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痛,更為了愛

          發布時間:2016-7-9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余杰

              有一天,一位來自家鄉四川的女記者向我談起她曾經采訪到的兩

          個故事。用“故事”這個詞語太輕飄飄的了,那是關于痛的、也是關

          于愛的、更是關于愛與痛的糾纏的“人”的歷史與現實。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四川自貢。自貢自古以來就盛產井鹽,井鹽至

          今依然是自貢的支柱產業之一。這里有若干家曾經很紅火的千人、萬

          人的大工廠。近年來,這一行業很不景氣,“下崗”--這個詞語是

          我們創造的“有中國特色”的詞語,不同于“失業”,以示社會主義

          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的重大區別--的工人不斷增加。有的家庭四代

          同堂,老中青幾代人都是同一個工廠的工人,因此出現夫妻雙雙“下

          崗”、父子雙雙“下崗”、兄弟雙雙“下崗”的情況。

              有一個工人家庭,夫妻倆人都遭遇到了“下崗”的命運,兩人一

          個月的收入加起來僅有300 元,還不到政府規定的“最低保障線”。

          為了供養孩子,他們什么都嘗試過:蹬三輪車、擦皮鞋、擺地攤……

          由于夫妻倆除了工人的技術以外沒有別的特長,所以只能從事這些低

          收入的事情。每天干得精疲力竭,家里依然入不敷出。每到周末,他

          們帶著孩子到父母家蹭飯吃。父母的手頭也不寬裕,日久天長對他們

          也冷言冷語。后來,連孩子的學費也成了問題,東挪西借也堵不住漏

          洞了。孩子很懂事,知道父母的難處,很想幫父母。但是,一個剛剛

          上小學的6 歲的孩子能做什么呢?孩子便去商店偷東西,偷的也不過

          是面包和餅干而已。結果,孩子被店主抓住,狠狠地打得鼻青臉腫、

          傷痕累累。回到家里,父母追問了半天才得知真相。一家三口抱頭痛

          哭。

              又到了周末,父母忍著白眼,把孩子帶到爺爺奶奶家,說最近要

          出門幾天。然后,夫妻倆回家雙雙上吊自盡了。他們沒有留下遺書,

          就那樣直截了當地把自己掛在了廁所的梁上。這件事情在地方上引起

          很大的轟動。工人們感同身受--也許自己的命運也是如此,他們自

          發地捐款,為死去的夫妻兩舉行葬禮。而地方官員為了保住自己的官

          職,對輿論進行嚴密的封鎖,不讓當地的任何媒體進行報道。

              女記者作為省報的記者,湊巧來到了自貢,接觸到這一情況。官

          員們很緊張,害怕她進行報道,趕緊找到她,在當地最豪華的酒店里

          設宴款待。這是一桌極其豐盛的宴席。美麗的小姐、金黃的龍蝦、郁

          香的洋酒……然而,女記者突然對著這一切放聲痛哭。本來是一派其

          樂融融的景象,這一哭讓滿座天圓地方、油腦肥腸的官員感到莫名驚

          詫、尷尬萬分。他們不明白這個年輕的女記者為什么要哭:死去的又

          不是你的親人,干嗎如此傷心!他們決對意識不到:僅僅這一桌子飯

          菜的花銷,就可以拯救兩個年輕的生命,就可以成全一個美好的家庭。

          兩個生命的消逝,其實與這一桌酒席和其他無數的酒席息息相關。

              另一個故事是關于一個女孩的。這個女孩從事的是被許多道貌岸

          然的人士輕蔑地稱呼為“妓女”的工作!爸R分子”們是恥于談論

          她們這類人的。女孩出生在川東最貧困的地方之一--奉節縣。她的

          家庭是地地道道的赤貧的農民家庭,她是老大,下面還有四個弟弟妹

          妹。家里沒有一件錢的東西,每個人只有一套能夠穿出門的衣服。女

          孩雖然成績優秀,但家里沒辦法供養她上學,初中畢業就從鄉下到城

          里打工。她希望在城里尋找機會,掙點錢給弟弟妹妹上學。開始她到

          飯館里洗盤子、在工廠里干粗活、去商店運貨物……什么樣的活都干

          過。這樣掙扎著過了一年多,收入只夠維持自己的基本生活,依然沒

          有辦法存錢下來寄回家給父母和弟妹們。沒有其他的路可走了,她走

          上了一條“不歸路”;沒有其他的選擇可以選擇了,她選擇了一個年

          輕女子最后的、也是唯一的選擇。

              她到了燈紅酒綠的南方,把自己“賣”了出去--除了身體、上

          帝和父母賜予的身體以外,她別無所有。作出這一決定的時候,她是

          決絕的。對于她來說,只有放棄尊嚴,才能獲得生存;只有出讓自由,

          才能改變現狀。剛開始,女孩在最底層的歌舞廳和發廊里進行交易。

          后來,由于她的美麗和聰明,她進入了這一行當的更高級的層次,尋

          找到官員和港臺商人作為自己的“買主”。沒有人知道這兩年她是怎

          么熬過來的,這是一個堅強的女孩,她把淚水咽到心靈的深處,讓它

          們結晶成最咸的鹽;她把傷痕包裹在時尚的衣裙里,不讓一絲陽光來

          撫摸。在五星級酒店奢華的套房里,她一次又一次地舒展開自己的身

          體,牙齒把嘴唇咬出了血。她的夜晚沒有星光。

              兩年后,女孩積攢了80萬元--這是她在家里的時候無法想象的

          一筆巨款。帶著這一皮箱沉甸甸的錢,她回到了家鄉。她告訴父母這

          筆錢是怎么得來的,而且還說出了一個可怕的事實:自己已經染上了

          艾滋病,只有最后幾個月的生命了。這80萬的巨款,雖然是“骯臟”

          的錢,但也是自己用生命換來的。有了這筆錢,畢竟能夠供養弟妹們

          上學了。她告訴父母,一定要用這些錢將聰明的弟妹們送進大學,圓

          自己沒有圓的夢想。

              不久,女孩痛苦地離開了人世。被悲痛和恥辱壓垮的父母,瀕臨

          精神崩潰的邊緣。他們用一生全部的積蓄300 元錢替女兒辦了個光彩

          的喪事。女兒在死去之前就遭到人們的指指戳戳,父母要讓女兒光榮

          地離去。然后,父母將所有的80萬元裝進女兒的棺材,送進了火葬場。

          女兒與巨款同時化為灰燼。父母以為,這樣就能夠在另一個世界還女

          兒以清白。面對吞噬女兒的熊熊大火,兩個老人徹底瘋了。

              這是兩個真實的故事。

              當這位親身采訪的女記者向我講述的時候,她淚流滿面。

              我對這樣的眼淚報以十分的敬意。這是一個眼淚幾乎不為他人而

          流的時代。做穩了主人的上流階級和做穩了奴才的中產階級,都不會

          相信這一類的“真實”。奴隸們的命運不在他們的視野里。他們說,

          這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公理的體現,不值得大驚小怪;他們

          說,每個時代、每個社會都會發生數不勝數的同類事件,既然無法改

          變,那么“存在就是合理”。他們說他們是正確的,他們的背后有達

          爾文和黑格爾兩個大師支撐。而我,毅然走出衣冠禽獸們的行列,并

          將我所體認的真實作為自己生存、思考和寫作的支點。

              我的寫作是焦灼的、是匆忙的、是激動的,也是憂憤的。因為我

          深切地感受到了疼痛,就像肌膚不斷地與針尖相遇。針尖緩緩地進入

          肌膚的深處,鮮血一滴滴地涌出來。也仿佛是一記重拳打中了我的腹

          部,先是一片空白,然后難受得想把五臟六腑都給吐出來。這種強烈

          的疼痛感主宰著我的寫作,也正是我的寫作與其他人的寫作最根本的

          不同。他們也在勤奮地寫作,只是他們已經喪失了基本的疼痛感。他

          們將文章經營得天衣無縫,然后回過頭來譴責我的疏漏和偏激。我的

          寫作傷害了他們的自尊,損害了他們心目中的那個“完美的世界”。

              我曾經對文化抱著充分的尊敬,并力圖讓自己成為一個文化人。

          但是,我日復一日地感到,今天的文化已經斷裂了與普通人生活的關

          聯,甚至與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對立起來。文化和文化人成了一種脂粉,

          涂抹在我們時代蒼夷的面孔上;文化與文化人成了一種調料,放置在

          我們餐桌發臭的食品里。恥辱與疼痛一起消失了,愛與憐憫一起消失

          了。

              在我還在念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有一天,我突然意識到,我不能

          再過以前的生活了。我曾經把當作家或者教授當作理想,并以自己北

          大的身份沾沾自喜。這時,另一扇門在我的面前敞開,呼喚著我走進

          去。那扇門里,陽光與黑暗正在進行著最殘酷的斗爭。

              一步即成天涯。

              我成了“偉大”的知識和知識者中間的一個異類。

              以前所有的滿足都成了不滿足。

              真正的放逐是自我的放逐,真正的靠近是心靈的靠近。

              真正的飛升其實是降落,真正的驕傲其實是謙卑。

              于是,我欣喜地感覺到,我與那對自盡的夫妻和那個慘死的女孩

          更加親近。我以我的疼痛感受著他們的疼痛,我以我的愛體驗著他們

          的愛。我為那對夫婦和那個女孩而寫作,這也是為我自己而寫作。我

          愿意為之而付出任何代價。實際上,我已經付出了相當的代價--那

          些“自尊”被傷害的高等人士自會有他們對付“步調不一致者”的明

          槍和暗箭。不過,相對于疼痛、相對于愛來說,我所付出的這些代價

          輕如鴻毛。

              既然生活在這樣的時代、生活在這樣的國度已經不可改變,那么

          寫作對于我來說,首要的意義便是凸現真實。什么是真實?真實就是

          那對夫婦臨死前的悲苦--他們是父母,割舍不下對孩子的愛,可是

          他們已然無法承擔痛苦;真實就是那個女孩臨死前的悲苦--她是一

          朵燦爛的花兒,凋謝的時刻提前到來,美的毀滅是悲劇的極致。他們

          是“沉默的大多數”。他們被遮蓋著、淹埋著。

              就在我面對真實的時候,我的許多同齡人們卻在從事著“拔苗助

          長”的事業,最終的目的是讓自己脫離于“沉默的大多數”。他們的

          “拔苗助長”并非徒勞。他們拼命背誦著英語單詞,通宵排隊等簽證,

          為了到異國他鄉去過富裕的和有尊嚴的生活;他們鉆營著加入黨團,

          踩著別人的肩往上爬,為了能夠在本土有限的資源里讓自己占有充足

          的一份。我無意譴責或者鄙視他們的選擇,但我真切地知道,這絕不

          是我的選擇。我的自由、尊嚴和富裕產生于、并且只能產生于我的寫

          作。只有在對我和我身邊的每個同胞的尊嚴的捍衛中,我才會感受到

          享有尊嚴的快樂;只有在對我和我身邊的每個同胞的自由的爭取中,

          我才會感受到享有自由的幸福。

              我常常念叨著武芳,那個被兇狠的惡霸毀容了的農村婦女;我常

          常念叨著曹海鑫,那個被邪惡的官僚殘殺的農村青年;我常常念叨著

          那對夫婦和那個女孩,以及更多更多不知名的生命個體。我對那些宏

          大的詞語從來就沒有什么感覺,如“國家”、“民族”、“集體”等,

          我的痛、我的愛和我的寫作,只是針對每個鮮活的個體生命。我將用

          我畢生的精力來呈現這個世界的真實,這條道路我不會回頭。與“拯

          救”相比,“呈現”更加適用于我們這個世紀--與陀思妥耶夫斯基

          所處的那個世紀相比,我們已經作出了怎樣巨大的退卻啊!

              于是,我讓我的文字如同火山熔巖一樣噴涌而出。我知道有人在

          等待著它們。多與少,與數量無關;快與慢,與速度無關。許多師長

          和朋友勸告我要少寫一點、放慢一點。我當然明白他們的好意,但在

          面對日益惡化的外部生態的時候,我別無選擇。我沒有時間也沒有理

          由將自己打磨成一件完美的工業品,然后保存在歷史博物館里;我更

          愿意做一把粗陋的匕首,只要它刀刃上的光芒能夠讓黑暗產生一絲的

          畏懼。

              年輕,無論如何都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年輕的時候有充沛的創造

          力,更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情。寫到這里,我想起了臺灣詩人痖弦為

          年輕散文家林燿德的文集寫的序言。林燿德是我最喜歡的臺灣散文家

          之一。他在16歲的時候發表第一首詩歌,短短9 年的時間里,他就成

          長為一棵讓人矚目的新星,有近百萬字的詩歌、小說、散文和文學評

          論問世。痖弦寫道,因為文學生命成長異乎尋常的快速,“林燿德變

          成了一個傳說,一個話題,甚至一個‘問題’,有人開始對他的‘超

          速’發展大表‘緊張’,有人批評他‘心急’、‘躁進’。這些反映

          是可以理解的,的確,林耀德的出現不尋常,難免會引起疑慮。打一

          個不恰當的比喻,這情形就仿佛完美看到一棵植物日夜不停地猛長,

          穿房過戶,好像違反了‘自然常態’!

              對于這樣一些批評,痖弦是不同意的,他反問說:什么是“自然

          常態”?他認為,“我們盡可以把林燿德的寫作比作一個生命力特強

          的植物,他的快速、銳利、凌厲,可不可以解釋成一個新芽剛剛冒出

          地殼那一刻的生猛?根據自然規律,它不可能一直生猛下去,其呈現

          升弧、降弧的拋物線定律也是必然的。西諺說,上帝造一棵南瓜藤,

          三個月就夠了,但要長成一株參天的紅檜,要百年千年的歲月!‘小

          松猶百尺,少鶴已千年’,世界上任何稀罕珍奇的存在都需要長期的

          孕育,聰穎智慧如林耀德,當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因此,痖弦誠摯地對他鐘愛的后輩說:“老年人的沉默是韜光養

          晦,中年人的沉默是蓄勢待發,今年才二十五歲的林燿德,我深信他

          有沉得住氣、耐得住寂寞、大器晚成的沉潛功力,但我們也沒有理由

          要林燿德一開始就老成持重地慢下來,沉下來,我們應該說:年輕的,

          你沖刺吧,你躍動吧,你盡量向上生長吧!一個廣大的世界正在等你,

          藍天、陽光、朝露、甘霖在等你,天災、地變、暴雨、狂風也在等你,

          愛的呵護在等你,無情的砍伐也在等你。你的旅途正長,你的故事剛

          剛開始。”

              痖弦的這篇序言寫于1986年。10年以后,林耀德又寫下了無數的

          華章。正在這時,34歲的作家因心臟病猝死。痖弦的序言不幸成為讖

          語。生命就是這樣的奇特,造物主就是這樣的奇特。林耀德像一顆流

          星劃破天際,雖然隕落了,但那一刻的光芒,卻讓無數的人仰望。

              每當想起英年早逝的林耀德,我就有了相當的緊迫感。生命的有

          限性是任何人也無法克服的。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決定生命的價值的,是生命的密度而不是其長度。我瘋狂地觀察、思

          考和寫作,如同一個不會游泳的人在水中掙扎。吶喊有沒有回音并不

          重要,重要的是吶喊本身;燃燒會不會終結黑暗也并不重要,重要的

          是燃燒本身。

              現在是午夜時分,我最后整理完新書的稿子。回想起當年的《火

          與冰》,仿佛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其實那不過是兩年以前。每

          一本書的完成,對我來說既是前一個階段掙扎的終結,更是另一個階

          段掙扎的開端。這一時刻,我既是緊張的,又是幸福的。

              我把這本新書命名為《愛與痛的邊緣》。“愛與痛的邊緣”這個

          名字取自王菲的歌曲。我很喜歡王菲的歌!皭叟c痛的邊緣”是一首

          關于愛情的歌,歌唱的是那種“永遠在愛與痛的邊緣”的臨界狀態。

          其實,這些年來,我也一直處于類似的臨界狀態,不是因為愛情,而

          是因為我身邊那更廣闊的人群。我在完全不同的語境下使用著這個名

          字。因為有愛,才會感覺到疼痛;因為刻骨的疼痛,才會產生更強烈

          的愛。

              為了痛,更是為了愛。

              在寫作中,維系我們的痛,以及我們的愛。

           

          閱讀次數:1336

          發表評論

           

          關閉窗口

           

          本文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讀者交流參考之用!

           

           

          [為了痛,更為了愛]相關文章:

          1.為了愛情而畫畫的語錄

          2.為了愛情勵志的說說為了愛情勵志的說說鑒賞

          3.為了為了為了造句

          4.為了為了為了怎么造句

          5.為了利益說說

          6.痛,并著快樂(隨筆)

          7.青春疼痛說說

          8.更浩瀚的海洋課件

          9.痛不言痛亦是灑脫_經典美文

          10.為了什么連什么造句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 | 亚洲国产噜噜视频 | 午夜理论片日本中文在线 | 亚洲图片在线视频 | 亚洲蜜芽AV中文在线 | 中文乱码激情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