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 箏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6-8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風  箏

          成都實驗外國語學校 羅 銘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多角度、有創意地理解課文,進行探究性學習,培養發現問題,討論、解決問題的能力。 

          2、閱讀與學法指導:通過文本認識人物,通過人物領悟作品思想的方法指導。

          3、情感與思想教育:理解作品的批判意義;感悟親情,了解科學的兒童教育思想;學習魯迅的自省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 重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多角度、有創意地理解課文。 

          2、 難點:文章深層的情感體驗與思想教育。 -

          教學內容與步驟:

          1、 導入新課:

          出示課件圖片:這幅圖片很有意思。這樣的場景讓你想起了什么?

          學生交流自己所想。

          出示課件1:“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抽生朗讀這首詩。

          教師總結:風箏帶給我們以無盡的夢想和快樂,風箏是春的使者,是快樂的化身(課件2),魯迅先生也有一段與風箏割舍不去的情緣,我們來學習魯迅先生的散文詩《風箏》(課件3)。

          二、整體感知:(5分鐘)

          請大家快速的自由朗讀課文。思考并概括:本文寫了件什么事情?畫出你認為重要的詞句, (出示課件4)。

          抽生概括。引導學生回答:“我”小時候不喜歡弟弟放風箏,把他的風箏毀壞掉,后來很后悔。

          提問:

          你是從哥哥的角度概括的,能不能從弟弟的角度來概括呢?

          引導學生回答:“我”小時候喜愛風箏,偷偷做風箏被哥哥發現后毀掉“我”的風箏,但我后來卻忘記了。

          三、 分析理解:

          1、有沒有同學畫出弟弟喜愛風箏的詞句?

          (出示課件5)。學生回答,“張著小嘴,呆看著風箏出神。有時至于小半日”;他驚呼;高興得跳躍。

          2、抓住:“呆呆”一詞問。弟弟的動作凝固了。但他的內心一定非常活躍,你能把弟弟內心的想法表達出來嗎?

          學生描述弟弟的內心想法。

          教師明確:弟弟對風箏的喜愛可謂“愛之深”(出示課件6)。

          3、還有什么情節表現弟弟對風箏的喜愛?

          明確:“苦心孤詣的偷做”。

          4、解釋苦心孤詣。問:你是怎么知道這個詞語的意思的?

          明確:“苦心孤詣”是費盡心思鉆研,力求達到別人達不到的境界;查字典(資料)

          5、你能指出他“偷做”是如何達到“苦心孤詣”的境界的嗎?

          偷偷的想、偷偷的找地方、偷偷的找材料……

          6、他為什么要偷做呢?

          明確:怕哥哥發現。

          7、誰勾畫了描寫哥哥神情動作的詞句?

          (課件7)明確:。即刻伸手抓斷…… 擲……踏……

          8、誰能來表演一下哥哥的動作?注意把握人物的心理。課件8(恨之切)

          9、如果你是記者你要對剛才表演的同學采訪一下,你會問他什么問題?

          10、根據剛才的閱讀分析,同學們對“我”一定有了初步的印象:我們可否作出這樣的判斷:判(課件9)

          A、“我”是一個冷漠無情的兄長。 

          B、“我”是一個粗暴兇悍的兄長。

          C、“我”是一個患有“風箏恐懼癥”的兄長。

          10、那么你認為哥哥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明確:哥哥認為做風箏是沒有出息的孩子所做的玩意。

          11、怎樣做才是“我”眼中的有出息的孩子呢?

          12、我不禁想到兩句勸勉人的對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你聽過這句話嗎?誰告訴你的?你知道他為什么要對你說這句話嗎?

          13、那么我們怎樣來認識哥哥這個人?

          指導學生討論得出結論:(課件10)

          “我”是一個深愛著弟弟、而又恨其不爭的兄長。

          “我”是一個自認為是弟弟思想行為引導者的兄長 

          看來“我”還真不是這件事情的罪魁禍首。那么真正的罪魁禍首是誰呢?

          明確:真正的罪魁禍首是封建落后的的教育思想。哥哥只是這種教育思想的維護者,所以他在搗毀弟弟的風箏后才感到“完全的勝利,傲然走出”。他自認為挽救了弟弟,讓弟弟懸崖勒馬了。

           “我”對弟弟的做法用一個字來概括就是---愛。(課件11)以“愛”的名義‘以“愛”的真切做了傷害之事。。

          四、 學法總結

          同學們讀得很認真。通過閱讀。我們讀出了文中的人物、讀出了文中的時代、讀出了文中的情感。(課件12)我們來回顧一下我們剛才經歷了怎樣的閱讀過程,用了那些方法來讀的。

          (課件13扣詞句-做圈點-查資料--入語境)

           要真正理解一篇文章僅僅這樣還不夠,還應該讀出自己。讀出自我的感情傾向。(課件14聯系自我經歷-分析自我觀點----確定自我取舍。)

          比如。(課件15)

          當我們一說到“愛”、一說到“親情”、一說到“真情”的時候,我們馬上想起的是“風雨中送來的雨傘”、“霜雪天送來的暖衣”、“半夜生病時上醫院的途中”、“得意時共同的歡笑”、“失意中寬心的話語” ……這篇文章能不能勾起你片片的回憶----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這樣“手足之情”、“親人之愛”卻溶于冰火的沖突、深深的誤解之中的事呢?

          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教師根據情況做正確引導。

          魯迅先生的文章都有許多深刻的含義。可以從多角度去理解分析。

          請你用今天老師介紹的方法。從下列角度任選一個做深入分析討論,下節課我們再進行交流。(課件16)

          1、從魯迅的自省精神的角度:

          2、從對兒童教育的角度: 

          3、從游戲的意義這一角度:

          4、自選其他角度:

          五、 結束新課

          魯迅先生一篇《風箏》把我們帶到了思緒的天空,北京嚴冬的肅殺讓我們領略到親情也充滿寒意。但春天畢竟是美好的,風箏畢竟還是承載快樂的。讓我們在歌聲中結束這節課吧。(課件17又是一年三月三)。

           

          [風 箏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放風箏語言教案

          2.《風箏》美術教案設計

          3.《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4.大班會變的風活動教案及反思

          5.小班臺風安全教案

          6.放風箏的語言教案

          7.中班制作風箏教案

          8.古箏漁舟唱晚教學教案

          9.有關寫理想的風箏教學教案

          10.學前班語言放風箏教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一区与二区精品在线 | 色综合AV中文字幕 | 日本中文字幕第一页 | 综合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资源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