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井游記》教案(第二課時)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8-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滿井游記》教案(第二課時)

            福泉市實驗學校    吳洪品

          教學目標

          1、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理清課文結構,學習課文在布局謀篇上的精妙之處。

          2、研讀課文,感受作品優美的意境,體會作品流露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3、體會課文中運用白描、比喻和擬人手法寫景的妙處,引導學生把握形象生動的寫景技巧。

          4、學習描寫春景,練習寫作。

          教學重點

          1、感受文中描繪的優美的春天景色,再現課文圖景。

          2、體會作品表達的思想感情。

          3、學習生動形象的寫景方法。

          教學難點

          1、體會作者文中所流露的“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式的人生哲理。

          2、學習抓住景物特征描繪景物的方法。

          教學準備

          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準備階段

          學生課前收集有關繪寫春天的詩詞曲賦,觀察春天的景物變化。

          二、導入新課

          1、談話:(從本單元的課文學習說起)同學們,我國南方物華天寶, 人杰地靈。前面我們在柳宗元的陪同下游覽了湖南永州的小石潭;與范仲淹相伴,登臨岳陽西北的岳陽樓;在歐陽修的指引下觀賞了安徽滁州的醉翁亭。今天,我們將“揮師北上”,看看北京東直門的滿井一帶又有什么好看的景致,走,我們一起踏青去,走進春的世界,花的海洋。

          2、播放視頻錄像資料,學生欣賞春景,創設情境。

          在眾多的繪春描春作品中,清代文學家袁宏道的《滿井游記》是不能不讀的。

          3、出示課題:滿井游記(板書)

          三、深讀課文,理清課文結構

          1、師:上一節課,我們初讀課文,初感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到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滿井早春圖,同時也知道了作者是一位無意于政治進取的小官,他最大的愛好就是游覽觀光,寄情山水。在這一節課中,我們又將隨作者細膩而又富有詩情畫的筆調,去領略大自然賦予我們的那份圓潤豐滿的自在自得。現在請同學齊讀課文,在大腦中再現美麗的春景畫面。并思考文中描繪了哪些景?

          2、學生齊讀課文。

          3、學生讀后教師出示圖片,要求學生從文中找出描繪此畫面的相關句子。(教師播放圖片)

          4、師:課文主要描繪了哪些景物。(指名學生回答)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分)水--山--柳--麥--人--鳥--魚(點)

          5、學生自說個人所喜歡的句段,說明喜歡的理由,并展開想象口頭描繪畫面。

          6、師:作者這樣寫是抓有代表性的景物來寫的,這屬于對點的描寫,(板書:分)除了分寫,作者還進行了總體的描繪,即是對面的描寫。文中哪一句是對景物的總寫?(指名學生回答,教師扳書:總:滿井全景)(面)

          7、體會課文第一段的妙處。

          師:課文在寫出游之前,卻從不能出游寫起,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引導學生分析理解:文中先寫不能也游的苦惱,表現在城中余寒猶歷的氣候上,這樣寫的目的在于為下文寫出游喜悅的心情作了一個很好的鋪陳,形成了較好的對比,這實是一種欲揚先抑的寫法。(板書:城中余寒--欲揚先抑)

          四、品讀課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1、師:山川之美,古來共談。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王國維語:一切景語皆情語。那么作者要在文中表達什么感情?在文中何處可以足見呢?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出點明主旨的文句?

          2、學生交流討論,師生明確并引導體會,出示幻燈片。板書:點明主旨--郊田有春意,只是未出游)。

          明確:這反映了作者對城市、官場的厭棄和投身于大自然懷抱的欣喜之情,暗含著“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的人生哲理。(聯系作者的意趣和生平來理解。)

          3、出示語段:“夫不能以游墮事,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理解其內涵。

          師:同學們,作者在文未點明寄情于山水的意趣,用以收束了全文,那么你怎樣理解這句話呢?

          4、以小組為單位,學生進行交流討論,指名學生發言。

          明確;作者重在抒寫“性靈”。

          此句表明自己和庸人的區別。“不能以游墮事,”是以那些熱衷于仕途功名的官僚而言的。至于作者本人,本無意于政治上進取,何況他現在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教官,當然可以“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惟此官也”,有不虛此行的滿足心情,既是自嘲,也是自傲。他在官場感到孤獨,大自然給他以慰藉,山水鳥魚都成了他的知已。這可是一種物人交融,人和物的相映成趣的美好境界。

          五、賞讀課文,體會作者寫景的妙處。

          1、體會文中白描手法。

          (1)出示有關白描手法的句子,讓學生回顧白描手法。并引出白描手法這一寫法在文中的運用。

          (2)學生從文中找出相關白描手法的句子,引導學生加以品味。

          明確:這種寫法能使所寫景物鮮明如畫,筆法簡練。

          2、體會比喻和擬人修辭在文中的運用

          (1)問:文中那些地方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請在文中找出來。

          (2)學生交流討論找出句子,引導學生加以賞析。

          3、播放散文《春》的視頻錄像。學生觀看欣賞,感愛春天。

          3、小結本課。

          此文屬于一篇繪寫春景的優美散文,在語言表達上運用了白描、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在章法上采用了欲揚先抑,結構上先總后分,點面結合,內容上物我交融,人和物相映成趣。值得我們細細玩味。

          六、拓展延伸

          1、學生小組展示有關寫春的詩句,教師展示補充,引導學生積累。

          2、學生練筆寫春,進行交流討論。(出示幻燈片要求)

          七、作業

          繪畫春景。

          情景要求:假設你此次與袁宏道結伴同行,一同來到滿井,你將看到些什么?你又會寫下些什么呢?請你以繪畫形式把畫下來。

          板書設計

          滿 井 游 記

          袁宏道

          -城中余寒    (欲揚先抑)

                              總:滿井全景(面)

          --滿井春色    分:水-山-柳-麥-人-鳥-魚(點) (白描、比喻、擬人)     

                              點明主旨:郊外有春意,只有未出游

          --抒寫性靈   表明寄情山水的意趣(自傲、自嘲)

           

          [《滿井游記》教案(第二課時)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橋的第二課時教案

          2.日月水火課時的教案

          3.故都的秋教案兩課時

          4.《秋天》第2課時教案

          5.六國論第二課時教案

          6.白楊禮贊第二課時教案

          7.《馬莎長大了》的第二課時教案

          8.赤壁賦第二課時教案

          9.月光曲的第二課時教案

          10.《語文園地六》第二課時教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妇女自偷自偷在线播放 | 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天堂v亚洲国产v | 亚洲欧美动漫卡通一区二区 | 最新AV资源在线观看网 | 日本黄线在线视频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