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版)《山中避雨》教學案例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7-9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山中避雨》教學案例

          作為語文教師,我一直有個愿望,那就是讓學生通過學習語文懂得什么是美。在我的想像中,語文并不僅僅是一門工具學科,不僅僅是內容上的綜合--語文、政治、哲學、道德的綜合,還有形式上的綜合與思維上的綜合,并從形式上的綜合進而實現學科的類的大跨越。比如:概念和色彩、藝術和技術、文學和科學、語言表達思維和技術操作思維……這樣,才是符合現代人多元的個性化的文化需求的人性化教育。那么,感知和把握現實和想象中的美,將成為人們學習的目標和鍛煉的目的。

            因此,語文可以是一種雅致的文化,一塊滋養心靈的沃土,一種洗盡鉛華超越現實的精神享受。盡管這有烏托邦之嫌,但是新鮮的、豐富的、獨特的美感會培養我們未來民族的浪漫情懷和無窮的創造力。于是新課標中提到的“感受和體驗美”就成為語文教學中獨特的風景線。而美感的個性、不可知性和不可控性都給語文教學中的審美過程帶來了神秘色彩和特殊的質感。

            對美的“感受和體驗”一旦開始,將縱深到什么地方?教者將如何引導學生向更遠的意趣尋覓探幽?下面的案例曾給我帶來長時間的回味和思考……

            教學基本思路

            《山中避雨》是豐子愷的一篇意趣幽遠的散文。是寫作者和兩個女孩在西湖游山,忽然遇雨。在避雨過程中作者體會到了“山中阻雨的一種寂寥而深沉的趣味”,“反覺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而兩個女孩卻“苦悶萬狀”。后來作者借來了胡琴拉了起來,不僅女孩唱起了歌,連三家村的青年們也唱了起來。作者感到“有生以來沒有嘗過今日般的音樂的趣味”。直到后來與眾人惜別,還依依不舍,作者證實了一句話“樂以教和”。

            本課主要通過閱讀課文聯系生活實際經驗,來感受、體驗作者所說的意境和道理。在課前的設計中,我沒有打算使用多媒體課件,因為“感受和體驗”是讀者與作者間的心靈對話、思想對話,而視覺的固定模式一開始就會束縛和模糊學生的情感的個性化建立。主要還是試圖通過學生自己提出疑問,大家共同探究、研討語言的方式來掀起“感受和體驗”的高潮。至于學生會體驗到什么程度,引發出哪些美感,我無法預知。但為了讓學生體會音樂帶來的美感,我還是事先選了幾盤磁帶,其中包括《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和中國古琴曲《高山流水》,希望當堂能夠恰切地運用。

            基本教學過程

            果然有人提到了這樣的問題,“為什么避雨的作者說‘反覺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學生們已學會了聯系上下文,很快有人回答:“那是因為‘這時候山中阻雨的一種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牽引了我的感性’。”大家以為問題已回答完畢,就要轉入下一個問題。我抓住時機問學生:“下雨不能游山應該很煩,‘寂寥而深沉的趣味’是怎樣的趣味?為什么會如此牽引作者的心?”大部分學生有些茫然,每到這時就是小組討論的開始了。

            有的學生從書下注釋中找到了“寂寥”是寂靜空曠的意思;找到了“山色空蒙雨亦奇”是山色迷蒙若有若無的意思?墒亲髡邽槭裁幢贿@種境界所吸引,學生還沒有感覺到,豈不同文中的那兩個女孩一樣不解其中味嗎?我必須接著引導下去,“誰曾經感受過雨中的快樂?”話音剛落,激起了大家強烈的反響。金超同學說,小時候最喜歡打著雨傘穿著雨靴到外邊蹚水玩。這下找到了他們的興奮點,有的說玩得衣服褲子鞋都濕了,跟小水雞兒似的;有的說還撩水打水仗;有的說還喝過雨水;有的說最愛往水深的地方蹦,好踩出水花來……我并沒有制止他們的激動和漫無邊際的回憶,而是在他們回憶完之后,問道:“那時你們討厭雨聲嗎?”“不討厭!”異口同聲地回答!澳悄愀杏X雨聲像什么?”“像音樂!”“像說話!”“像鼓掌!”……“你們感覺怎樣?”“好玩,自由自在!”又幾乎是異口同聲。

            我覺得時機到了,就啟發他們:“作者在山前的小茶店里看雨感覺也特別好,那是怎么回事呢?”

            第二次小組討論。

            一位同學說:“作者是音樂老師,他一定覺得這雨聲像音樂!蔽曳Q贊他:“你不但說得有道理,而且很美!”但馬上有人反對,“不對,后文說‘使我們所聞的只是嘈雜而冗長的雨聲’,‘嘈雜而冗長’怎么能像音樂呢?”我說:“你的目光很敏銳呀!看來這不光是雨帶來的感受,他在什么地方觀雨?”一句話點醒夢中人,郭小甜同學說:“南方的雨是(煙雨)迷蒙的樣子,作者的眼前(又)有大山,看上去一定顯得很朦朧,那種美想畫都不容易!惫√鹗且晃坏で喔呤,她的一番朦朧美的解釋不僅讓大家頗為佩服,而且還引到了對山的體驗和感悟上。李龍裔同學說:“因為下雨,使山(在雨中)顯得格外寧靜,格外高大。而作者生長在城市,他被山的高大和寧靜吸引了,(感覺到)自己很渺小,使他找到了心靈的寧靜!崩铨堃岬幕卮鹱屛液艹泽@,他的感受居然如此細膩,我連忙又問:“在城市里,心靈為什么很難寧靜呢?”“城市人都忙于工作,還要你爭我斗,壓力太大了!蹦闱,當今的社會人的心靈感受和從前時代的豐子愷又是多么相似啊!我不無感慨地說:“所以,人常常要回歸自然,在大自然面前,人是渺小的。人可以向自然學到好多東西,這樣才能不失本性地生活。”

            我本以為可以圓滿地結束這一環節了。突然,很少發言的肖晶同學舉起手來,說想給大家讀一首詩。我毫無心理準備,也不知道她的用意。但我看出她很激動,我不能拒絕她表達自己的感受,同意了并鼓勵了她。

            她朗誦的居然是新時期著名的詩人海子的作品--《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皬拿魈炱,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游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告訴他們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我將告訴每一個人/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愿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終成眷屬/愿你在塵世獲得幸福/我也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彼x完之后,全班同學不由得熱烈鼓掌,我不知道是什么感染了他們,他們能理解這樣的詩嗎?對此,肖晶如是說:“我們每天生活在城市的喧囂里,被壓力和負擔所掩埋。假如給我一個自由的機會,我也渴望找到海邊的一所房子,坐在海邊,聽海浪的聲音,并且說:‘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贝蠹翌l頻點頭,并且再一次熱烈鼓掌。我問她在什么地方看到的這首詩,她回答:“在網上!蔽乙环矫骟@訝于學生的課外閱讀竟如此豐富、方式如此活躍,另一方面更吃驚他們對美的體驗和感悟能力如此之強、成熟。這首詩的心境和豐子愷所寫的的確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又絕對不是簡單的拷貝,肖晶的理解無疑給學生帶來了另外一種新鮮的、更具時代感的感受和體驗,并且由此產生的聯想也正在延伸。

            所以我認為此時不能結束。我問大家:“你們愛聽音樂嗎?音樂給了你怎樣的感受?”大家一通意猶未盡的發言后,我繼續啟發他們:“但你從沒記錄過聽音樂的心靈感受,下面我們就聽一段音樂,把你想像的和感受的記下來!

            他們并不知道我放的古琴曲叫《高山流水》。這是一首意境高妙,但又感染力極強的音樂。聽完后,他們在不停筆地寫著。有的想到了仙山美景,有的想到了舞蹈、棋局,有的想到了金戈鐵馬的戰場,有的想到了吟詩作賦的詩人……有一位張佳寶同學(平時對語文幾乎不感興趣)的作品深深吸引了我,我拿起來給大家朗讀:“……(那)聲音仿佛是遼闊無垠的大海,仿佛(是)親眼看見的大海一樣。波濤洶涌,(我)聽到了海的聲音和他的咆哮。作者好像在(一個)島上體會到了它的神韻,感覺(受)著大海浪濤的音樂,海的音樂。我聞到了海的氣息,永不消沉!痹诖蠹业恼坡曋,我情不自禁地說:“你有作家的潛質,你有詩人的情感!”

            自我分析與評價

            汪曾祺在《使這個世界更詩化》中說:“……活著是美的,有詩意的,生活是可以欣賞的。”朱光潛在《談美書簡二種》里說:“情趣愈豐富,生活也就愈美滿,所謂人生的藝術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我認為語文就是要培育詩化了的心境,也就是讓心靈充滿韻致。教育,是需要詩意和浪漫的,是需要沉思和冥想的。事實上,只有詩意的追求,才能夠讓我們進入一種真正的教育的境界。

            詩意化教學的秘密不是別的,就是啟動學生那顆原本就敏感、多思的心,用審美的眼光打量我們的周圍,從現有生活資源中去獲取一種快樂和幸福,并充分地享受它,延長它,從而造就靈魂,激發創造。

            這節課雖然并沒有偏離我的教學構思,但有很多東西是超乎想像的。

            首先,教師在帶領學生審美的過程中究竟處于怎樣的地位?什么時候需要你的引導?什么時候不需要?在我給了他們感受、體驗、思考、想像的機會之后,我明白了他們對語文課的真正期望。那就是--描繪他們的心靈,傾吐他們的感受。想起在過去的教學中,也曾出現過今日這樣熱烈的場面。但有幾次因為怕教學任務完不成,而“扼殺”了他們的話題。就像今日,雖然后來的討論與思考早已偏離了教材,但卻是一次有效而生動的體驗。從這一角度講,我們很好地完成了關于課文中意境的感受過程,并且使用了體驗繪畫、音樂等“非語言文字”的手段和方式,不是很受歡迎嗎?

            其次,對于教學中研究對象的縱深度和延伸方式取決于學習者和體驗者。教師在引導了延伸方向之后,沒有權利遏制學生與之相關的感受和體驗。教師應依據學生活躍的和個性的體驗過程來變更早已準備好的現成的教學模式。

            再次,要更加關注學生個體的審美經驗和審美感受。一次觸及心靈的體驗也許會啟開一扇早已封閉了的心靈之門。而不管是音樂、繪畫甚至我們的本行文學,我們都有不及學生的閱讀和理解范圍,教師必須學會傾聽,必須通過自身的修養和學習才能與之交流,并恰當地點撥。幸好我略懂繪畫,幸好我喜歡海子,并了解他。我在與學生的交流中懂得了他們內心深處的美。

            我們的任務是幫助學生開掘他們的潛質,通過我的教學工作,我很幸運地發現,我懂得他們,甚至先于他們的父母。因為這一部分是他們不常展示的,很容易被埋沒的,很少被人關注的脆弱的心靈之花,我有幸懂得了一些,這是我的快樂。

          [(語文版)《山中避雨》教學案例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小學山中訪友教案

          2.山中訪友教案設計

          3.山中訪友的教學教案

          4.山中訪友課文教案

          5.散文《山中訪友》教學設計

          6.山中訪友優秀教案分享

          7.山中訪友詳細教案

          8.山中訪友教案一等獎

          9.人教版《山中訪友》教案設計

          10.人教版山中訪友教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另类激情校园动漫卡通 | 亚洲精品黄AV人在线观看 | 亚洲AV网站在线 | 视频在线精品综合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色 | 亚洲熟女少妇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