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財奴》(人教版高一)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7-1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設計

          陜西省白水縣白水中學       石富俠

          [教材依據] 

          人教版高中語文第四冊第一單元

          [設計構想]

          ⒈從故事導入,用構建小說的方式解讀小說。

          ⒉將故事作為起點,引導學生抓住印象最深的一個點深入挖掘,體會語言的內在涵義,探究人物的內心世界.

          [教學目的] 

          ⒈分析葛朗臺的行為、語言,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即對金錢的無比貪婪和占有欲。 

          ⒉認識葛朗臺的社會意義,即他展示的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 

          ⒊訓練學生能通過語言描寫和行為描寫把握人物性格,提高分析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分析小說具有個性化的語言、動作描寫,把握葛朗臺這個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理解葛朗臺形象的社會意義及小說主題。 

          [教學過程]

          ㈠  導課

          給大家講一個故事。這是一個三口之家,非常有錢,男主人是暴發戶,他的妻子溫柔善良,女兒聰明孝順。根據以上描述,你們會得出一種什么結論呢?

          (學生討論)

          (幸福。丈夫是暴發戶,物質生活充足,妻子溫柔賢惠,家庭溫馨和睦,女兒聰明孝順,父母欣慰。)

          (不幸。選自《歐也妮葛朗臺》中的《家庭的苦難》一章,妻子、女兒在丈夫眼中是財產的象征,是他侵奪的對象。)

          (教師概述情節)葛朗臺的侄子查理,因家庭破產父親自殺,前來投奔這個唯一的叔叔,葛朗臺卻無情地打發他到印度經商。歐也妮悄悄地把6000法郎積蓄送給了堂兄,葛朗臺聽說以后,大發雷霆,把女兒關進了黑屋子。葛朗臺的妻子又急又氣,一病不起,生命垂危,他竟毫不在意。后來他聽說一旦妻子死去,財產將由女兒繼承,他才著急了。他只身來到郊外的葡萄園,在那里,他策劃了一個陰謀。

          ㈡  抓住要點,設計問題,學生討論

          問題一:請同學們迅速閱讀前三段,重要的信息點。他策劃了一個什么陰謀?

          (奪女兒的財產繼承權。--“他決意向歐也妮屈服,巴結她,誘哄她……”)

          問題二:圍繞這個陰謀,后來發生了許多小故事。大家概述一下,究竟發生了那些故事?

          (搶梳妝匣、騙取繼承權、看守金庫、抓奪法器)

          看來大家基本了解了這個故事。這只是閱讀的起點,要想深入解讀,還得仔細品讀一些重點語句。

          找幾位同學分角色朗讀“誘騙繼承權”部分,其他同學聽讀時劃下最有表現力 的語句或詞語。大家一起品讀這一部分。

          (從重要詞句入手,引導學生發言,出自己的閱讀體驗)

          問題三:  找出你認為最具表現力的句子,讀一讀,說一說。

          (讀詞語,深入人物的內心世界,理解人物形象)

          “葛朗臺攙著他的女兒去吃飯” --有悖常理。

          “在女兒面前哆嗦”--表現自己可憐,博得女兒同情。

          “睛的神氣差不多是很慈祥了”--接近慈祥,但還不是慈祥,他表現出的只是一種假象,是他為哄騙女兒財產做的鋪墊。

          “幾小時地望著她”--裝得像,讓女兒相信他的改變,自愿放棄繼承權。

          “仿佛她是金鑄的一般”--他關注的只有金子,他看見的不是女兒,而是財產。他的慈祥是對金子,而不是對人的。

          “咱們中間可有些小小的事情得辦一辦”--欺騙的心計。

          小結閱讀方法: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把握,有時就要從這些看起來很普通的詞語入手,品讀 、思考、挖掘。經典作品往往可以從那些普通的地方挖掘出深刻的內容。

          問題四:朗讀“臨終訣別”,你有什么感覺?

          (引導學生自主分析,形成能力,交流溝通)

          “這樣叫我心里暖活 ”“把一切照顧得好好的!到那邊來向我交帳”--生命的最后他只想到錢,即使死了,也要把持財產。

          問題五:“這邊”是人間,“那邊”是天堂還是地獄?--可能天堂地獄都不是,因為他的靈魂已被金錢吞噬掉了,他沒有靈魂,只為金錢活著,已經成為金錢的奴隸。

          ㈢  拓展討論

          小結葛朗臺的形象:

          貪婪、吝嗇、專橫、兇狠、虛偽,帶有資本原始積累時期資產者的特點。他是一個極端的利己主義者,以致這個大財主的家庭沒有任何幸福可言,相反成了一個“苦難的家庭”。他又是一個十足的拜金主義者,在他的一生中,占有金子是唯一的內容。 

          一個富有的家庭卻不是幸福的,巴爾扎克稱之為“苦難的家庭”,看來,有錢不一定幸福。

          問題六:誰是苦難的受難者?誰是苦難的制造者?

          他的妻子、女兒是受難者,葛朗臺本人也是受難者,因為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給了金錢,失去了一切人生的快樂和意義,也許他自己覺得挺幸福,但我們看到的卻是不幸。而這一切不幸都源于金錢,源于拜金主義思想。

          ㈣  課堂小結

          金錢本身無所謂善惡,但是當一個人對金錢的欲望越過了道德底線的時候,心靈的天平就會失去平衡,甚至會為了金錢不擇手段,出賣靈魂,成了金錢的奴隸。這樣的人不僅會給別人帶來不幸,甚至也會使自己陷入無盡的苦難之中。

          同學們,在漫長的人生路上,我們不可能人人成為英雄或者偉人,但我們能做到的,也應該做到的是--守住自己的靈魂。

          教學反思

          ⒈ 許多青年學生喜歡閱讀小說,但是一篇好的小說,教完之后同學們變得不喜歡了,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沒有把小說自身的魅力呈現出來。用故事引入故事,用構建小說的方法解讀小說,容易把握作者的創作意圖,展示小說自身的藝術魅力。

          ⒉ 學生閱讀時,大多關注故事情節,因為故事有懸念,刺激人,吸引人。要引導學生認識到讀故事不是小說閱讀的終點,而是起點。

          ⒊ 回歸文本,抓住重點語段、重點詞語,深入挖掘剖析,與作者對話,與作品中的人物對話,在探究人物內心世界的基礎上,有自己的認識與理解,形成閱讀能力。

           

          [《守財奴》(人教版高一)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2.人教版高一英語必修一教案

          3.人教版高一語文教案《邊城》

          4.人教版高一必修《荊軻刺秦王》教案

          5.高一化學人教版《氧化還原》教案

          6.人教版高一數學《指數函數》教案

          7.高一《道士塔》教案

          8.《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9.高一英語學法指導教案

          10.高一物理《功》教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8 | 中文字字幕欧美精品一区 |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 | 亚洲天堂女人一区 | 日韩1区2区3区蜜桃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成久久综合片 |