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憤》的主旨是言志嗎?(網友來稿)

          發布時間:2016-7-1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內蒙古扎賚特旗一中 李殿林  

            《教師用書》在分析這首詩的手法時指出,這首詩四聯均言“志”--抗擊金兵,收復失地之志。前兩聯言志應該是十分明確的。后兩聯是否也“言志”值得商榷。

            先看頸聯: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上句寫詩人年輕時立下的報國之志現在已成泡影,下聯寫詩人對鏡自審的感嘆--自己已經垂垂老矣!整聯詩句都在寫詩人現實的心情和處境。他是有心殺敵,無力回天。回想自己多年的抗金大計不斷遭到投降派的阻撓、破壞,自身屢受排擠、打擊,看到現實中朝廷主和派“諸公可嘆善謀身,誤國當時豈一秦”(《追感往事》)的強大的主和潮流,以及他們茍且偷安的政策和生活,再想想自己又瀕臨老鏡,詩人的“志”還能夠“立”起來嗎?

            這樣也就自然而然地有了尾聯的悲憤:“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同樣,這一聯也不是“言志”,而是抒發詩人的悲憤。如今,他已無法與諸葛亮相比,他為自己早年的壯志未酬而悲,也為朝廷投降派的不思收復失地而憤。早年的“氣如山”已不復存在,徒余空嗟嘆而已!

            此詩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天,當時陸游閑住在山陰故鄉,其時61歲。也就是在這一年的春天,他奉命知嚴州,由山陰被召入京,暫住臨安。這次被起用,詩人的心情是很蒼黯的,“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臨安春雨初霽》)

            詩人后期的詩作,實際上都是抒發他的壯志難酬的悲憤,“悲”的成分要大于“志”的成分。不從“言志”的思想高度解析陸游的詩就是降低了其愛國詩的思想意義嗎?我認為恰恰相反,陸游這位一生致力于抗金的愛國將領最后落得空嗟嘆,這難道不是對當時社會的本質更深刻的揭示嗎?

                           

          作者郵箱: lidianlin_1969@163.com

          [《書憤》的主旨是言志嗎?(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關于書憤教案

          2.《書憤》閱讀答案

          3.書憤優秀教學教案

          4.《書憤》優秀教學教案

          5.陸游書憤教案

          6.書憤古詩陸游課件

          7.全職主夫閱讀答案

          8.主班護士年終總結

          9.托物言志的主題散文

          10.言志文言文全文翻譯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韩激情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在线看片a免费人成视频 | 亚洲中文自拍另类aⅴ片 | 亚洲国产精品精品在线第1页 | 亚洲va欧美va天堂v国产综合 | 一道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