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從人物的描寫中多角度的感受人物,體驗情感。
2、過程與方法:合作、探究
3、情感價值觀:學習貝多芬與命運頑強抗爭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從人物的描寫中多角度的感受人物,體驗情感。
三、教學時數: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1、①導入新課:學生捂上耳朵聽教師播放的《命運交響曲》,接著仔細傾聽再次播放的《命運交響曲》,學生談兩次的不同感受,并讓學生說出該曲名和創作者。
②請學生介紹所收集的貝多芬資料。
這首如此振奮人心的名曲竟然是由一位雙耳失聰的人創作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位音樂巨人,看看生活中的他是個怎樣的人。(板書課題)
2、合作探究:請同學們化身為文中的人物或女傭人或初次來訪的客人或貝多芬本人,以符合人物身份的語言來向大家介紹貝多芬。(將預習時的資料小組內先交流,后全班交流)
先由一位學生以女傭的身份發言,然后其他學生補充。
教師設想:
我家主人是個性格孤僻的人。
從課文中“他厭惡別人打擾他,他要的是孤獨和安靜”可看出(心理描寫)
教師小結:以傭人的角度向我們介紹了生活中的貝多芬是個性格孤僻的人。
接著由一位學生以客人的身份發言,然后其他學生補充。
教師設想:
他是一個可敬的人,在生活重壓下能夠創造如此奇瑰的音樂;但他又是一個可憐的人,他有太多的磨難卻少了人們的理解。
從課文中“他的臉上呈現出悲劇…堅忍無比的生的意志。”看出來。(外貌、神態描寫)
教師小結:以一個和貝多芬初次見面的客人的身份通過外貌描寫以及和他的談話使我們了解了貝多芬“真實的好靈魂”。
最后由一位學生以貝多芬的身份發言,然后其他學生補充。
教師設想:
誰能知道我的孤獨和苦悶,在這個寂滅的世界里,只有音樂一直那么忠實地跟隨著我,只有音樂才是我永遠的知音。
從課文中“我的好靈魂!…………一個音樂家最大的悲劇是喪失了聽覺”可看出來。(語言描寫)
3、教師總結:
4、請同學們發揮想象,如果音樂巨人貝多芬來到我們同學中間,你們想和他說什么呢?
5、板書設計:
音樂巨人貝多芬
何為
女傭人:孤僻、簡樸
“他厭惡……安靜”(神態)
客人:可敬、可憐 生活凡人 精神巨人“他的臉上…意志(外貌、神態) 音樂巨人
貝多芬:熱愛音樂
“我的……喪失了聽覺”(語言)
教后反思: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案(人教版七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3.初中七年級音樂教案
5.七年級的音樂教案
6.巨人和春天教案
8.大班音樂特色教案
9.音樂教案:春天
10.小班《春天》音樂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