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踐滅吳》簡案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6-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內蒙古烏蘭浩特市第四中學 侯朝暉

          教學目標:

          了解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刻苦自勵,報仇雪恨的故事。

          了解本文的寫作特色。

          掌握文言詞語的用法。

          教學過程:

          一、 作品簡介

          《國語》作者沒有定論,相傳與《左傳》都是左丘明作。是我國最早的國別體史書,共二十一卷,全書按周、齊、晉、鄭、楚、吳越八國分國編次,記載了從周穆王到周貞定王(公元前990年--公元前453年)前后五百余年的史事。反映了這一漫長歷史時期諸侯各國的交往、爭戰等情況。全書以記言為主,與《左傳》重記事不同。語言藝術雖不及《左傳》,但說理嚴密,刻劃人物也比較形象生動,對后代散文有很大影響,在我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

          二、 歷史背景

          春秋末年,地處長江下游的吳越兩國經常發生摩擦。公元496年,吳王闔閭攻越,結果受傷而死,死前叮囑兒子夫差一定要報仇。夫差練兵3年,于公元494年大敗越國。

          越王勾踐退守到會稽山時,只剩下五千人。本文敘述的就是勾踐退守到會稽山后,臥薪嘗膽,富國強兵,經過長期準備,終于報仇雪恥,滅掉吳國。勾踐滅吳是我國歷史上對后世影響很大的一件事。勾踐忍辱負重,報仇雪恨,夫差倨傲縱敵,身死國亡,對后人都有深刻的啟示

          三、 介紹相關的知識:

          1、 一副對聯

          一個成語臥薪嘗膽

          2、 欣賞相關的圖片 展示課件

          四、 學習以下知識 (學生討論 展示課件 )

          1、 詞類活用

          2、 古今異義的幾種情況

          3、 文中的“古今異義”詞語

          4、 通假字

          5、 文言實詞 知 復 當 勸

          6、 文言句式 倒裝句 省略句 判斷句

          7、 重要句子翻譯

          不患其眾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恥也。

          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進旅退也。

          進則思賞,退則思刑;如此,則有常賞。

          進不用命,退則無恥;如此,則有常刑。

          五、 學生總結課文大意( 學生討論 展示課件)

          六、 學生分析文章脈絡 ( 展示課件)

          七、 欣賞課文 ( 展示課件)

          八、 寫作特色(學生討論后 展示課件)

          九、 作業

          [《勾踐滅吳》簡案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故都的秋教案詳案

          2.《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3.秦兵馬俑教案詳案

          4.幼兒園教案詳案

          5.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

          6.動物過冬教案教學設計

          7.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8.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9.小數除以整數教案教學設計

          10.我喜歡教學設計教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 | 亚州不卡AV在线播放 | 亚洲午夜AV中文免费在线 | 日韩新片免费专区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视频777 | 亚洲片中文字幕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