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縣西華池初中 王興安
關鍵詞:競賽 教學法 特點
摘要:1、激趣性 2、競爭性 3、合作性 4、主導性 5全面性 6、愉悅性 7、鞏固性 8、可操作性
為了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培養學生主動獲取新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交流、合作與創造等諸多能力,我受中央電視臺的“星星擂臺”,“幸運52”,“開心辭典”等節目的啟發,將競賽引入了課堂,引入了教育教學中,并在教學中逐漸形成一種固定的教學模式,就是以競賽形式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方法___ “競賽制”教學法。下面就“競賽制”教學法的特點談自己的幾點認識,希起到拋磚引玉之功效,敬請各位同仁批評指正。
1、激趣性 夸美紐斯說:“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一個人當他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他就會主動地、積極地、執著地去探索 。
在“競賽制”教學中,由于教師把學生當成了認識的主人―――參賽選手,充分發揮他們在認識過程中主體作用。教師利用每個學生都有強烈的創造欲望,都想成為己方取勝的功臣這種心理,把認識的對象和任務從學生的間接需要變成了直接需要,形成了強烈的內部動機。這種從心靈深處涌現出的強烈的探求欲望和自我成就感,是激發興趣的最根本的源泉。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的精神生活才會豐富,思維才會靈活多變,為學好各科打下堅實的基礎,真正使興趣發揮了作為學好一切課程的原動力的作用。
2、競爭性 所謂競爭是個體或群體為了取得利益而與對方爭勝的行為。“競賽制”教學法是以競賽為手段,注重激發個體的競爭意識,培養個體的競爭能力的一種方法。這種以競賽為手段的教學法能較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進取拼搏精神,能使學生正確認識挫折,不斷培養心理承受壓能力。
3、合作性 賽繆斯巴特勒說:“不管一個人的力量大小,他要是跟大家合作,總比一個人單干能發揮更大的作用”。當今世界科技越來越發達,分支科學越來越繁多,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任何一項事業的成功,往往涉及到多種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學會合作尤有必要。競賽制”教學法由于采取分組比賽,因此,要想求勝,組內成員之間的合作必不可少。這種方法使組內形成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學風,使每個同學都敢想敢說,能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能幫助學困生釋疑解惑 ,達到實現問題共解,過程共同經歷,結果共同分享的合作目標。
4、主導性 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學習成了純粹被動地接受記憶過程。它窒息學生的思維和智力,摧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它不僅不能促進學生發展,反而成為學生發展的阻力。新課堂標準倡導“學生是發展的人”,“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競賽制”教學法順應新課堂標準這一要求,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為了自主學習,從接受學習轉為探究學習,這主要表現在;
(1)主動性、競賽制”教學法使學習的責任真正地從教師身上轉移到了學生身上,學生為了在競賽中獲勝,就必須自覺地擔負起學習的責任,使他們的學習成為一種真正有意義的學習。
(2)獨立性、如果說主動性表現為我要學,那么獨立性則表現為我能學。“競賽制”教學法正為他們展示這種能力提供了機遇。當遇到獨立完成的題時,每個學生都有一種獨立完成的欲望,都想通過獨立思考,得出答案,展示自己的個人魅力。另外,“競賽制”教學法中,競賽對手可由學生自己決定,競賽題目也可由學生自定,這就激發了學生獨立意識,促進了他們獨立思考、創新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
(3)問題性、發明家保爾麥克里德說:“惟一愚蠢的問題是你不問問題。”沒有問題也就難以誘發和激起求知欲,沒有問題,感覺不到問題的存在,學生也就不會去深入思考,那么學習也就只能是表層和形式。“競賽制”教學法中,考題可由學生自己設計。當某位學生通過努力學習,認真思考后,對某道問題有了自己的看法,這時,他想驗證一下別人是否能回答上來。為了防止別人的答案和他不同,需他判斷時,他就會積極地再思考 、再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問題是科學研究的出發點,是開啟任何一扇科學之門的鑰匙。他這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向別人提問題、判斷問題的過程,就是知識積累、能力形成的過程 。
5全面性 以往的教學中許多教師雖然口頭上喊為了一切學生,但在教學中卻自覺不自覺出現了兩種傾向:一是抓了好學生,放棄差生;一是抓了兩頭,忽視了中間學生。而“競賽制”教學法由于采取由老師和學生共同選擇回答對象 ,這就避免了這兩種情況的出現。
首先是學習較好的學生,他們不僅想在競賽中取得好成績,為自己、為本組爭光,更想從對方的答案中找出錯誤,這就需自己不僅會,還需仔細聽對方的答案,對對方的答案進行分析、思考。這就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避免了出現以往好學生因內容簡單而心不在焉的局面。
其次,對學困生來說,他們知道自己成了對方拿分的對象。為了集體的榮譽,他們會注意力高度集中,對不懂的問題時時向本組學生討教。當對方學生叫他們回答問題,回答正確為本組得分后,他們的心情會格外激動,有一種成就感油然而生。這種成就感就會成為一種不竭的動力,促使他們更加努力學習。
最后,對中間學生來說 ,一方面,他們想積極回答自己能回答上來的問題,為本組加分;另一方面,更想向對方的學生提問題(尤其是學困生),難住他們,使其不得分。這就需要他們認真設計題目,選擇回答對象,假想對方答案,這又是一條獲取知識的途徑。同時,他們既害怕同對方學習好的學生共同回答同一問題,又想勝過對方的好學生,這就會認真思考,隨時接受挑戰。
6、愉悅性 愉快對學生的發展具有一系列積極影響作用:有利于削除學生逆反心理,減輕精神負擔,減少心理壓力;有利于挖掘學生智慧的潛能,提高學習效率,培養人際關系,豐富感情生活;還有利于形成健康開朗的人格特征 。“競賽制”教學法因采用競賽的形式,因此屬于開放型的課堂,教師應尊重、信任每一位學生。教師對學生的回答不做評判,由學生評判補充,當發生爭論或學生全部評判錯誤時,教師才引導學生糾正。因此,削除了學生因害怕回答錯了而受教師批評的畏懼心理。當己方選手的精彩回答引起一陣掌聲時,又有哪一位學生會感受到有壓力?他們會覺得自己像演員一樣隨著上課的鈴聲進入角色,又像觀眾在觀看一場精彩的比賽。這樣,他們的靈感才容易迸發出來,不同的觀點,不同的思想才容易產生,從而才能促使學生積極思維,敢于標新立異,達到培養多種能力的目的。
7、鞏固性 記憶有個特點,就是對事物印像越深刻會記得越持久。“競賽制”教學法,由于是學生參與競賽,因此,他們對自己回答過的問題,不論錯對,都會留下深刻印像。對錯題,他們會分析原因,總結教訓;對于競賽過程中出現的精彩瞬間會成為他們經常談論的話題,從而幫助了他們的記憶,使他們掌握的知識具有持久性。
8、可操作性、
“競賽制”教學法簡便易行,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許多教師都引導學生做過“比一比”題,“競賽制”教學法其實就是“比一比”的擴大和延伸,它沒有多么高深的理論,只要隨時隨地讓學生處于競爭和比賽狀態就行。對設備的要求也不是多么嚴格,有搶答器、計分器等更好,沒有也無妨,教師隨手就可解決。因此,“競賽制”教學法有強大的生命力。
作者郵箱: wangxinganoo163.com
[競賽制教學法的特點(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小學法制教學計劃
6.法制教學計劃
7.匆匆教案教法學法
10.英語教學法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