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恒山記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9-2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游恒山記 1

          教學執行時間2005年9月14日

          一、課程目標:1.熟悉并把握課文的生字生詞,理解文章大意。

          2.通過本文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恒山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景物特點。

          二、教學策略:圖片展示法、串講法、問答法、抄讀法。

          三、重點難點:學習本文簡練而形象的語言及詳略得當的寫作手法。

          難點:學習本文簡練而形象的語言及詳略得當的寫作手法。

          教    學    活    動

           一、介紹背景,導入課文

          1.師:明代著名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遍歷祖國的名山大川,《徐霞客游記》是他三十多年旅游勘察的記錄!(簡單介紹徐霞客旅游勘察的情況)本文便是他登北岳恒山時的日記。

            二、設置問題,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結構

          1.讓學生自讀課文,看注釋,學生字,疏通文意。(字詞提示見板書1)

          2.師:請大家看第一段寫了些什么?“風翳凈盡,澄凈如洗”屬哪種表達方式?    

          2.閱讀第一段,回答問題:

            第一段寫出發的時間和天氣情況。 (略寫)  表達方式:描寫。

          3.師:第二段主要寫什么?

          3.閱讀第二段,回答問題:寫上山登頂的經過。(詳寫)

          從上山到登頂的過程中,作者描寫哪些景物?(在明確答案中層示相關圖片)

          (1)景物:望仙臺虎風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寢宮、飛石窟、北岳殿、會仙臺。

          (2)作者是在這個過程中是怎樣安排詳略的?

          點撥:作者的略寫,也能抓住景物的特色,一步到位,準確而生動。如寫松,則“松影篩陰”;寫北岳殿,是“上負絕壁,下臨官廨,殿下云級插天……”,話雖不多,而景物的形象卻活現于筆下,使讀者產生深刻的印象。登頂的經過寫得最詳細,如寫其險峻,“兩崖斷處,中垂草莽者千尺”,“出危崖上,仰眺絕頂,猶杰然天半”;寫其難攀,“滿山短樹蒙密,槎材枯竹,但能鉤衣刺領,攀踐輒斷折,用力雖勤,若墮洪濤,汩汩不能出”,可見攀登之不易。

          (3)請談談你對徐霞客“余益鼓勇上,久之棘盡,始登其頂”精神的認識。

          (3)結合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講講這種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精神的重要性。

          4.師:第三段寫什么?  你能解釋一下文中所說“是山土山無樹,石山則有。北向俱石,故樹皆在 北”的現象嗎?(安排學生在課前查資料找出答案)

            (2)根據文中所述,請你判斷恒山的具體地理位置,畫一張恒山方位圖。

          5.師:第四段寫什么上山下山,作者的觀察角度也有所變化,試舉例說明。

          4.閱讀第四段,回答問題:寫登頂后遠眺所見之景。

            (1)山西干旱少雨,山南向陽多蒸發,雖然是土山也沒多少樹;而山北是陰坡,化雪時間長,又少蒸發,所以較濕潤,雖是石山,卻長了很多樹。

            (2)閱讀課文,劃恒山方位圖。

          5.閱讀第四段,回答問題:第四段寫從西峰下山,至飛石窟的情況。   

            點撥:這樣的描寫是符合實際情況的,也看出作者觀察事物的細致。

          表明作者視角轉換的語句:“南經松柏林,先從頂上望松柏蔥青,如蒜葉草莖,至此則合抱參天,虎風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

          游恒山記2

          教學執行時間2005年9月15日

          一、課程目標:1、體會本文簡練而形象的語言及詳略得當的寫作手法。

                        2、學習徐霞客不畏艱險、不怕辛勞,勇于實踐求實的精神。

          二、教學策略:圖片展示法、串講法、問答法、抄讀法。

          三、重點難點:學習本文簡練而形象的語言及詳略得當的寫作手法。

          難點:學習本文簡練而形象的語言及詳略得當的寫作手法。

          教    學    活    動

          一、翻譯課文

          1.范讀課文,注意咬準字詞,讀出感情。

          2.抽學生朗讀,在反復閱讀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3.抽多名學生按段翻譯課文。教師可先作示范,以第一段為例:“十一日,風停云散,碧空如洗。我拄著拐杖開始攀登恒山,向東走,一路盡是低矮的土山.沒有爬山的辛勞!

          要求:在全面疏通文意的基礎上,翻譯課文,要做到文字順,盡量以直譯為主,個別地方,如原文中帶有描繪性的部分可以采取意譯的辦法。

          4.點評修正,

          二、組織課堂討論

          1.師:大家從這篇游記中可看出作者怎樣的精神?

          不畏艱險,迎難而上,敢于挑戰人生極限。

          2.將學生分組,密切聯系社會實際情況展開討論。

          針對某一話題(如目前的登山運動,有時會出現傷亡的情況,該怎樣看待這一現象),分組討論,選派代表作好發言記錄。

          3.讓各組代表進行發言,大家點評。教師進行歸納總結,引導學生明確:這種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人生的困難和挫折是常有的事情。正如登山,目標的達成是由一個接一個的困難被克服來實現的,因此,登山運動與人生旅程有著象征性的對應關系,都需要恒心、毅力和韌勁。人生應該有一個目標,在目標的召喚下,向頂峰發起沖擊,“不  畏艱險,迎難而上”是人生的應有之義,否則,等待我們的只有失敗。

             三、背誦默寫

          1.指導學生背誦并默寫第二段中從“還過岳殿東”到“始登其頂”這一段文字。

          2.指導完成課后練習題三。

          3、確認讀下列字詞,注意加點字的讀音和意思。

          風翳凈盡  策杖登岳  淺阜  無攀躋勞  虬松  離立  循崖乘峭而上  杰坊  官廨  拾級  廡門  穹碑森立  危崖  間道  槎材  比肩連袂  不啻

          課后體會 本文生字較多,句子較拗口,教學時要求學生先預習,掌握生字生詞,熟悉課文課堂上教師要范讀,也要讓學生朗讀,在反復閱讀中理解文意,對于需要重點研討的段落,可采取串講的方法進行教學。

          [游恒山記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恒山的導游詞

          2.最新恒山懸空寺導游詞

          3.北岳恒山的導游詞

          4.恒山懸空寺導游詞

          5.最新恒山懸空寺導游詞范文

          6.游褒禪山記的教案

          7.游褒禪山記課改教案

          8.晚游六橋待月記的教案

          9.游褒禪山記教案

          10.《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日本成本人动漫 | 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福利aV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播放 | 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 | 亚洲成年轻人天堂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