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誦讀課文。
2、學習本文寫景狀物、寫景抒情的寫作手法。
3、揣摩關鍵詞句,理解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
4、領悟作者對生命獨特而深沉的感受,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
1、 品味并學習本文生動而細致的景物描寫。
2、 學習通過品味關鍵詞句來體悟文章深沉的主旨。
3、 朗讀訓練。
教學難點:
本文寫得含蓄深沉,所以,引導人生體驗尚很少的學生學會通過捕捉信息、揣摩關鍵詞句來理解作者對生命的獨特感悟是一大難點。
教學時數: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要點:朗讀訓練,初步感知本文主旨。
步驟:(一)導入。
同學們,人類之所以被稱為萬物之靈長,是因為它能不斷地從大自然這位偉大的母親那里獲取靈感,并創造出燦爛的地球文明,比如:古往今來,有人盛贊牡丹的艷麗奪目,于是人們爭相種牡丹、畫牡丹、唱牡丹,頌牡丹,所以,牡丹便成了華貴典雅的象征;有人由清水荷韻中產生無限感悟,于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便成了高潔品格的象征;有人驚嘆于北國凌寒獨放的臘梅,于是,無數詠梅佳句滋潤著倍受磨難的志士枯干的心靈;還有人歌唱默然而生命力強的小草,有人抒寫甘襯紅花的綠葉……總之,充滿靈性的文人高士們往往能從看似普通的生命現象中發掘出美好的東西,并形成美文,給我們以啟迪,作家宗璞面對盛開的紫藤蘿花,她又悟出了什么呢?
(二)正音正字,掃除語言障礙。
要求學生關上課本,迅速在課堂練習本上完成下列練習:
1、為括號前的字注音(要求兩名學生起來朗讀)
嚷( )嚷 綻( )開 忍俊不禁( ) 迸( )濺( )
佇( )立 酒釀( ) 仙露瓊( )漿 伶( )仃( )
2、根據注音填漢字(要求一名學生到黑板上完成)。
A、fēng wéi dié zhèn( ) B、níng wàng( )
C、yí hàn( ) D、pán qiǘ wò lóng( )
E、lǒng zhào ( )
(三)朗讀訓練。
1、 教師示范朗讀第一至第七段,要求學生注意體會老師的發音和語氣語調、輕重緩急。
2、 學生自由朗讀,要求注意朗讀技巧,讀得流暢而有感情。
3、 檢查學生的朗讀,指明兩三個學生自選片段進行朗讀,然后教師引導學生評析并稍作指導。
4、 全班齊讀全文。
(四)整體感知。
1、 設問:課文開頭寫道:“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而最后又寫道:“我不覺加快了腳步。”這是為什么?
2、 學生默讀思索,然后小組探究。
3、 全班共同探討,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捕捉文中、文尾的議論抒情句來把握主旨,學習在文本中捕捉信息。
關鍵句:
A、“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
B、“它是萬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組成了萬花燦爛的流動的瀑布。”
C、“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只是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
主旨:遭遇不幸時不要屈服,要堅信生命是永恒的,當厄運過后,我們應該拋卻悲痛,振奮精神,以昂揚的斗志投身到新的偉業中去。(由于個人的經歷見聞的不同,學生對這句話的體會可能有深有淺,教師可聯系劉禹錫的詩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等引導學生進行理解,同時也應盡量尊重學生的個性)
(五)小結:1、朗讀方面的經驗技巧。
2、迅速把握文章主旨的經驗方法。
第二課時
要點:把握作者情感變化的線索,學習本文寫景狀物的寫作手法,理解作者蘊涵于字里行間的深沉情思。
步驟:(一)復習導入。
由復習本文的關鍵句和主旨導入。
(二)精讀理解,學習本文生動細致的景物描寫,體會其妙用,并理清本文脈絡。
1、設問導入:作者感慨道:“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那么紫藤蘿花究竟遇到了什么樣的不幸呢?
學生默讀、思考、回答。
2、引導學生閱讀理解第8段。
指明一學生朗讀,要求其他學生簡要概括紫藤蘿花遇到了什么不幸,并找出形象地表明不幸的關鍵詞:稀落、伶仃、試探、稀零。
引導學生揣摩作者在回憶這些事時蘊涵于其中的情感,并找出關鍵詞:拆掉、改種、遺憾。
3、設問:作者由花與人的經歷感悟到“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那么,在文中對紫藤蘿花的描寫中,體現出這一點了嗎?請找出相關句子并加以揣摩分析,說說你的看法。
學生先默讀準備,然后再小組討論。
教師引導學生共同研讀:
學生一般會從第二、三、九段找出把紫藤蘿描寫為“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之類的句子,應加以鼓勵,并指導學生賞析其中的比喻句、擬人句,體會其生動細致的描寫,領會作者在賞花時的驚喜、贊美之情。同時也應啟發學生留意第四--六段,理解其中把藤蘿的花比作“帆”的深刻寓意,感受作者對藤蘿花擬人化的生動描寫表現了枯木逢春之后的旺盛生命力。
注意引導學生歸納本文描寫花的技巧:A、先寫每一穗花,再寫每一朵花。B、先寫花穗的色彩:“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開、下面的待放。顏色便上淺下深。”然后寫花的形狀:“像張滿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C、最后寫花的香味:“淡淡的芳香,香氣似乎也是淺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
點撥到位時應重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至六段。
4、引導學生理一理本文作者情感變化發展的脈絡。要求學生按照下面的形式運用精煉的詞語概括出來。
賞花 驚喜、贊美
線索 憶花 情感 遺憾、難過 感悟:堅信生命永恒
悟花 寧靜、喜悅
5、引導學生結合背景深入理解作者蘊涵于文中的深沉情思。
設問導入:為什么作者由一株花的生命現象會產生如此的感情變化和如此深沉的感悟?這與作者的人生經歷有關嗎?你能從字里行間找到信息嗎?
引導學生抓住第七段的“生死謎、手足情”和第八段的“那時的說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關系”以及第九段來理解作者深沉的情感,教師可適當介紹背景。
輔助性問題設計:
--你能不能畫一張圖表,畫出作者所說的藤蘿的變遷小史?
--課文所說的“十多年”,我們國家的歷史你知道哪些?
十 年 浩 劫
1966年 1972年 1976年 1982年
(三)總結:1、本文寫作者偶見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睹物釋懷,心中失弟的悲痛焦慮化為精神的寧靜,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和美好,小弟雖然身患絕癥而死,但人類的生命長河并不因某個人的逝去而停止流動。“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人類社會照樣向前發展,因此,作者生活的熱情又被激起,“不覺加快了腳步”,決心要抓緊時間,珍惜生命。
2、文章寫景抒情多處運用比喻、擬人、對比等修辭手法,突出花的勃勃生機,贊美了生命的頑強和美好。
(四)拓展體驗
1 人們常常賦予一些花草樹木等事物以某種象征意義,有的常被歌詠,如牡丹、梅花、竹子、月亮、長城、大海、黃牛、天鵝、……有的不顯眼,如蝸牛、螞蟻、蒲公英、木槿、仙人掌、紫藤蘿、水滴、綠色……試用你的經歷或見聞簡談受過某些事物啟發鼓舞的事例、感悟,來印證本文的主旨和哲理。
賞花 驚喜、贊美
線索 憶花 情感 遺憾、難過 感悟:堅信生命永恒
悟花 寧靜、喜悅
[《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4.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5.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10.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