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冰 山東日照莒縣夏莊中心初中 郵編276514
導語,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好的開始便是成功的一半。導語在語文教學中尤為重要,它是教學的第一步,雖然是一步,但卻是關系全局的一步。因此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十分重視導語的設計。教有法但無定法,導語也是如此。根據語文學科特點,以及日常教學中的積累,我將課堂導語形式概括為以下幾種。并以此和老師們商討。
1、溫故導入。
通過對舊知識的回顧復習導入新知識,這是各科教學常用的方法。這種方法是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也符合教育規律的。在復習舊知識的基礎上,把舊知識與新知識作對比,找出舊知識與新知識的聯系與差異,這樣學生在感知新知時,既有思想準備,又有知識基礎,新舊知識對比得越清楚,其內部的聯系就越緊密,學生的注意力就會越集中,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2、激疑、釋疑導入。
所謂激疑,是指教師根據理解教材的需要,啟發激勵學生肯于思考,勤于思考,提出問題,做到“于無疑處有疑”。而釋疑則是指教師通過啟發誘導,鋪路搭橋,引導學生對問題做出回答或者指出尋求正確答案的途徑。
3、故事導入。
用一個感人的故事導入新課,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用于導語的故事,可以是與要講內容相類似的,也可以是所講課文的內容梗概,旨在引起學生的興趣,集中注意力。如教學《出師表》導語時,可以先給學生將“三顧茅廬”和“白帝城托孤”的故事,讓學生弄清諸葛亮、劉備、劉禪三者之間的關系,既利于學習課文,又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
4、懸念導入。
設置懸念,是文學創作中常用的方法。在語文課導語時,如果注意設置懸念,也可以增強講課的吸引力。這種方法,特別適用于文學作品中小說、戲劇的教學。對于小說、戲劇中的人物,特別是主要人物的命運、歸宿,是大家所關心的,根據這點,教師在教小說、戲劇時,可以就人物特別是主要人物的命運、歸宿設置懸念。
5、激發情感導語。
教學有教育和教養的任務。教學目的是通過文化知識的學習,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形成健康、向上、高尚的情感。教學中,教師的感情起很大的作用,在文藝性的文章開講時,教師以飽滿的熱情,激起學生健康的情感,使學生迅速進入“角色”,對完成教育教養任務,關系很大。
6、展現意境導入。
展現意境,也是導語的方法之一。教師可以用語言描述,也可以向學生展示相應的畫面,讓學生從觀察畫面入手,展開想象,把學生的思維帶入特定的意境中。如在教學《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時,教師可以通過投影儀將紛紛揚揚的大雪中,岑參與武判官依依惜別的畫面出示給學生看,展現出一個冰天雪地、好友惜別的意境,有助于學生對詩的理解把握。
教學過程是一個整體,導語只是整個課堂教學的序幕,是為新授教學服務的,教師既要重視導語,又要重視新授知識的教學,既要注意自身素質的提高,這樣才能使語文課堂教學的導語真正具有藝術性、效益性和創造性。
作者郵箱: rzzhaobing818@163.com
[語文教學中常用的幾種導語形式(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3.初中常用溪沙課件
6.古籍的裝幀形式
7.高中?嫉奈难晕
8.abac形式成語大全
9.教學課件保存形式
10.高中常考文言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