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老師先問同學們一個問題,誰還記得開學時,大家在“請你認識我“那節(jié)課上的說的最多的結束語是什么嗎?
生:(很整齊)記得,希望和大家成為好朋友。
師:記得真清楚。那這一個多月,你找到朋友了嗎?
生:找到了。
師:哪位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朋友是誰,有什么特點,或者說,你為什么和他交朋友?
(短暫沉默)
生:我和吳嘉琦和胡冀陶是好朋友,課下總在一起玩、一起做數(shù)學題,能夠互相幫助。
師:互相幫助、共同進步而成為了朋友,真好。
生:我和苗祎滋、張艷是好朋友。苗祎滋可愛、開朗,和她在一起很快樂,和張艷總在一起學習,討論問題。
生:我和胡鳳元是好朋友,因為他很內(nèi)向,不愛和別人說話,我就主動和他說話,后來就總一起學習、一起玩。
師:當同學孤獨的時候,我們就應該隨時伸出援助之手。
師:看來我們的集體很溫暖啊,同學們在共同的學習中結下了很深的友誼。我們的朋友是給我們幫助、和我們一起進步的同學。那么大家認為詩人李漢榮要到山中訪問的朋友會是怎樣的人呢?(課件:圖片、課題)
生:我想會是一位隱居的詩人,李漢榮要和他一起吟詩作賦。
師:你讓我想起了陶淵明。
生:我想會是一位耐得住寂寞的學者,作者要和他切磋交流。
師:學者是要耐得住寂寞的,到深山隱居,好主意。
生:我想會是一位死去的好友,作者去祭奠他,向他訴說心事。
生:啊?(聽課老師笑)
師:逝去的朋友還能讓我久久不忘,愿意把快樂、憂愁讓他分擔共享,這一定是位難得的知己,人生若能有這樣一個知己,今生將無憾了。我真羨慕張偉。
師:同學們根據(jù)你的體會對李漢榮的朋友作出了這么多的猜測,那李漢榮的朋友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山中。
生:隨機指定8名同學朗讀(課件配樂圖片)
師:自我評價一下吧,剛才大家讀得怎樣?
生:讀得稍微快了一點
生:作者的感覺好像還沒完全體現(xiàn)?
師:那你現(xiàn)在找到作者的感覺了嗎?
生:找到了。應該是滿懷喜悅之情來讀。
生:要讀出贊美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感覺。
師:那哪位同學愿意帶著這種感覺為我們讀讀你喜歡的段落?
生:朗讀
師:同學們讀得真好,我聽出了作者走進山中的喜悅、聽出了作者的好心情。
師:作者滿懷好心情去看望的朋友是誰呀?哪位同學記住了請上來寫到前面的白板上。
生(男女各一書寫)
生寫完,有學生發(fā)言補充。
師:哦,原來作者寫的朋友不是我們想象的人啊,
生:是自然。
師:是自然,那怎么說是訪友呢,直接說“游記”、“看景”、“賞景”,不好嗎?
生:訪友是把自然擬人化了,很親切、還引人遐想。
生:作者認為自己和自然是平等的,可以交流。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人類和自然既然是平等的,我們就要和自然和睦相處。
生:還能表現(xiàn)出作者喜愛大自然、和大自然的關系非常親密。
師:同學們體會的真深刻。那么你愿意和作者筆下的朋友交朋友嗎?為什么?
生:我愿意和古橋交朋友,因為他能幾百年為人們默默的奉獻,把很多人送向成功的彼岸。
師:能長時間堅持不懈、默默為他人的成功奉獻自己的人值得我們尊敬,值得我們?nèi)ソ慌笥?/p>
生:我喜歡和白云交朋友,因為她美麗還裝點美麗,作者還說她是好護士,讓我想起“非典”時候的護士,她們很勇敢、有獻身精神。
師:你喜歡的是為人類的健康而勇于獻身的白衣天使,老師和你一樣,很敬佩他們
生:我喜歡和瀑布交朋友。他們?yōu)槿祟惛璩焕澲⒉皇臻T票,很無私。
生:我喜歡云雀,他們純潔、不搬弄是非。
…………
師:同學們注意到作者的朋友有什么共同特點嗎?
生:有奉獻精神,無私、純潔,能給我們很多啟迪。
師:既然我們和大自然是朋友,大自然給了我們這么多啟迪,現(xiàn)在你能不能站在大自然的角度和人類對話?
生:我是被污染的泉水,我為人類奉獻著美麗人類卻在賜予我丑陋。如果你們想生活的美好請保護我們! 生:我是大森林,只要你們保護我們,我們會永遠為你們輸出氧氣
師:人和自然是平等的,人類不可以隨意
生:破壞自然
師:對啊,泉水和森林在向我們呼吁。
生:我是老柏樹,我想為你們講述一個古老的故事:人類和自然相處得那么友好……
生:我是懸崖爺爺,我想告訴你們只有活過了一半的歲月才知道:和平相處多么可貴。
師:老柏樹讓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回到人類的童年。懸崖爺爺用他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人類需要和大自然和平相處。 生:我是黃鶯,我愿意用清脆的喉嚨為你們迎來春天,陪伴你們度過炎熱的夏季,讓你永遠感受生活的美好
師:哦,好可愛的一只黃鶯啊,我好像聽到了她動聽的歌聲。
師:好,通過這堂課我們感受到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學會了怎樣和大自然平等相處,同學們的想像力如此豐富,連老師都很佩服。大家再看看對于這篇文章,你還有什么問題?
生:作者把朋友們寫得這樣好,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和這些朋友的感情很深厚,他很熱愛他們。可是我有一點疑問,他這樣愛著這些自然朋友,他為什么會摘花呢?
生:作者太愛自然了,他情不自禁。
生:那不行,大家都情不自禁,13億人都去摘,花就被摘光了,他做的不對,不該摘花。盡管可能是情不自禁。
生:公園的花很少,而且很多比較名貴,不能隨便摘。山里的花都是野花,不珍貴,摘一朵也沒什么。
生:那不行,不能因為花是不是珍貴決定他是不是該摘花。難道我們要把花摘得變成稀有品種才知道去保護?再說,無論什么花都是生命,都應該尊重。
師:老師支持你的觀點,眾生平等,無論出身卑微還是高貴,無論平凡還是偉大,所有生命都有生的權利和尊嚴,任何人不可以踐踏。
生:作者并沒有真的去摘花,作者這樣寫,是一種想象,一種藝術的再現(xiàn),為的是表現(xiàn)他和自然融合成了一個整體,所以,花不會笑他,鳥不會羞他。
師:老師想和**握手,老師也有這種感覺。這樣的解釋更符合藝術的真實。
生:不管他有什么理由,摘花就是不對。
生:詩人有想做女性的愿望,摘花戴,滿足了這樣的心理。(眾笑)
師:愛美是天性,也許女性更明顯。到也能表現(xiàn)作者對自然的熱愛之情了。
…………(生發(fā)言中鈴響)
師:爭論沒有結束,我們該怎么對待自然,請同學們下去繼續(xù)思考。
[云裳實錄《山中訪友》(本站論壇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小學山中訪友教案
2.山中訪友教案設計
4.山中訪友課文教案
6.山中訪友詳細教案
10.人教版山中訪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