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

          發布時間:2017-12-20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2001年1月10日 

          楊葵

           

             現在的人,喜歡造新詞。在新造的詞里,有的很必要,比如“酷”;有的不僅不必要,我看實在就是喜新厭舊,比如“素質教育”。

            突然就興起了“素質教育”一說,先是有“素質教育在美國”,跟著就有哈佛女孩兒劉亦婷的素質培養紀實……

            一時間,“素質”滿天飛。我仔細讀了那些書,覺得所謂“素質教育”,不過就是以前我們常講的“德、智、體全面發展”。

            但深究一下,喜新厭舊也有喜新厭舊的道理,它本身即是一種“素質教育”,是對素質教育者的素質教育。

            我曾在某中學代講過幾個月的高中語文,講的是魯迅先生的《紀念劉和珍君》。每次下課,學生們擁上來與我激烈探討,熱情十分高漲。學校里的一些老老師們看了,便不禁對我感慨道:“這群孩子,就是喜新厭舊!”開始我還不服氣,以為這不是嫉妒又是什么?后來,我悄悄地去聽了幾堂那些老老師們的課,本來自鳴得意的我,頓時頹了--那些老老師們的課講得既生動又扎實,比起我這二把刀來,不知要強多少倍!可課堂效果確實不好,氣氛沉悶,學生也大都心不在焉。

            說“喜新厭舊”是一種“素質教育”,道理就在這里。因為我是新老師,課講得自然與老老師們不一樣,而我當時的年紀又與學生們差不多,講課時用的也全是口語,故不經意間,就與學生們的語言系統合二為一了。如此一來,一是新鮮,二是正中他們的下懷,所以他們愛聽也是不難理解的一件事。同樣,你老跟學生們講要“德、智、體全面發展”,他們不一定會買你的賬,可是你要換種說法,比如說要他們努力提高自身“素質”,興許馬上就能應者云從。

            上世紀初,胡適等人高舉白話文大旗,改革中國的語言文字。當時有個說法是:要比誰的白話文做得好,就讓他到幼兒園去給孩子們講故事,孩子們能聽懂誰的故事,就說明誰的白話文做得好。在這個假想的試驗里,也包含了要對教育工作者進行教育的道理。

            所以,做長輩的,別老看年輕人什么都不順眼,動不動就感嘆:現在的年輕人哪!有本事,你就“素質教育”好了。年輕人單純,是一張白紙,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你盡可以按照你理想的模式去塑造他們。但千萬要記住,你在塑造別人之前,得先對自己進行一番“素質教育”,別再用那些老掉牙的話語和方式去跟年輕人打交道。你要學會和他們一樣喜新厭舊,否則,你還真沒資格去畫這幅美麗的圖畫。

           

          [素質教育]相關文章:

          1.素質教育論文

          2.幼兒素質教育論文

          3.我國素質教育論文

          4.有關師德素質教育論文

          5.素質教育的論文

          6.高校管樂團素質教育論文

          7.學校素質教育自查報告

          8.公民素質教育論文

          9.什么是素質教育論文

          10.職業素質教育論文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最新国自产拍在线 |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 在线日本妇人成熟免费99精品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性爱视频 | 亚洲五月丁香中文字幕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