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教學目標】
1、了解馬克思的豐功偉績;
2、通過揣摩詞語的感情色彩和表達作用來體會本文嚴密的邏輯性和論辯思路。
3、通過本文,學習馬克思為全人類獻身的精神。
【教學重點】揣摩詞語的感情色彩和表達作用
【教學方法】探究和做法、點撥法
【教學課時】一課時
【學生課前預習】1、題目、作者
2、解決生字詞
3、讀過這篇文章,寫寫你的心得
4、從課文中找出你所喜歡的句子并分析
5、質疑(2-3個問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大屏幕顯示馬克思肖像)英國著名的廣播公司BBC曾舉辦了一次千年最偉大思想家評選活動,結果馬克思位居愛因斯坦、牛頓、達爾文等巨人之前,被評為過去千年最偉大的思想家。為什么他會獲得如此高的評價呢?因為正是這樣一位巨人,他總結了資本主義社會乃至整個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規律,推動了無產階級革命進程,創立了偉大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恩格斯的《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并悼念這位無產階級革命的偉大導師。
二、學生快速閱讀課文,請學生討論概括出課文的寫作思路。
明確:逝世情況--偉大貢獻--巨大影響
三、具體研習課文
1、分析第一部分:
學生齊讀第一段,多媒體展示馬克思墓碑。多媒體顯示學生預習中所提出的問題:
(1)這段文字表達了恩格斯什么樣的心情?(請同學們分組討論,發表小組意見)
明確:無限惋惜、悲痛、懷念之情。
那么要體現出這種感情,朗讀時應該注意什么?(老師引導)
明確:語調低沉、凝重,語速緩慢。
學生按照這個要求再讀一次。(肯定學生朗讀的效果)
(2)寫馬克思逝世,不用“去世”、“停止呼吸”,而說“停止思想”、“永遠睡著了”,為什么?
明確:A、運用“諱飾”的修辭手法,委婉含蓄地表達了恩格斯對馬克思的無限崇敬和深切哀悼之情。 B、首先馬克思是思想家,用“停止思想”較為準確,而“去世”太一般化了。
2、分析第二部分(多媒體顯示學生的)
(1)統領全文總綱的句子是哪一句?(快速閱讀,同學合作)
明確:這個人的逝世,對于歐美戰斗的無產階級,對于歷史科學,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
(2)這位巨人逝世以后形成的空白,不久就會使人感覺到。如何理解這句話?
明確:“空白”和“不久”這兩個詞語從空間和時間兩個方面強調了損失的不可估量。突出了馬克思逝世所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從而贊揚了馬克思的貢獻之大。
(3)分析馬克思在科學理論和革命實踐兩方面的貢獻:
理論貢獻:
1、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
2、發現了剩余價值規律;
3、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都有發現。
革命實踐:
1、編報著書;
2、創立第一國際.
關鍵字句賞析:
1、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
明確:運用類比手法,體現馬克思這一發現的歷史意義和影響。(達爾文從生物學的角度發現了
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馬克思則從社會學的角度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
2、由于剩余價值的發現,這里就豁然開朗了,而先前無論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或者社會主義批評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明確:這兩個詞語形成鮮明對比,把抽象的事理表現得可感、可見,突出了剩余價值理論對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指導意義。
3、分析第三部分:(學生齊讀最后兩段)
找出馬克思的巨大影響:
明確:
生前:
敵人--驅逐、誹謗、詛咒
戰友--愛戴、尊敬
死后:
他的英名和事業將永垂不朽
關鍵字句賞析:
1、 他對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們當做蛛絲一樣輕輕拂去,只是在萬不得已時才給以回敬。
明確:
1、用形象的比喻表現了馬克思的無畏氣概和對政敵的極大蔑視;
2、全部精力都集中在革命事業上。
2、 我敢大膽地說:他可能有過許多敵人,但未必有一個私敵。
明確:說明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謀私利。熱烈贊揚馬克思把畢生精力獻給無產階級解放事業的崇高精神。
3、 他的英名和事業將永垂不朽!
明確:一個“將”字體現出馬克思偉大貢獻的深遠影響和意義。
四、小結。(請學生談談自己從本課中學到了什么,然后引導到議論文寫作的角度作總結)
五、研究性學習:
學習本文論點鮮明、邏輯性強的議論文特點,采用層進式的結構,以“論學習方法的重要性”為題寫一篇議論性的短文。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0.高一必修四數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