培養憂患意識,能正確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4.積累孟子名言,激發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愛。

          教學重點:

          1.了解孟子及相關文學常識,積累實詞,背誦全文。

          2.理解解文章內涵。了解孟子雄辯的文風。

          教學難點:

          積累孟子名言,激發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愛。

          課時安排:五課時

          教學過程: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我們學過孔子的《論語》,和《論語》并列為四書的還有《孟子》、《大學》、《中庸》,今天,我們要學習《孟子》中的文章。

          二、作者及相關文學常識介紹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山東人。戰國中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學說的繼承和發揚者,有“亞圣”之稱。受業于孔子之孫孔伋,是孔子的再傳弟子,是孔子之后戰國中期儒家學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和孔子的學術成就幾乎同高,人們將他們合稱為“孔孟”,與老子、孔子、墨子,并稱中國四古董。他曾游說梁惠王,不能用;乃見齊宣王,為客卿。宣王對他很客氣,可是也始終不用。于是孟子歸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門人萬章、公孫丑等記其言行,為《孟子》七篇。

          政治主張:“仁政”“民貴君輕”,主張和平,反對戰爭。

          《孟子》是儒家的經典之一,為孟子和弟子及再傳弟子所著。書中記載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學、倫理等思想觀點和政治活動。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學》、《中庸》、《論語》合為“四書”,成為此后讀書人的必讀書。

          三、朗讀:

          1.聽范讀。

          強調句子的節奏。

          “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2.自由朗讀。

          3.齊讀。

          四、翻譯課文

          1.結合注釋,試譯課文。

          2.全班交流,掃除翻譯難點。

          參考:

          舜從田地中被任用,傅說從筑墻的泥水匠中被選拔,膠鬲從魚鹽販中被舉用,管仲從獄官手里獲釋被錄用為相,孫叔敖從隱居海邊進了朝廷,百里奚從市井之間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使命給這樣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饑餓(之苦),使他資財缺乏,使他做事不順,(通過這些)來使他的內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強起來,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個人常常犯錯誤,這樣以后才能改正;內心憂困,思緒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為;(一個人的想法只有)從臉上顯露出來,在吟詠嘆息中表現出來,然后才能被人們所了解。在國內沒有堅持法度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外沒有與之匹敵的國家和外來的禍患,國家常常會滅亡。

          這樣以后,人們才會明白憂愁患害使人生存發展,安逸享樂使人萎靡死亡。

          3.同桌互考課下重點實詞。

          ① 舉:舉用,選拔。

          ② 空乏:資財缺乏,即貧困。

          ③ 動心:使心驚動。

          ④ 曾益:增加.

          ⑤ 曾:同“增”

          ⑥ 恒:常。

          ⑦ 過:過失,此處是有過失的意思。

          ⑧ 衡:通“橫”,梗塞,指不順。

          ⑨ 作:作為,奮起。

          ⑩ 征:征驗,此處有表現的意思。

          11 色:面色。

          12 入:在里面,指國內。

          13 拂士:輔佐君主的賢士。

          14 拂:通“弼”,輔佐。

          15 出:在外面,指國外。

          五、整體感知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明確:“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2.作者是從哪兩方面論證的?

          明確:造就人才和治理國家兩個方面。

          六、作業

          1.熟讀課文,整理課下重點實詞

          2.背誦并默寫課下重點實詞。

          板書設計: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造就人才和治理國家

          第二課時

          一、導入

          考查實詞背誦情況。

          二、研讀課文

          1.文章開頭列舉的六個人物的事例,他們的共同點是什么?

          明確:這六個人物都出身貧賤,在經歷了艱難的磨練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

          2.課文連舉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們的共同點是什么?

          明確:都出身貧賤,都經歷了磨煉,最終都大有作為。

          3.作者舉例想說明什么道理?

          明確:說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經歷磨煉,只有經過磨煉才能有所作為。

          4.第2自然段作者論述了什么?

          明確:經受磨煉的好處。

          5.第二段從幾個方面論述的?

          明確:三個方面:

          思想:“苦其心志”。

          身體:“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行為:“行拂亂其所為”。

          6.第二段和第三段有什么不同?

          明確:第二段:個人成才。

          第三段:治理國家。

          7.作者認為一個國家走向衰敗滅亡的原因是什么?

          明確: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

          8.作者通過全文的論述,得出了什么結論?

          明確:“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三、拓展

          1.你還知道哪些人經過艱苦生活的磨練,進而取得成功的事例?

          參考: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

          2.你還知道哪些與“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相類似的名言。

          ① 沒有偉大的意志力,就沒有雄才大略。--巴爾扎克

          ② 困難越大,戰勝困難就越榮耀。--莫里哀

          ③ 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會熠熠生輝。-查爾斯比亞德

          ④ 在獲得無比豐富的生命體驗的過程中,如果一帆風順,那我們將失去一些發自內心深處的無上喜悅,只有穿越黑暗幽深的山谷,到達山頂的時候才會欣喜若狂。--海倫凱勒

          ⑤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⑥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⑦ 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

          ⑧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四、作業

          1.熟讀并默寫全文。

          2.完成練習題。

          板書設計: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

          造就人才--治理國家

          思想、身體、行為--入、出:亡

          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雷真民

          [長春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孟子二章》]相關文章:

          1.論語十二章教案

          2.長春版頤和園課件

          3.論語十二章課文原文教案

          4.北師版保修教案

          5.長春版野荷塘教學課件

          6.教科版一年級語文下冊《送陽光》教案

          7.岳麓版初中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案

          8.語文s版開天辟地教案

          9.中班下冊語言教案

          10.小學信息技術下冊教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欧美一级视频在线看 | 久久中文字幕永久第一页 | 亚洲第一区视频 | 中文字幕精品乱码一区 | 亚洲亚洲大片亚洲一级高清 |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