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成為作文評改的主人(網友來稿)

          發布時間:2016-6-1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武威第四中學 蔡長宏

          【內容摘要】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表達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是認識自然、社會、人自身并進行創造性表達的過程。學生作文一般指的是學生學習寫文章。作文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綜合性實踐活動。作文修改是學生作文素養的體現,因此,交給學生評改作文的權利,讓學生成為作文評改的主人。學生評改作文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是作文自身規律的要求,是學生自身發展的要求,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語文教學目的的必然要求。作文評改的內容主要有作文的內容和形式兩方面。內容方面主要有主題與選材,表達與文體。在形式方面主要有作文層次,詳略、開頭、結尾、過渡、照應。在語言文字方面,主要是句子,句與句,文字,修辭。此外,還有標點,書寫,行款格式等。作文評改要提出明確的評改要求;要引導學生抓住文體特點進行評改,要提供范文,集體評改,做出示范;要指點評改的步驟;要把握好“評”和“改”兩個關鍵,作文評改要循序漸進地進行。作文評改還要創造良好地評改環境,形成交往互動的作文學習氛圍,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堅持賞識教育和成功教育。

          【關鍵詞】 學生 作文評改 主人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表達和交流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是認識自然、社會、人自身并進行創造性表達的過程。在中學教育階段,學生作文一般指的是學生學習寫文章。作文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綜合性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基本的、適應實際需要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的活動。作文能力是學生語文素養的體現,作文教學過程是全面提高學生素養的過程。而作文的評改是作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評改是學生作文素養的體現,對學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交給學生評改作文的權利,讓學生成為作文評改的主人,培養學生自己評改作文的能力,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學生評改作文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1、學生評改作文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現代社會是一個知識經濟的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社會。現代社會的發展,開闊了人們社會交往的領域,經濟上往來與聯系,文化與思想的交流與撞擊,不同觀念意見的討論與爭辯,人際關系的調整與處理,尤其是中國改革開放和加入世貿組織后,國際間的互訪與談判大大增多了。同時,由于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在和平與發展這兩大主題下,世界經濟一體化程度越來越高,人們之間的社會交往越來越來密切。這樣,作為“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的語言”便發揮出更大的作用。語言交際范圍更加廣泛,語言交際的運用和能力水平的發展,大大增強了人們的社會活動能力,使人們的社會交往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從而提高了信息的傳遞,促進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而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和發展,有利地促進了寫作能力地發展。而寫作能力的發展,又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同時,由于現代科學技術地飛速發展,社會分工日益細化,人們在工作生活中獨擋一面地機會日益增多,對工作、生活進行總結,交流自己的經驗、體會成為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就需要人們進行寫作,并不斷進行修改,從而準確地表達自己的經驗,情感。

          2、學生評改作文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

          現代教育是與傳統教育相對而言的,它是指我們進入新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來,吸收20世紀中葉以來世界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教育理論和實踐的成果,為適應當前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而進行的一場旨在提高全體國民素質的教育。鄧小平同志明確指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這就為我國現代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中國的現代化是世界現代化的一部分,中國當前的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不僅要以世界現代化教育的歷史進程為參照系,而且要與世界各國加強教育往來和聯系,學習和借鑒世界先進的教育經驗和成果。

          我國傳統的“應試教育”已與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現實需要不相適應。在傳統的語文教育中,“應試教育”成為學校的主導思想。升學與就業的競爭,使考試成為莘莘學子前途和命運的主宰,學校教育走向了極端化。考試成為教與學的指揮棒,教育教學活動都把目標指向了學生的分數這個結果,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不注重學生情感的體驗和發展的過程。此時,教師為提高學生成績,習慣于以灌輸為主的填鴨式教學。語文教學也同遭厄運,形成了一種自守封閉式教學,僵化了學生思想。

          在作文教學中,學生只能按教師喜好和意愿來進行作文,而學生很少有自己的真情實感。作文評改中,教師費神地精心評改,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而學生卻是只看評語,不看內容;只完成任務,不提高認識。這種模式下,學生沒有作文興趣和主動性,只能消極地被動地接受來自教師的思維定勢,毫無創新自主能力。

          現代教育思想認為,學生是自身生活、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現代教育過程應該是教師與學生雙主體協同活動的過程,現代教育應把發揮和培養學生的主體性作為一項核心目標,在學校教育中應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師生關系。

          作文評改是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同樣,它應遵循現代教學規律,體現現代教育思想,把學生當作自身生活、學習和發展的主體,作文評改的權利應該還給學生。

          3 、學生評改作文是作文自身規律的必然要求

          首先,作文是一種具有高度綜合性,創造性的言語活動。

          作文是學生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因此,它是衡量一個人的思想水平,知識水平和語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它要求作文習作者必須具備一定的知識、經驗,以及對生活的正確態度、認識,深刻的體驗、感情,需要具備語文知識等各方面基礎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同時,還必須具有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象力,清晰的思想力,良好的記憶力。

          其次,作文又是一種復雜的情感活動和心智活動。

          寫作是一種表達,而表達是人的一種內心要求,一種心理需求。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同樣會有表達的要求。同時寫作還是一種積極的情感過程,情感活動會貫串作文過程的始終。在作文過程中,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學生在生活中的喜恕哀樂始終是作文的動力。另外,作文還需要一種技能,這種技能主要是通過內部言語來操作。其過程大體如下:首先要從記憶中調出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的材料,這既是一個活躍的想象和聯想的過程,又是一個從表達目的出發,進行嚴格選擇的過程。其次,就是對所選擇的材料進行分析安排。再次,就是要將內部言語轉化為外語言語,以就是選擇恰當的詞句表達這些內容。

          寫作的這些自身特點說明,寫作是個體的言語行為,所表達的也是學生個體對事物的獨有認識。因此,作文評改也是學生個體對自己獨特感受的一種再認識,學生也是最具有權利的作文評改者,而教師的作用只是教給學生作文評改的方法。

          4 、學生評改作文是學生自身發展的要求

          現代教育的主體教育思想認為學生是自身生活、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作為教師教育活動中對象或客體是相對的、暫時的,而作為自身生活、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卻是絕對的、長期的。學生是有著主觀意志的自己生命的主體,他們應該享有一定的自主選擇和自我發展的權利。自主地選擇生活,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發展自己,這是大自然賦予人的特權,也是人的天性。在傳統

          教育中,學生作文評改只能接受來自教師的意愿,按老師的意想做出評改,而學生本人的意圖和意愿則很少去考慮。主體教育思想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尊重每個人自己的感受和意志,這些感受和意志只能是自己的,別人是無法代替的。在作文評改中只有學生自己最清楚表達一種怎樣的情感和思想,通過作文評改,不斷完善自己的作文,從而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感。

          5、學生評改作文是新課改的必然要求

          每個懂得寫作的人都知道:“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有一個真實的故事也說明了這一點。說有一個青年文學愛好者想成為一個作家,就寫了一篇文章寄給當時著名的一個作家給他修改指點。這位作家看后沒有修改,而是讓他重寫再寄來。這樣修改了二十多次,作家終于說可以投稿了。這位青年投稿后果然被采用。

          對學生的作文也是同樣的,“改”文章的主體也應該是學生。葉圣陶先生明確指出:“‘改’與‘作’關系密切,‘改’的優先權應該屬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的教學要看重在培養學生自己改的能力”。《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里也明確指出,要讓學生“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6、學生評改作文是語文教學目的的必然要求。

          語文課程標準中對語文課程有這樣的要求,“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教學要達到的這樣的目的,不僅要教給學生語文知識,更應該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培養他們的語文能力。葉圣陶曾說過,教,是為了不教。作文能力是人作為社會存在所必需的能力。作文與說話完全一樣。作文就是說話,是用筆來說話。因此,每個學生都要學會寫作,而作文評改就是寫作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理清自己思想的一個過程。

          二、要明確作文評改的內容

          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內容和形式,作文也是如此。學生評改一篇作文,也要內容和形式兩方面來考慮。不僅看其內容,看其形式,還要著眼于其內容和形式的統一。具體地說,作文評改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 、文章內容方面,主要看主題(中心)是否明確,選材是否恰當

          一篇習作,中心一旦確定之后,就要看習作是不是圍繞中心選材。評改作文首先應著眼于內容,內容立不住腳,形式上再改也沒有什么意義。

          第二、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議論、說明、抒情)是否符合文體要求

          這個問題既是形式問題,也是內容問題。表達中心確定之后,表達方式就要為中心服務,什么地方記敘,什么地方議論都要恰當。同時,中心確定之后,就要采用恰當的文體進行表達。

          第三、在文章的形式方面,主要看作文層次是否清楚,詳略是否得當,開頭、結尾、過渡、照應是否恰當。

          在學生的作文中,無論是水平較高的學生,還是水平較差的學生,在作文的結構上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材料安排的順序,材料的詳略,材料的內在關系與表達這種關系的語言形式上。

          第四、語言文字方面,主要看句子是否通順,合理,句與句之間是否連貫譴詞造句是否準確、恰當。書寫是否正確,修辭是否形象貼切。

          在學生作文上,不少學生基礎差,錯別字較多,用詞不當,句子不通順等語言毛病比較普遍。

          第五、在形式方面還有標點是否正確,書寫、行款格式是否合乎規定。

          以上這五點是就作文評改的整體工作而言。至于每次具體的作文的評改,則要按照教材或教師的作文教學計劃確定的重點,從學生的作文實際出發,一般要與作文訓練的重點相一致。每次作文評改,內容要單一、重點要突出,以便使學生的注意力的指向比較集中,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 、教給學生作文評改的方法

          作文的評改,傳統的做法是教師評,教師改,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作文自身的特點。久之,學生就會養成完任務的不良習慣,大大降低了作文的興趣。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教師費力不少,而收效甚微。葉圣陶先生說過:“修改文章不是什么雕蟲小技,其實就是修改思想,要它想得更正確,更完美。想對了,寫對了,才可以一字不易”.這話講得十分透徹。前面講作文評改的內容得前3項--文章的內容、表達方式、結構、基本都是“想”的問題,其實詞語的運用是否恰當,主要也是“想”的問題。要修改“思想”,靠教師顯然是不行的,只能靠學生自己。因為教師的影響是外因,而內因學生才是作文修改的根本。所以葉圣陶先生主張“作成文篇之后,要放在那里,反復看幾遍,有不妥之處就自己改,就是改正不妥當的意思和不正確的語句。”當然,這并不是說教師對學生作文可以不看不管,還是要“多啟發,多指點”。但動筆改的,應當是學生自己。

          學生評文、改文的能力并不是說有就有,需要一個培養、訓練的過程。

          首先,教師要提出明確的評改要求。

          在作文評改之前,要讓學生明確評什么,改什么。任何一次作文訓練,教師總要按訓練計劃提出訓練要求。指導、評改都要以此為根據。如《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語文第四冊》每個單元的作文訓練就有不同的側重點。這里所說“讓學生明確:評什么,改什么”,并不僅指教師要提出要求。提出要求是必要的,惟其如此,學生才能把評和改的注意力相對集中在某一面。

          第二、引導學生抓住文體特點進行評改

          對于每一次作文,都會有不同的文體等方面的不同的特點。作文評改是以一定的知識、能力為基礎的。讓學生動手評改作文,也是對學生能力的一種考查。在評改過程中,應該先讓學生明白文體特點,然后參照評改要求進行評改。如讓學生對說明文進行評改,應先要求學生回顧說明文的特點,弄清要注意說明的對象,說明的順序,說明的方法,說明的語言。學生明白這些后,對作文的評改就會有的放矢,做到胸中有數。

          第三、提供范文,集體評改,做出示范。

          光有上述要求還不夠,因為一般學生(特別是差生)往往意識不到所要評改的習作與教師的要求之間有什么差距,看不出習作的毛病在哪里。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提供范文。教師要組織學生討論范文,使學生明確教師的要求在作文評改中是怎樣反映出來的,從而從中看出規律性的東西。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比較抽象的“要求”,不僅能化為學生頭腦中的具體的感性認識,而且明白了怎樣做才能達到這種“要求”,學生也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可以在教師引導下,集體評改文章。對于范文的選擇,一般說來,應選那種文字上毛病不十分突出,在體現作文要求上較差,在本次習作中有代表性的文章供集體評改。還可以讓學生朗讀自己的文章,邊讀邊改。

          第四、要指點學生評改的步驟。

          一般說來,評改文章,首先要著眼全局;全局的問題評改之后,再研究局部。局部問題評改完以后,還應從頭到尾再讀一遍。從全局出發,看一看評改的是否恰當。基本上沒什么問題,才算定局。具體地說,作文評改要分三步走。第一步要看作文的內容與形式是否統一。第二步要從字、詞、句、修辭、標點、書寫、行款格式等方面評改。第三步通改。看評改是否得體。

          第五、作文評改要把握好“評”和“改”兩個關鍵

          作文評改,要把握好“評”和“改”這兩個關鍵。作文改得好,可以激發學生作文的興趣,改的不好,容易暴露出學生在知識和能力上的差距。這有助于教師及時發現問題,把準癥結,從而加強作文評改的指導性,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學效果。評,就是對所評判的習作做一個恰如其分的評論,可以說,作文的評判又是一個再作文的過程。評語要對作文的內容、形式等方面做出恰當而準確的評價。評語要有針對性,主次要分明。

          第六、作文評改要循序漸進地進行。

          學生自己評改作文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一個訓練的過程,因而,作文評改要循序漸進地進行。在訓練中,教師可布置一些學生熟悉的生活進行片段訓練,然后讓學生進行評改練習。這樣,從片斷到小作文,再到大作文,學生評改的作文能力就會不斷提高。

          四、創造良好的評改環境。

          作文的評改,對習作者而言,是來自老師和同學的信息反饋。通過反饋的信息,習作者可以對今后的作文進行有效的調控。這種作用首先反映在學生的情緒上,即通過作文評改,學生對作文更有興趣,更加充滿熱情。這就要求教師要為學生創造一個思維異常活躍的寬松的環境,使他們心靈得以自由地溝通,情感得以充分交流。

          1、 創造條件,形成交往互動的作文學習評改氛圍。

          教師在組織學生評改作文時,要采取自評、互評、輪評等多種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活動。尤其是輪評,一個人的作文往往幾個人評,看法也不完全一致,從而引起學生活躍的思考,甚至爭論,從而形成良好的評改氛圍。

          2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始終要堅持常識教育和成功教育。

          賞識自己的學生,賞識他們的文章,并且激勵他們成功。激發學生成功,從根本上說,就是堅持鼓勵的原則。從做法上,要讓學生有發表的機會,讓他產生成功的感受,往往有非常好的效果。同樣,學生評改作文也要堅持賞識教育與成功教育。賞識自己的學生,賞識他們的評改,并激勵他們評改作文。

          3、在學生作文評改中,教師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

          在學生作文評改中,教師會遇到來自學校和社會各方面的壓力,同時,這項工作加大了教師的工作量。因此,教師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

          總之,作文教學從傳統教學模式中走出來,以現代教育思想和新課改理念武裝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培養學生的作文評改能力,調動學生作文積極性,提高學生的作文評改能力和作文水平。

          【參考文獻】:

          1、蘇之康主編,《中學語文教學研究》,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2003年4月第一版

          2、邢永富主編,《現代教育思想》,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3、趙世金,《怎樣讓學生評改作文》《語文教學通訊》1995年第8期

          2004年12月8日

          作者郵箱: xueyehong@126.com

          [讓學生成為作文評改的主人(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

          2.爭做文明小主人黑板報

          3.我是學校小主人演講稿

          4.別讓關愛疾病成為口號

          5.成為團員的思想匯報

          6.《成為有思想的教師》讀后感優秀作文

          7.大學生向黨的思想匯報:目標是成為并保持優秀的基礎

          8.關于我是家庭小主人的中班兒歌教案

          9.初一政治教案:保持樂觀心態,做情緒主人

          10.游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古詩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无线码 | 最新色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自 | 色综合久久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