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園林》教案(人教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發(fā)布時間:2016-9-14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版

           一、設計思路: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抓住事物特征,從整體到局部多方面說明事物的方法。

          2.引導學生感知園林的畫意美。

          3.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其中,調動學生合理互動的想象,引導學生感知園林的畫意美,和從反復誦讀、重點詞句賞析中,體會文章的語言美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學習本文抓住事物特征,從整體到局部多方面說明事物的方法是教學難點。

          教學步驟:

          一、 激趣以導入

          多媒體投影課前大家搜集的有關蘇州園林的圖片,師生邊欣賞邊交流感受,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起學習興趣,導入新課學習。

          二、 披文以感悟

          1. 組織學生大聲朗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

          2. 請同學們談朗讀課文后的發(fā)現(xiàn)、感受,或提出不懂的問題。

          3. 巧妙過渡,研讀第二段。

          三、 合作以探究

          1.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仔細閱讀課文的三至六段,合作探究蘇州園林在具體設計時是如何體現(xiàn)四個“講究”的,作者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要求大家邊讀邊標畫關鍵句,并嘗試在課本空白處做旁批。

          重點學習第五、六段,通過反復誦讀,調動學生合理互動的想象,引導學生感知園林的畫意美,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2. 葉圣陶先生已經(jīng)把四個“講究”介紹的很清楚了,蘇州園林的“畫意美”也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為什么還要寫7、8、9、10段呢?去掉行嗎?同學們自由朗讀這四段,思考交流。

          四、鞏固以拓展(含作業(yè))

          1.師生共同總結對本課的收獲、感悟。

          2.拓展延伸,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個完成。

            ⑴寫一篇文章,介紹你游玩過的一座園林,200字左右。

          ⑵說明一幅畫。(提示:可按照由整體到局部的順序進行介紹。)

          附:板書設計

          13.蘇州園林

                           葉圣陶

          講究:布局、配合、映襯、層次

          處處入畫 

                             注意:角落、門窗、色彩

          二、教學過程:       

          《蘇州園林》教學實錄

          伴著優(yōu)美的古箏曲,多媒體投影課前大家搜集的蘇州園林的圖片(波形廊、海棠春塢、涵青亭等),師生邊欣賞邊交流感受。

          生1:難怪大家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呢!蘇州真美!

          生2:我還看過這樣一句話“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蘇州園林真是令人神往。

          師:的確,凡是游覽過蘇州園林的人,沒有不為蘇州園林典雅別致的造型,處處入畫的設計贊嘆不已的。我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語文教育家葉圣陶先生22歲之前一直生活在蘇州,他不僅對蘇州園林有著深厚的感情,還有著深入的研究。這節(jié)課我們就跟隨葉圣陶先生的介紹,一起走進蘇州園林。

          師:先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

          生:(自由朗讀)

          師:請同學們談一下對本課的收獲、感受或疑問。

          生討論交流后回答。

          生1:讀了課文我知道了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各地園林多少都受到蘇州園林的影響。蘇州園林在我國園林藝術中的地位不同凡響。

          生2:蘇州園林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

          生3:蘇州園林的建筑絕不講究對稱。……

          生4:老師,第四段中作者說“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為什么說“不僅是技術”?

          師:你問的很好!那么,“藝術”與“技術”有什么不同呢?

          生討論后回答:“藝術”富有創(chuàng)造性,能給人帶來美的享受;“技術”只是操作方面的技巧。蘇州園林假山的堆疊給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所以“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

          師:你從哪里看出“假山的堆疊”給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

          生:“或是……,或是……,使游覽者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

          生:我想請教大家的是,第一段中“標本”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呢?

          生:典范、代表的意思,或觀摩的樣本。

          師:你回答的真好!窺蘇州園林之一斑,就可見各地園林之全豹!

          那么,蘇州園林憑什么能成為中國園林的標本呢?

          生(齊說):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師:這句話中哪幾個詞語需重讀?為什么?

          生:“務必”、“無論”、“哪個”、“總是”需要重讀。作者用這些詞語來強調設計者和匠師們一定要追求使蘇州園林達到處處入畫的效果。

          師:他們是怎么做的呢?

          生: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

          師:為了達到處處入畫的效果,設計者和匠師們真是自出心裁,匠心獨運。那么,此處四個“講究”能否顛倒次序呢?

          生小聲討論后回答:不能。因為這是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的順序寫的。而且這四個“講究”概括了下文分說的主要內容,分別與3、4、5、6段一一對應。

          師:這篇課文像是一把鑰匙,給我們打開了蘇州園林的美的奧秘之門。下面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仔細閱讀課文的三至六段,看看蘇州園林在具體設計時是如何體現(xiàn)四個“講究”的,作者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要求大家邊讀邊標畫關鍵句,并嘗試在課本空白處做旁批。 (生自由朗讀,討論交流。)

          生1:為了追求自然之趣,亭臺軒榭等建筑的布局絕不講究對稱。 作者運用作比較和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使讀者對蘇州園林的布局特點有了明確的認識。

          生2: 第四段,作者先說明 “假山的堆疊”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有“自然之趣”。 再寫池沼,先說明“大多引用活水”,然后說明了蘇州園林的池沼形形色色,各具特色。

          師:作者對假山與池沼的這段介紹優(yōu)美生動。大家推薦一位朗讀最好的同學朗讀本段,同學們閉上眼,仔細聽,仔細體會。(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通過朗讀,一系列鮮活的景物都在我們面前浮現(xiàn)了出來。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生1:我仿佛看到寬敞明凈的池沼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爍著粼粼的波光,各具特色的小橋伸向遠方;橋下水里有金色的小魚和各色的鯉魚在歡快的游動。

          生2:我仿佛看到小魚們有的在水底悠閑的吐著水泡,有的在密密的蓮葉間追逐嬉戲。極目遠眺,一層層碧綠的蓮葉挨挨擠擠,一朵朵白色的、粉紅色的荷花亭亭玉立,真是“如在畫圖中”了。

          (學生們熱烈的掌聲響起。)

          生3:我仿佛看到曲折蜿蜒的河道旁,有一座玲瓏的亭子,它四角翹起,猶如一只展翅欲飛的鳳凰……

          師:同學們說得太精彩了!我都要沉醉在這如畫的山水間了。那他們是如何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和“近景遠景的層次”呢?請大家繼續(xù)交流自己的感受。

          生: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作者采用作比較、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介紹了設計者和匠師們注意高樹與低樹、落葉樹與常綠樹、季節(jié)不同的花樹的相間映襯,栽種中式的藤蘿、不栽寶塔樣的松柏、閱兵式似的行道樹。

          師:你認為文中哪些詞語或句子最能傳達這種“畫意”美呢?

          生1:“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的“俯仰生姿”最為傳神。仿佛是一對母子:孩子仰著小臉,天真地看著媽媽;媽媽低著頭在溫柔的向他說著什么。

          生2:“盤曲嶙峋”很有表現(xiàn)力,讓人一下就想象到藤蘿的古老蒼勁;“珠光寶氣”讓人感覺到花開時的熱鬧與生機,仿佛成了一位美麗雍容的貴婦。“有兩個園子里……”這兩句是用的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生3:為了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他們在蘇園里安排了“鏤空的花墻、無所依傍的廊子、一面大的鏡子……”這樣做達到了避免一覽無遺,增加景致的深度、層次和觀賞點的效果。

          (投影蘇州園林中“鏤空的花墻、無所依傍的廊子”。)

          師:這一“隔”、一“界”、“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設計的確巧妙極了。我們家鄉(xiāng)的小小“清怡園”也是借鑒了這樣的理念。

          生:老師,杜甫的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是不是也體現(xiàn)了這樣的理念呢?窗子本來是起阻隔作用的,可是推開窗戶,西邊的山嶺,皚皚的白雪,盡收眼底,反而別有洞天,別有情趣了!

          師:你能用剛剛學過的知識解決新發(fā)現(xiàn)的問題,真了不起!大家看,寫到這兒,葉圣陶先生已經(jīng)把四個“講究”介紹的很清楚了,蘇州園林的“畫意美”也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為什么還要寫7、8、9、10段呢?去掉行嗎?同學們自由朗讀這四段。

          生朗讀后討論回答。

          生1:不能去掉。蘇州園林大處十分講究,是“一幅完美的圖畫”,小處也沒有忽視,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門和窗簡樸而別具匠心。彩繪也“自出心裁”,更進一步說明了蘇州園林的“處處入畫”。

          生2:我最喜歡第7段 “給補上幾竿竹子或幾棵芭蕉”中的“補”字。寫出了設計者和匠師們的細心和匠心獨運,而且巧妙地照應了第一段中“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一句。

          生3:結尾作者說“可以說的不止以上這些”說明蘇州園林美的地方還很多,是設計者和匠師們用智慧和勞動給游覽者帶來美的享受,應該感謝他們。

          師:對,這也正是作者寫作本文的“深眷”所在。的確,蘇州園林值得我們了解的還有很多很多,生活中還有許多東西要我們親身去體驗、用心去品味。我們也要感謝作者,是他用簡潔生動的語言,條理清晰的說明讓我們領略了蘇州園林的圖畫美,為我們揭示了蘇園美麗的奧秘。

          四、 教學反思

          有人說,建筑是凝固的詩。中國園林更是極富傳統(tǒng)文化意蘊的詩,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瑰寶。所以我認為本課不僅要教會學生學說明文,還要讓學生學會用鑒賞者的眼光來看園林,擴而大之會看傳統(tǒng)藝術,進而激發(fā)學生熱愛和保護祖國文化的感情。《蘇州園林》雖然是“談”蘇州園林,其體裁是說明文,但本文語言簡潔、生動,很有一種“畫意美”,因而我認為教學本課的重點就是引導學生感受蘇州園林的畫意美,體會文章的語言美。課前,讓學生搜集有關蘇州各名園的圖片和資料,并加以簡要生動的文字說明,在班上展覽;課上則通過反復誦讀和重點詞句賞析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感受蘇州園林“處處入畫”的特點,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潛能,傳統(tǒng)說明文學習時的單調、乏味一掃而光,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又喚起了他們對祖國美好風物的熱愛,也有益于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

          本課的教學中,我沒能及時抓住契機充分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學生的“主人翁”的地位還可以有更充分的體現(xiàn)。新課改,新課堂,給每一位老師的啟發(fā)是多樣的,也是深刻的。它對每位教師的要求也更高了,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師“參與者”的責任更重了。

           

          [《蘇州園林》教案(人教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人教版蘇州園林教案

          2.《蘇州園林》教案

          3.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

          4.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5.《蘇州園林》優(yōu)秀教案

          6.蘇州園林教案課件

          7.蘇州園林的優(yōu)秀教案

          8.有關《蘇州園林》教案

          9.八年級上冊《蘇州園林》教案

          10.人教版高中數(shù)學必修5教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性刺激的欧美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 日本精品二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夜夜爽天天爽一区 | 亚洲区综合区小说区激情区 | 一级少妇全黄性色生活片 | 亚洲七久久之色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