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人教版七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7-10-2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學習聞一多嚴謹、謙遜的治學態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則。

          2.知識目標:抓住文章記敘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3.能力目標:反復誦讀,積累語言,培養語感,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教學重點 訓練學生篩選概括信息的能力。

          體會聞一多先生的人格魅力。

          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敘述中描寫的運用及其作用。

          學情分析 課文中有些文言詞不好理解,引導學生利用工具書自主解決。初一學生班級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敢于探索與實踐的良好學風,學生間相互討論,相互合作的互動氣氛較濃。                              

          教學方法 誦讀,自讀為主、合作交流,老師點拔歸納

          教具 多媒體

          一、導入

          二、檢查預習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四、研讀“學者”部分

          一、回顧上節課內容

          二、研讀“革命家”部分

          三、拓展延伸

          四、品析語言

          五、寫作特點:

          六、課堂小結

          1、關于聞一多:

          以聞一多的《七子之歌》導入。 引出聞一多相關資料。

          2、作家簡介:展示臧克家相關資料。

          臧克家:2000年1月獲首屆“中國詩人獎──終生成就獎”。

          2003年獲由國際詩人筆會頒發的“中國當代詩魂金獎”。筆耕不輟,走過一個世紀--從“農民詩人”,走到“詩壇泰斗”

          朱自清:“從臧克家開始,我們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農村為題材的詩。” 

          茅盾:臧克家是當時青年詩人“最優秀中間的一個”。

          3、字音字形 見課件

          1、播放示范朗讀磁帶(見資料包)

          2、表情朗讀。教師做相應的朗讀指導,如語調、語速、語勢、語氣的把握與表現。

          3、表演朗讀(配樂《春野》見資料包)

          4、把握聞先生的主要事略,理清文章思路。

          學者        《唐詩雜論》

          (三本書)  《楚辭校補》

          《古典新義》          革命家      起稿政治傳單

          (三件事)  群眾大會演說          

          參加示威游行

          5、課文的兩個部分之間,是用哪些話起過渡作用的?把這些話找出來,說說是怎樣起過渡作用的?

          默讀課文第一部分,思考:

          1、作為學者的聞一多他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

          2、請用簡練的語言說一說聞一多先生作為學者的形象。

          第  二  課時

          1、作為民主戰士的聞一多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

          2、課文記敘了作為革命者的聞一多的哪三件事?

          3、聞一多先生是怎樣一個人?

          作為學者、研究者“做”比“說”更重要,聞一多如此,鄧稼先如此,作為學生更應如此。

          目前,我們雖然不可能像聞一多先生那樣成為卓越的學者,不可能像鄧稼先一樣成為“兩彈元勛”,但我們至少可以成為優秀的學生。

          借你一雙慧眼,看看你身邊的伙伴,

          誰是真正的“做”者?他(她)是怎么做的?

          舉例語句:

          ① “那時候,他已經詩興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濃。” 

          “詩興不作”是文言說法。“作”,起。“詩興不作”就是寫詩的興致減少了。20年代,聞一多寫了許多愛國詩篇。從20年代末起,轉入對我國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②“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

          “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 這是比喻的說法,表現聞一多為探索救國道路而苦讀的目的。自20年代末起,聞先生過了十多年“書齋生活”,企圖從文化上尋找振興民族的途徑。 

          ③“1930年到1932年,“望聞問切”也還只是在“望”的初級階段。” 

          “望聞問切”是比擬的說法,把我們的民族比成一個病人(第2句就全句而言也是比擬),說明聞一多當時從文化研究上來探求救國的方法,也還僅僅是走出了第一步。 

          ④“深宵燈火是他的伴侶,因它大開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它”指深夜燈火。深夜只有孤燈相伴,本來應感到寂寞,但聞一多則不然,他在一盞孤燈的照耀下,全力進行學術研究,成績斐然。“漂白了的四壁”引自聞一多詩《靜夜》,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對祖國前途和人民命運的關切。課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現聞先生深夜從事學術研究那種怡然自適的情景,與“大開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脈相承。 

          ⑤“他潛心貫注,心會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樓’的主人。” 

          “潛心貫注”和“心會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說用心極專極深,除學術研究外,沒有別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總結:

          語言生動形象,富于感情和詩意:

          有記敘、描寫、抒情、議論。

          運用成語或四字短語:使結構整齊,有節奏感。

          運用對句:讀起來瑯瑯上口,鏗鏘有力,富于音樂美。

          選材典型,以少勝多

          聞一多先生的事跡很多,作者為什么只選取這六件事?

          單這六件事就已經把聞一多先生的嚴謹刻苦的治學態度、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澎湃執著的愛國熱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現出來了。

          交流自己搜集的背景資料

          詩人:新詩集《紅燭》(1923)、《死水》(1928)是現代詩壇經典之作。 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了組詩《七子之歌》,表達了深摯的愛國之情。

          學者: 1932年到清華任教后,開始全力專攻古典文學。學術著作有《神話與詩》、《唐詩雜論》、 《楚辭校補》、《古典新義》等。他對《周易》、《詩經》、《莊子》、《楚辭》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匯成“新義”),被郭沫若稱為: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民主戰士:他一身正氣,抗戰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面對國民黨統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書齋,投身到反對獨裁、爭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國民黨特務刺殺身亡。

          1、 學生聽讀課文錄音,初步感知文意

          2、 學生自讀課文,結合挺度印象,學習表情朗讀。

          3、 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表演朗讀,其余同學評議。

          齊讀精辟語句

          4、默讀課文后,交流看法,

          并匯總

          5、兩句“做了再說,做了不說”是承上,“聞先生還有另外一個方面--革命家的方面”這是啟下 。“僅……還”“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這些關聯詞,“學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這是呼應緊密的提法 。

          1、“人家是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

          “人家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

          概括:做了再說,做了不說。

          2、先生是一位為探索救國救民的出路而廢寢忘食,潛心學術,不畏艱辛、治學嚴謹、終于在學術上取得累累碩果的卓越學者,言行一致的愛國者。

          1、說了就做,言行一致

          2、起稿政治傳單、群眾大會演說、參加游行示威

          3、嚴謹刻苦的治學態度、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澎湃執著的愛國熱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學生找出文中頗有感觸的句子,讀一讀,自選角度談自己的理解。

          小組討論

          代表發言

          個別補充完善

          個人朗讀注意節奏讀音語調

          討論后老師點撥

          學生總結語言特點

          學生總結“一課一得” 七子之歌--澳門  聞一多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的真姓?

          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

          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

          你依然保管著我內心的靈魂。

          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

          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

          母親啊母親!我要回來,

          母親!母親! 

          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

          --臧克家《有的人》

          板書設計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三本書        《唐詩雜論》     

          (學者)       《楚辭校補》   

          《古典新義》          

          選材典型

          三件事          起稿政治傳單        以少勝多

          (革命家)        群眾大會演說

          參加示威游行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寫得十分精粹的散文,感情充沛,語言精辟。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本文,領悟文意,受到熏陶,體會語言的優美和抒情性。播放錄音,激發學生的感情,調動學生誦讀本文的積極性。

          在學生充分交流背景資料的基礎上,很容易把握文章內容及情感。能夠復述課文大意,并能說出聞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點。但是對本文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和剪裁材料的方法,敘述中的議論、抒情和描寫的寫法,分析時稍有難度,需精心引導。

          劉丹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案

          2.七年級《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課件

          3.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案

          4.《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閱讀練習及答案

          5.《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讀后感

          6.教學設計與反思互評語

          7.說和做讀后感

          8.聞一多愛國詩歌死水教學設計

          9.人教版七年級英語下冊教學計劃

          10.七年級下冊英語人教版課件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最近精品视频 | 亚洲AV秘片一区二区三 | 中文字幕在线区中文色 | 中文字幕精品aⅴ专区 | 亚洲尹人九九大色香蕉网站 | 在线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