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7-2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26.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一、理解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是《孟子》中的一篇經典文章,它的原題叫《舜發于畎畝之中》。說它是經典,在于: 

           (一)文章第一段便列舉了6位名人:舜、傅說、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里奚,他們或者是傳說中的圣君,或者是歷史上有名的賢相、賢才,而他們之所以名列文章的首段,是因為他們在成為名人之前,要么經受磨難,要么從事著不起眼的工作,要么都不為世人所知…… 

           (二)文章第二段是振聾發聵的名句:“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段的有名,緣于其非同一般的勵志作用。它告訴人們:所有將來要成就一番事業的人,都必然要在內心和身體各方面經受一番痛苦與曲折的磨練,并以此來增長自己的才干。能吃的苦都吃過了,能經受的挫折都經受過了,以后即使再碰到類似的困難和挫折,便能處變不驚,臨危不亂,冷靜對待,設法克服和應對。 

           (三)第三段也是名句:“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其出名,則在于它道出了全篇的中心“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也就是說,一個人假設常處于安樂的生活中,不思進取,沒有憂患意識,就會走向滅亡。 

           (四)寫法上,第一、二段都用了排比的修辭方式,使文章讀來氣勢逼人,具有無可辯駁的力量。前者用了6個“于”、5個“舉”字,來概括列舉6位名人的事例,論證“生于憂患”的觀點。第二段的6個“其”字表明了“上天”為了磨練、鍛造可以擔當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賢臣的良苦用心。第三段,則從個人經受磨難的作用談起,講到一個國家的處境,如果太平太順,在這虛假的太平表象下,就會使整個國家的人們放松警惕,使國家一旦遇到內擾外患便土崩瓦解,頃刻間便走向滅亡。這以點帶面、從小到大的寫法,也堪稱經典,使人讀來欲罷不能、欲忘不得,給人以深刻的啟示。 

           二、教學設計 

           文言文教學,許多人將逐字逐句的串譯串講奉為經典,奉為至尊,視若祖傳秘方,不可逾越。我則認為,強調誦讀,方為古詩文教學方法之首選。 

            這篇名文的教學重點,如果定位于學生的誦讀,而且是大聲誦讀,當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心理學教授吳憶峰先生曾講過格律詩的背誦方法:先把第一二句大聲讀出來,然后合上書回憶;回憶不起來的地方再大聲讀,然后再合上書回憶;然后大聲讀三四句,然后再合上書回憶;再后是一至四句連起來一起背。這樣反復下來,一首格律詩便背下來了。這是比較快捷、比較行之有效的背誦方法。其實我自己背書也是如此,只不過是沒有像吳先生那樣去總結罷了。 

           本文的教學重點定位于“誦讀,并在此基礎上理解文義”,難點則定位于“讀準字音,讀出停頓,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教學方法的定位是“誦讀為主,學生為主,教師的引導、啟發、輔導為輔”,目的是通過本文的教讀,使學生學會積累一點文言文學習的方法。我想,如果每課都能積累一點,若干年后,學生的語文功底肯定會大為扎實,語文素養也就會大大提高。 

           三、我教《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教學目標:

          1.古今義不同的實詞的用法和判斷句式。

          2.大聲誦讀課文,默寫課文。

          3、理解課文蘊含的深刻道理。

          教學設想:

          1.指導學生預習、自學,理解生字、難詞。

          2.在預習的基礎上了解課文大概內容,然后進行課文分析。

          3.結合課文向學生進行在學習上事業上要想成功,就要經歷磨難或者挫折。

          4.教學時數: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以“發”“舉”的意義解釋引入 

           先從“發”“舉”兩個詞義該怎樣解釋這一問題引入,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一開始就緊扣課文,激發學生思考,旨在啟發學生調動自己的思維,訓練和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 

           待學生紛紛說出自己的答案之后,我又話鋒一轉:同學們表現不錯。“發”“舉”的意思,我們可以從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板書)《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找到答案。 

           (二)讀全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默讀,找疑難,老師輔導 

           在這段時間里,引導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找出自己的疑問,老師走下講臺,隨時發現學生的疑問,隨時給予輔導解答。 

           2.讓學生齊讀課文 

           (1)老師在讀課文前明確讀的要求:a.讀準字音;b.讀出停頓;c.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 

           (2)學生齊讀。 

           (3)老師引導學生根據以下三個要求,自己評價同學們的朗讀情況,糾正朗讀中的錯誤。 

           3.老師范讀,尤其應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 

           如讀第2段:“……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點詞為重讀) 

           4.再次讓學生齊讀全文 

           讀的環節相當重要,它是學生感知課文內容的前提和基礎,而放聲朗讀則是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使他們心無旁騖的最好方法。通過這幾輪讀,學生對全文的內容已基本上有了一個整體的輪廓,為隨后的“知”作了較為充分的準備。 

          第二課時

          (一)教讀第1段 

           第1段的內容和寫法前面已有分析,教讀的程序是: 

           1.指定讓一個男生讀,其他同學認真聽,看是否符合老師所提出的朗讀要求,后進行評價。 

           2.齊讀,讀出排比句的氣勢,從中悟出文章列舉6位名人的意圖。 

           3.讓學生提問,引導啟發學生解答。 

           4.老師歸納性提問,引導學生抓本段重點。 

           開頭這段作者一下子列舉了6位名人,是不是太多了?這6個人有些什么共同點?讓學生漸漸明確:①他們出道之前都曾遭受過艱難困苦的磨練,吃過不少苦頭;②排比的句式使文章顯得很有氣勢,讀來瑯瑯上口,好讀易記;③為下文的議論提供了充分的論據;④給我們寫作議論文提供了范例--概述。 

           (二)教讀第2段 

           這一段是名句,反復地讀、熟讀成誦是重點,而熟讀成誦了,就收到了“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之效。 

           1.指名一位學生讀,其他同學認真聽,后發表評論。 

           2.全班女生讀,依然要讀準字音,讀準停頓,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讀出古文的美感。 

           3.老師引導男生進行鼓勵性評價。 

           4.提問,培養發現問題(質疑)的能力。 

           5.老師啟發性板書:(附文后) 

           解釋:所有加點的字均為使動用法;下畫線的詞為通假字。 

           6.讓學生合上書本,看黑板,讀出課文第2段,共二遍。 

           7.老師擦掉板書,讓學生背誦第2段。 

           8.師:以后,每當我們在學習上、在人生道路上碰到了困難,都要怎么樣去做?(引導學生背)“故天將降大任于斯(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曾益其所不能。” 

           (三)教讀第3段 

           教法同第2段,抓住從個人到國家、從小到大、以點到面的思路,啟發、引導學生去讀、去思、去悟、去說,最后熟讀成誦。(具體過程略) 

          整堂課書聲瑯瑯,學生陶醉其中,享受到了讀書的樂趣,悟到了讀古文的美感,明白了:以后面對困難一定不能泄氣,而要勇于面對,并設法克服;無論是個人還是單位、國家,若要生存發展,都必須有憂患意識,適度的憂患意識;同時也漸漸懂得:誦讀,是學習文言文最有效的方法。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教案

          2.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教案

          3.文言文《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賞析

          4.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原文及翻譯

          5.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讀后感

          6.《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讀后感三篇

          7.文言文《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譯文及注釋

          8.《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9.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

          10.動物過冬教案教學設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 | 午夜精品国产拍精品福利 |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婷婷 |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按摩 | 日韩欧美亚洲一中文字暮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