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香美
杯水人生
一次,我們幾位同學去拜訪大學時的老師。老師問我們生活得怎么樣。一句話勾出了大家的滿腹牢騷,大家紛紛訴說著生活的不如意:工作壓力大呀,生活煩惱多呀,做生意的商戰不順呀,當官的仕途受阻呀……一時間,大家仿佛都成了上帝的棄兒。
老師笑而不語,從房間里拿出許許多多的杯子,擺在茶幾上。這些杯子各式各樣,有瓷器的,有玻璃的,有塑料的,有的杯子看起來高貴典雅,有的杯子看起來粗陋低廉……老師說:“都是我的學生,我就不把你們當客人看待了。你們要是渴了,自己倒水喝吧。”
我們說得已經口干舌燥了,便紛紛拿了自己中意的杯子倒水喝。等我們手里都端了一杯水時,老師講話了,他指著茶幾上剩下的杯子說:“大家有沒有發現,你們挑選去的杯子都是最好看最別致的杯子,而像這些塑料杯就沒有人選中它。”我們并不覺得奇怪,誰都希望手里拿著的是一只好看的杯子。
老師說:“這就是你們煩惱的根源。大家需要的是水,而不是杯子,但我們有意無意地會去選用好的杯子。這就如我們的生活--如果生活是水的話,那么,工作、金錢、地位這些東西就是杯子,它們只是我們用來盛起生活之水的工具。杯子的好壞,并不能影響水的質量,如果將心思花在杯子上,你哪有心情去品嘗水的苦甜,這不是自尋煩惱嗎?”
撰稿:施香美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14A-55郵政信箱
郵編:350014
高倍的回報
一天,一個為了賺取學費而不得不挨門挨戶推銷產品的窮小子霍華德凱利發現,他只剩下一枚1角錢的硬幣了,可是,他已經餓壞了。
他決定到下一家去要點吃的。但是,當一個年輕美麗的女子打開門的時候,他太緊張了,不好意思開口討飯吃,他只要了一杯水。這位女子發現小伙子看上去餓壞了,于是給他拿來了一大杯牛奶。他慢慢地把牛奶喝完,然后問她:“我該給您多少錢?”
“你什么都不用給我。”她回答道,“我母親總是對我說,永遠不要為所做的善事收取報酬。”
他說:“那么,我真心地感謝您。”
當霍華德凱利離開的時候,他不但感到自己的身體有勁了,而且對他人的感情也更加強烈了。他原本已經打算放棄一切。
數年后,這名女子患了重病,當地的醫生都束手無策。家人將她送到了大城市,請那里的專家來診治她的怪病。人們請來了霍華德凱利醫生。
聽到她家鄉小鎮的名字時,他的眼中閃過異樣的光芒。他馬上從醫院大廳跑到了樓上的病房,并一眼認出了她。他回到觀察室,暗下決心,要盡一切可能挽救她的生命。
經過很長時間的努力,他成功了。
凱利醫生拿來了她的治療費用賬單在邊上寫了一行字,然后讓人將賬單送進她的病房。她不敢打開賬單看,因為她知道,她得用全部余生來償還這筆債。最后,當她不得不打開賬單時,她驚訝地看到上面寫著這樣一行字:“多年前已用一杯牛奶全部付清。”后面的署名是“霍華德凱利醫生”。
喜悅的淚水頓時溢滿了她的雙眼,她在心中默默地禱告著:“感謝上帝……”
撰稿:施香美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14A-55郵政信箱
郵編:350014
富商與罪犯的回憶
一個成功的富商和一個罪犯回憶起他們的童年,提到了相似的一件事。
犯人說:小時候,媽媽給我和弟弟買了兩雙鞋子,一雙是布鞋一雙是皮鞋。媽媽問我們,你們想要哪一雙?我一看那雙皮鞋,好漂亮,我非常想要。可是弟弟搶先喊:“我要皮鞋!”媽媽看了他一眼,批評他道:“好孩子要學會謙讓,不能總把好的留給自己。”我心里一動,改口說:“媽,我要布鞋好了。”媽媽聽了很高興,就把那雙皮鞋給了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東西,也從此學會了撒謊。以后,為了得到每一件我想得到的東西,我都會不擇手段,直到我進了監獄。
成功的富商說:小時候,媽媽給我和弟弟買了兩只芒果,一只大些一只小些。媽媽問我們,你們想要哪一只?我一看那只大芒果,很好吃的樣子,我非常想要。可是弟弟搶先說:“媽媽,我要大的。”于是我就跟媽媽說:“媽媽,我和弟弟都是你的孩子,我們應該比賽得到那只大芒果,因為我也想要大的。”于是我和弟弟開始比賽,我們把家門外的木柴分成兩組,誰先劈好誰就有權得到大芒果,最后,我贏了。以后,為了得到每一件我想得到的東西,我都會努力爭取第一,因為我知道通過努力,就能得到獎賞。
撰稿:施香美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14A-55郵政信箱
郵編:350014
轉換思維改變人生
有一個奇異的小村莊,村莊里除了雨水沒有任何水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村里的長者決定對外簽訂一份送水合同,以便每天都能有人把水送到村于里,有兩個人愿意接受這份工作,于是村里的長者把這份合同同時給了這兩個人。
得到合同的兩個人中有一個叫艾德,他立刻行動了起來,每日奔波于1公里以外的湖泊和村莊之間,用他的兩只桶從湖中打水并運回村莊,再把打來的水倒在由村民們修建的一個結實的大蓄水池中。盡管這是一項相當艱苦的工作,但是艾德很高興,因為他能不斷地掙錢。
另外一個獲得合同的人叫比爾。令人奇怪的是自從簽訂合同后比爾就消失了,幾個月來,人們一直沒有看見過比爾。這點更令艾德興奮不已,由于沒人與他競爭,他掙到了所有的水錢。
比爾干什么去了呢?他做了一份詳細的商業計劃,并憑借這份計劃書找到了4位投資者,和他一起開了一家公司,6個月后,比爾帶著一個施工隊和一筆投資回到了村莊。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比爾的施工隊修建了一條從村莊通往湖泊的大容量的不銹鋼管道。
此時,比爾卻在思考:如果這個村莊需要水,其他有類似環境的村莊一定也需要水。于是他重新制定了他的商業計劃,開始向全國甚至全世界的村莊推銷他的快速、大容量、低成本并且衛生的送水系統。每送出一桶水他只賺1便士,但是每天他能送幾十萬桶水。無論他是否工作,幾十萬的人都要消費這幾十萬桶水,而所有的這些錢便都流入了比爾的銀行帳戶中。顯然,比爾不但開發了使水流向村莊的管道,而且還開發了一個使錢流向自己的錢包的管道。
從此以后,比爾幸福地生活著,而艾德在他的余生里仍拼命地工作,最終還是陷入了“永久”的財務問題。
多年來,比爾和艾德的故事一直指導著人們。每當人們要做出生活決策時,這個故事都能給人以幫助。
撰稿:施香美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14A-55郵政信箱
郵編:350014
[哲理小文:《杯水人生》《高倍的回報》(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2.
3.
4.人生哲理
7.哲理人生短句
9.人生哲理對聯精選
10.人生哲理格言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