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自道(蘇教版高二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4-1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的:通過學習孔、孟的言行,了解他們的為人與境界,以及他們這種為人與境界,給我們今天的學習和生活帶來有益的啟示和幫助。

          教學重點:疏通字詞、理解課文

          教學難點:言為心聲,通過學習孔、孟的言行,了解他們的為人與境界,以及他們這種為人與境界,給我們今天的學習和生活帶來有益的啟示和幫助。

          教    法:讀析、質疑、合作討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導語: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經典的“四書”“五經”,大家想必都知道吧,而“四書”中的《論語》和《孟子》,又可以說是經典中的經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論語》《孟子》中的精華,以期給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有益的啟示。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一專題。

          2、板書課題:從孔子到孟子--夫子自道

          二、說說孔子與孟子

          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1)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仁”和“禮”。孔子提出“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為政以德”,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提倡廣泛的理解和體貼他人,以愛人之心調節與和諧社會人際關系,穩定社會秩序。孔子主張“克己復禮”,就是說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禮”的要求。為了實現“禮”,孔子進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張,即按照周禮的制度把當時已經混淆了的社會等級秩序矯正過來,達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正言順,貴*有序。

          (2)孔子注重政治與人事,對鬼神抱有敬而遠之的態度。孔子并不否認天命鬼神的存在,但他明確表示:“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他還認為“不能事人,焉能鬼神”、“未知生,焉知死”,把探討和解決人世間的實際問題放在優先位置。

          (3)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比較進步。他還提出“有教無類”,認為不分貧福貴*,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資格;主張“因材施教”和采取啟發誘導的方式去教育學生。

          2、孟子 (前372一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現在山東省鄒縣東南)人,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思想和主張: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哲學、政治思想,并有所發展。他主張人性本善,認為凡人都可以為堯舜,每個國君都可以成為圣王。他宣傳仁政,抨擊暴政,提出了一整套比較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他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他反對發動不義戰爭以及剝削人民、危害人民利益的人與事。這種強烈的民本思想正是社會變革中時代精神的體現。孟子有治國平天下的抱負,也有有所不為的操守,他提出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成為封建時代士大夫進退的準則。他歌頌“富貴不能淫,貧*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孟子重視人民,卻輕視體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者,他說:“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君子。”還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義也。”

          三、初讀感知

          1、識記:有同“又”  盍(  )  裘(  )  肱(  )  葉(  )公            

          女同“汝”  爾同“耳”  奚(  )  知“智”  辟同“避”  簞(  )  嘑同“呼”  蹴(  )  得同“德”  鄉同“向”  

          2、初步感知:通過夫子自道,表現他們各自的為人與境界。

          四、讀析、討論、質疑

          1、學生自讀,找出自己的疑點,以備討論交流。

          2、學生質疑,師生共同討論解決疑難。

          (1)不惑:掌握了知識,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2)天命:指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3)耳順:對此有多種解釋。一般而言,指對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見也能正確對待。 

          (4)從心所欲不逾矩:從,遵從的意思;逾,越過;矩,規矩。

          (5)伐:夸耀。 

          (6)施勞:施,表白。勞,功勞。 

          (7)少者懷之:讓少者得到關懷。

          (8)夫子自道:指本意是說別人而事實上正說著自己。

          3、由學生概括各節主要內容,教師點撥明確

          (1)孔子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的過程。

          (2)孔子及其弟子們自述志向,主要談的還是個人道德修養及人為處世的態度。

          (3)孔子坦言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而是非常好學。

          (4)孔子安貧樂道,不求不義之富貴。

          (5)孔子自述其心態,“發憤忘食,樂以忘憂”,連自己老了都覺察不出來。

          (6)孔子以君子之道自省。

          (7)孟子自道,君子應“舍生取義”。

          五、練習鞏固

          1、結合課文,談談孔子是怎樣評價自己的?

          2、孔子與“楚狂接輿”、“長沮”“桀溺”等人的志向有和何不同?

          3、試概括“斯文”一詞的含義。

          4、孟子總結古代的圣人有哪幾種?為什么說孔子是集大成者?

          六、積累與應用

          1、記誦名句: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3)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4)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七、教后感悟

             

          [夫子自道(蘇教版高二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高中化學選修5《鹵代烴》教案設計

          2.古代詩歌散文選修教案

          3.蘇教版《角》的初步認識教案

          4.《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5.高二物理選修3-1試題答案

          6.高二選修1物理第四章單元測試題

          7.高二選修《唐詩宋詞選讀》練習題

          8.高二語文《師說》教案

          9.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

          10.動物過冬教案教學設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韩国产欧美制服中文 | 先锋资源国产区一区二 | 最新国产v亚洲v欧美v专区 | 日韩亚州欧美中文 |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观看 | 在线亚洲97se亚洲综合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