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山繡水(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

          發(fā)布時間:2016-3-12 編輯:互聯(lián)網 手機版

          周志輝

          教學內容

          本文描繪了桂林山水如詩如畫的美,表現(xiàn)了作者珍惜現(xiàn)在,創(chuàng)造未來的人生理想。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品味文章詩意美。

          2.領略和鑒賞桂林山水特有的清奇峭拔的神態(tài)。

          3.學習本文嚴密的結構和準確的用詞。

          4.理解作者以寫景散文來反映時代側影的努力。

          過程與方法

          1.指導學生誦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2.在反復吟誦中體會文章的詩意美。

          3.通過對課文中景色描寫的欣賞提升學生對自然風景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及教學突破

          重點

          1. 品味文章詩意美。

          2,學習本文嚴密的結構和準確的用詞,品鑒文章的詩意美。

          難點 1.學習和嘗試運用間接材料:來豐富作品內容表現(xiàn)事物的方法。

          2. 理解作者以寫景散文來反映時代側影的努力。

          教學突破

          1.指導學生誦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2.在反復吟誦中體會文章的詩意美。

          3.通過對課文中景色描寫的欣賞提升學生對自然風景的審美能力

          教學步驟

          (第1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1.’導入新課。 1.進入新課學習。2.整體感知。 2.朗讀感知課文。3.歸納小結。 3.歸納小結。

          一、導入新課(約 ’分鐘)

          1.導入新課:人們常說“桂林山水甲天

          下”,這是對桂林山水的贊美。有人

          說桂林山水的美是難以用語言來描

          述的,但有一位作家卻用優(yōu)美的語

          言把桂林山水描繪得繪聲繪色。同

          學們知道他是誰嗎?

          2.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肯定:對,這位作

          家就是楊朔。哪位同學來給大家介

          紹一下作者的情況?

          3.講解:接下來就讓我們來學習楊朔

          的散文《畫山繡水》。板書課題,并

          引起學生注意。 。

          4.講解:這篇課文的題目是“畫山繡

          水”,同學們知道這四個字的意思

          嗎?指出,題目揭示了桂林山水的

          特點。

          5.等學生回答完后,出示板書:褒貶,攢聚,玲瓏剔透,恍惚,圩子,裊裊,黑

          黝黝。點名讓兩三位學生注音或解

          釋。

          二、誦讀課文.整體感知(約 分鐘)

          1.提示:這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我們何 不一起來朗讀,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色呢?指導學生帶著感情自由朗讀。

          2.巡視課堂,等學生瀆完課文后,提 問:大家讀了這篇課文后有什么感 想呢?

          3.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思考。同 學們都回答得很好,我們接下來看 看作者的寫作思路。課文開頭引用

          了唐人贊美桂林的詩句,一下子就 把我們帶到文章中去了。作者帶著 我們一路欣賞桂林的山山水水,娓娓道來,文章過渡相當自然。

          4.按照作者的寫作思路,課文可以分 為三個部分。請大家仔細閱讀課 文,給文章劃分層次。

          5.巡視課堂,不時給以指導。并提示: 游記散文一般都是按照游人的行蹤 來寫的,本文也不例外。

          6.鼓勵學生:大家做得很好。最后歸 納出:

          第一部分(第1-3段),總寫 桂林山水的特點;

          第二部分(第4-15段),寫桂林到陽朔江上的景色和 山的來歷的種種傳說;

          第三部分(第16一17)段,面對極美的江山,牢記過去,暢想未來。

          7.引導學生明確第二部分的兩個層次。課文的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體部分,這部分是分兩個層次來寫的。讓學生一齊回答,并指出這篇課文 結構的嚴密。

          8.引導學生對課文語言的體會。讓學 生自由朗讀課文,并結合課后第二個思考題,體會課文語言特點。

          三、朗讀小結(約 分鐘)

          1.這篇課文語言十分優(yōu)美,讓我們來 朗讀課文,比比看誰讀得好。點名 讓幾位學生朗讀,每位學生讀l一2

          段。

          2.讀完后作比較評價。然后小結:楊 朔散文的語言使用很考究,對景物 總是極力描繪,寫得很細致。優(yōu)美

          的語言讓文章產生詩一般的意境。

          3.引導學生思考課后第一題。

          教學步驟

          (第2課時)

          第二課時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誦讀課文進入本課。 1.誦讀課文。

          2.組織討論交流。 2.討論交流。

          3.總結全文。 3.總結全文。

          一、誦讀課文.進入新課(約 分鐘)

          1.讓學生齊聲朗讀課文,并要求讀出 感情。

          2.表揚學生:同學們讀得非常好。這 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對課文進行討論。同學們在讀課文的時候有沒有發(fā)現(xiàn)

          問題呢?

          3.同學們做得很好,大家讀書的時候 都非常用心。我們接下來就對其中的一些問題來討論交流。

          二、組織學生討論交流(約 分鐘)

          1.選幾個重點問題指導學生討論。這 篇課文除了語言很有特點,在選材 上也是別具特色的。課文寫桂林山水,選了哪些景點來寫的?

          2.對學生的回答給予鼓勵。然后指出:在作者所見到的景色中,也有重 點,如水色只寫了不多的幾句,山石重點寫,但是也只挑選了幾個有代表性的來寫。

          3.講解:從材料的選擇上就可以看出,楊朔的散文工于構思。他在動筆寫散文時,“總是要像寫詩那樣,再三

          剪裁材料,安排布局,推敲文字,然后寫成文章”。請大家結合課文,談談你的理解。

          4.鼓勵學生:同學們談得非常好,領會 到了楊朔散文在構思上的特點。接 下來請大家思考:本文寫了船家講 述的舊時代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的,作者為什么要在令人賞心悅目的風景 中插入這樣的故事呢?

          5.對學生的發(fā)言給予鼓勵。引導學生思考兩者是怎樣結合起來的。提示:這些故事和傳說,是借船家指點江山敘述出來的,邊欣賞邊聽故事,景與故事兩相比附。

          6.指出本文的寫作意圖:作者這樣寫 就是要人們在觀賞美麗的自然風景 時不要忘記階級壓迫,珍惜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

          三、總結全文(約 分鐘)

          1.小結:楊朔真是一位很有特點的作家。他寫的文章,語言優(yōu)美,構思精 巧,而且還很有深意。同學們通過 本文的學習,一定收獲不少吧1

          2.讓學生交流學習感想,

          本課總結

          本文是一一一篇描寫桂林山水的優(yōu)美散文。通過本文的學習,學生領略到了桂林山水獨特的美。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到了_般寫景散文的寫作思路和構思方式。通過反復的誦讀練習,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并有所感悟。

          板書設計

          第4課畫山繡水

          第一部分(第1-3段):總寫--清奇峭拔

          第二部分(第4-15段):沿途景色和傳說--詩情畫意

          第三部分(第16一17段):牢記過去,暢想未來--人生理想

          練習設計

          ◇隨堂練習設計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攢聚峭拔恍惚貯藏嶄新恬靜黑黝黝玲瓏剔透

          2.解釋下列詞語。,

          精髓怠慢恍惚攢聚玲瓏剔透

          3.填空。

          (1)本文作者________,原名楊毓晉,山東蓬萊人。他的代表作有中篇小說________,________等。

          (2)本文題目“畫山繡水”用了________的修辭手法,它的意思是________,揭示了桂林山水的特點。

          4.吟哦諷誦課文第二段文字,力求達到背誦。

          答案與提示:略

          個性練習設計

          1.課文中講述了“父子巖…‘寡婦橋…‘望夫石…‘媳婦娘巖”等四個傳說,請問這些傳說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課文中第12段對寡婦橋的描寫,用了三個問句,請問這三個問句有什么不同?

          3.觀賞漓江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卻聽了一些凄慘的故事,是不是有些不調和?

          今天我們應該怎樣理解作者的構思?’答案與提示:

          都是寫階級壓迫和階級斗爭的。這些傳說是舊時代現(xiàn)實生活的折射,對于認識過去

          有一定的意義。

          2.第一個是提示,是船家提醒你注意觀察;第二個是解說,講山巖為什么稱作

          橋;第三個是進一步解釋,講山巖由來的神話傳說的依據(jù)。

          3.提示:20世紀60年代是一個強調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年代,楊朔是一位努力以自己的體驗表現(xiàn)時代精神的作家,總是注意融入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話語,本文這種寫

          作者郵箱: shinehui008@yahoo.com.cn

          [畫山繡水(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手工折紙繡球

          2.精美刺繡圖片大全

          3.花拳繡腿造句

          4.紋繡教學課件ppt

          5.紋繡理論教學課件

          6.《畫》的教案

          7.《畫》的課件

          8.中班繪畫活動噴畫教案

          9.想象畫美術教案

          10.《畫楊桃》的課件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台湾AV国片精品福利 | 久久伊人精品天天 | 日本免费不卡高清网站视频 | 亚洲伦乱子亲农村在线视频 | 日韩免费AV乱码高清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